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里的七夕溯源,現代人的七夕還浪漫嗎?
七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其起源與星象、物候有密切的關係。上古時期,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做為時間的標誌星,在古代曆法中佔有重要地位。
當時之所以以牽牛和織女來命名星象,是由當時農耕文明的社會狀況決定的,耕種和紡織與人們的生活命運息息相關。當時,牽牛織女只是單純的星辰形象,並沒有被人格化。
七夕詩起源
最早有牽牛織女痕迹的詩歌,應該是詩經《小雅.大東》里的詩句: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織女,星宿名,由三顆星組成。牽牛,又名何鼓星,不是後世說的二十八星宿的牛宿。何鼓三星在天河北,織女三星在天河南,隔河相對。
這幾句的意思是:看那天上的銀河,河水如鏡子般閃閃發光,織女三星織成了三個角,一天之內移動七次,彷彿在梭引絲線反覆織布。雖然如此,卻不能織成布上的花紋。牽牛星宿閃閃發光,卻不能用它們來拉車。
由這幾句詩我們看出到西周時期,人們仍然只是將天上的星與人間男耕女織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二星之間尚無情侶關係。
一直到戰國末期,牽牛與織女才逐漸開始被賦予情感糾葛。到了漢代,牽牛織女傳說的內容進一步發展豐富。形成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框架。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牽牛織女愛情故事廣泛傳播,故事情節逐漸豐富完善。
漢代七夕詩
漢初《淮南子》中已有烏鵲填河成橋而渡之女的說法。到漢末,《古詩十九首》里牛郎織女相愛而不能團聚的傳說已具雛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前兩句寫牽牛和織女夫妻相距之遙遠。接下來四句,正面描寫織女美麗勤勞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懷。「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寫出了織女的內心獨白,那阻隔了他們夫婦的銀河既清且淺,相距也並不甚遠,卻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當織女凝眸河漢,強烈的相思再也無法抑制,情感達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詩中牛女只是隔河相望,並無七夕相會。
漢詩處於全敘事階段,對天上星辰,採取仰視態度,採用全知視角,但依然是一種混沌狀態。是一種深情、哀而不怨的愛情,有一種深摯的憂傷。
在漢代同時出現了乞巧節,據《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褸,人俱習之。」是一個少女們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的節日,起源大概是織女心靈手巧的緣故,,所以又稱「少女節」「女兒節」。此時七月七日只與織女聯繫起來,與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仍未關聯在一起。
唐代七夕詩
進入唐代後,民間流傳的牽牛織女傳說,將故事背景由天上移到了人間。牽牛由天上的星神變成了地上的放牛郎,「雙神戀」變成了「人神戀」,並且有了生動豐滿的故事情節,牛郎織女傳說漸趨完整,並最終定型。
至於把七月七日定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日期,一方面可能是天文星相的原因,據《星經》記述,織女三星出現的時間,常以七月一日、六七日見東方。另一方面與古人對數字「七」的崇拜有關。
在古人心目中,「七」的神秘色彩無處不在: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傳說女媧創世第七天造人。天上最重要的星座是北斗七星。練丹或練功以七為一個階段,一般要七七四十九天。《漢武故事》中漢武帝與西王母見面的時間是七月七日夜。
唐朝詩人白居中《長恨歌》寫下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七夕盟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歌誦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詩句廣泛流傳,將歷史傳說加入擴大了七夕習俗的影響,七夕也正式成為定情的代名詞。
唐代七夕詞多達八十多首