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紡織之光」南通搭台,推廣非織造布生產裝備新技術

「紡織之光」南通搭台,推廣非織造布生產裝備新技術

非織造產業被譽為紡織行業的「朝陽產業」,是未來紡織細分領域最有潛力的產業。據統計,2018 年 1-12 月規模以上非織造布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了 5.02%和 0.90%,過濾、土工、防護、交通和複合材料等產業用紡織品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在全紡織行業內處於領先的水平。隨著非織造布產品應用範圍不斷拓展,作為技術和資本密集的非織造布機械產業也緊跟市場變化,在產品開發、節能環保、自動化、智能化方面不斷創新,湧現了不少新技術,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增強了設備穩定性、實現了產品加工設備多樣化、降低了能耗,提升了產品質量。

為了加強行業交流,促進紡織行業科技成果轉化,探討行業發展動向,搭建行業新技術交流平台,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中國紡織機械協會聯合舉辦的「紡織之光」非織造布生產新技術與裝備科技成果推廣活動於8月7~8日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侯曦、高級顧問呂洪鋼,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處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開吳珍,非織造布機械行業技術及管理人員,相關紡織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技術及管理人員、非織造布生產企業技術人員等參加了會議。

會議播放了「紡織之光」宣傳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產業五部主任劉革簡單介紹了協會與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廣紡機科技成果的情況,他希望此次推廣會能給企業帶來收穫。

開吳珍代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向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的代表頒發了捐贈證書。

在主題技術報告環節,來自7個企業的專家結合本企業的創新實踐分別介紹了非織造布機械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以及智能製造的發展,包括主機、生產線、後整理機、配套部件等關鍵創新技術。

主題一:短纖非織造行業發展動態

恆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呂宏斌

第十八屆世界紡機展(ITMA)於2019年6月20——26日在巴塞羅那舉行,此次國內參展企業超過270家,較2015年有較大的提升。參加非織造布及氈網用布成網、粘合與後整理機械及其專件和器材展區(H5),國內企業中紡科技、昌隆、迎陽無紡、鄭紡機、飛龍、金輪、白鯊、振泰等等幾十家相關無紡布企業參展,展示了中國形象和裝備,中國設備已經躍上了世界的舞台。從本次展會的動向看,無紡布設備參展逐步增加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一些傳統行業參展商也開始涉足無紡領域,發展趨勢明顯。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形成趨勢,自動化信息化將成為生產線的標準配置,隨著物聯技術和雲智能的發展,工廠管理的智能化將逐步普及。生產速度效率主推行業發展,不論針刺、水刺、紡粘等等工藝生產速度的大幅提高逐步實現行業的規模化和應用的低成本化,加推行業的發展。從技術特點來看,一是新材料的運用,碳纖維、高性能工程塑料、多種合金等等已經運用到一些關鍵設備上,提高了設備精度,降低了運轉重量。二是流程緊湊專業化、差異化配置,隨著下游產品的領域不斷廣闊及市場的細分,對原料的適紡和產品功能的保證效率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專業化和精準配置變成一個趨勢。三是設計速度提高,寬幅化,規模化的發展要求高產量、製造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大幅寬生產線。四是節能產品標配,低能耗的運營已經深入人心,節能的要求不再是新時尚,而是基本要求。

主題二:紡熔非織造裝備的技術發展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浩傑

紡粘法非織造工藝具備生產流程短、消耗低的特點。在紡粘非織造裝備研發方面,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來在複合紡絲和智能化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發,並實現了技術突破。宏大研究院開發了衣架式複合紡絲模頭和組件,與世界上主流紡粘技術供應商的複合紡絲箱體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周期性清理後恢復原始狀態,使用壽命長,組件表面溫度一致性好,紡絲穩定,裝備可實現單、雙組分多種紡粘產品柔性互換等特點。在智能生產線技術方面,宏大研究院大持續開展紡熔生產線的研發,定位高端智能生產線建設,形成了年產 4 萬噸大幅寬雙組份紡熔複合非織造布生產線、醫衛用聚乳酸雙組分紡粘熔噴複合非織造布生產線、超柔高蓬鬆衛材用紡粘熱風非織造布生產線。實現了多線集中上料系統,原材料智能管理;生產線模塊化、數字化控制,實現菜單式生產;設備零部件運行狀態數字化監控,減少故障停機,保證開機率;質量要素信息全流程追溯分析,提高成品率;自動卷繞、智能分切、自動包裝,卷材後整理減少用工;產品成本構成要素的實時性和匹配性。

主題三:新型水刺裝備技術介紹

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一斌

目前,水刺裝備分為2個類型,直鋪水刺生產線和交叉水刺生產線,直鋪水刺生產線採用高速雙梳理,高雜 MD/CD 達到3:1,高產量收卷200m/min;交叉水刺生產線採用高速鋪網,通過後整理工藝實現產品多樣化。提高產量的核心來自高速梳理機,梳理品質決定生產線產品品質,交叉鋪網機配備高速梳理機。高速梳理機的門幅可以達到3.8米,主錫林通過結構優化設計,實現更好的動平衡性能,提高使用壽命。設備具有獨有的高雜系統,利用氣流促使纖維雜亂分布,獲取良好的MD/CD值,其中關鍵是氣流弧板精度,雜亂三角區通過手工及特製的工裝工藝達到高直線度的要求,是裝配達到設計要求的隔距,有效控制氣流。對於粘膠、天絲、全棉的梳理容易長生飛花,因此高速梳理的另一個關鍵點是高速氣流控制,採用先進的氣流平衡和吸風系統,主、胸錫林內部及工作輥道夫處均有抽吸口,解決多輥高速旋轉產生的大量飛花以及紊亂氣流,提高產品均勻度,改善產品的布面效果。

主題四:非織造專用新型針布主要特徵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研究員陳天紅

金輪專註於針布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目前非織造領域擁有「鑽石 、先鋒 、狼牙」三大系列產品。金輪鑽石系列針布分梳效果好,使用壽命長,可廣泛應用於水刺、熱風等高端非織造領域。該系列針布採用歐洲進口高耐磨合金鋼材料,高耐磨度,超長使用壽命,纖維梳理量達世界先進水平。優點是棱邊沒有毛刺、快口,工作面光潔度好,表面沒有氧化皮。使用中對纖維損傷小,針齒的穿刺能力好,分梳效果好,棉結少,且網面均勻。金輪還推出了防鏽針布,採用特殊防鏽原材料、特殊熱處理工藝,適用於道夫、工作輥、凝聚輥、剝棉羅拉、牽伸輥針布等。此外,雙面橫紋針布是在針布的兩側面都採用橫紋設計,抓取能力和握持控制能力比傳統設計的針布提高30%,能減少飛花和掉網,還能降低纖維消耗,增加梳理度,纖網均勻度更好,梳理機產量更高。適用於中高速梳理機或梳理抱合力偏低的纖維,用於中道夫、道夫和工作輥等部位。

主題五:淺談刺針選針的重要性

台州宇星制針有限公司總經理賀順根

針刺法是干法非織造布製造中一種重要的方法。針刺法非織造布具有通透性好、過濾性能和機械性能優良、對製造環境破壞性低等很多優點,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土工布材料、過濾材料、合成革基布材料、汽車內飾、造紙毛毯、油氈基布、陶瓷纖維絕緣氈、螺旋干網毯、膨潤土防滲墊、纖維填充料、機織布表面處理等多種產業用及生活用非織造布材料領域。在干法非織造布行業中,針刺法非織造布要佔40%多的份額。因此,針刺法在非織造布行業的比重還是相當重要的。針刺用針及其選擇合理的刺針規格對非織造布的製造質量提高起著關鍵的作用。常用針的長度、齒距、針尖形狀、刺針工作段截面都有不同,因此要根據不同產品、面料薄厚克重不同等選擇相應的針。賀順根對土工布生產線、油氈基布生產線、過濾材料生產線、合成革基布生產線、造紙毛毯生產線、陶瓷纖維絕緣氈生產線、螺旋干網毯生產線、膨潤土防滲墊生產線、纖維防護墊生產線、汽車內飾布各生產線、服裝輔料、墊肩鞋材生產線、揩抹布類生產線、機織布表面處理生產線、特厚碳纖和瓦楞紙板傳送帶生產線、箱包材料生產線、服裝面料刺毛和起絨等選針用針進行了介紹。

主題六:CFK軸輥在非織造設備領域中的應用

淄博朗達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

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產品面向航天、軍工、科院院所、大學試驗用配件,民用儀器類產品用碳纖維部件。自2012年開始產品改制布局民用高端裝備用碳纖維軸輥製造。碳纖維材料密度低,比鋼輕,在非織造領域設備中應用主要是為了減輕重量。但碳纖維模量低,使用中容易產生撓度,因此精準控制是關鍵。公司通過創新既減輕了重量,又克服了低撓度的弊病。碳纖維輥子的選用很關鍵,要考慮載荷,包括壓力、包覆角度、膜的張力,還要考慮素的、變形量、重量、動平衡級別、變形範圍等因素。

主題七:智能化S-roll無級調壓均勻輥熱軋機

博路威機械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宏偉

S-Roll無級調壓均勻熱軋輥是博路威專利技術。傳統普通中高輥只能在某一個特定壓力下才可獲得均勻線壓力,傳統偏移式交叉輥不適合高速運轉,S-Roll無級調壓均勻熱軋輥則實現了輥面整體線壓力均勻一致、無級可調,適合高速運轉。智能化S-roll無級調壓均勻輥熱軋機把智能化柔性生產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能快速轉換生產不同的產品,備用的鋼輥在高位時已可預熱到所需的工作溫度,備用鋼輥可自動由備用高位轉換到工作位置。能快速更換鋼輥,鋼輥可在備用高位冷卻,不會防礙生產,纖維網簾輥高度固定,纖維鋪網後喂入熱軋機時不需調整喂料網簾,兩支上輥切換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設備運營省去停機換輥時間, 降低操作強度,提升了工作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國內首創「線壓力」信號控制S輥的變形量,實現線壓力與軋輥撓曲變形的自動補償,提高了設備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採用在線厚度測量和控制系統,無紡布在熱軋前後的厚度自動對比分析,使軋輥間左中右線壓力閉環控制,實現了寬幅範圍內的均勻一致性。實現了國產熱軋機高溫280℃、高速600m/min、寬幅3800mm以上、線壓力均勻一致在線可調等性能零的突破。整機實現了數字化、模塊化、智能化、遠程通訊等控制技術。

會議代表還參觀了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位於南通海門的生產基地。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來第29屆米蘭國際面料展捕獲行業前沿趨勢
致力推動紡織時尚與人工智慧融合,第二屆時尚與紡織人工智慧國際會議正式啟動!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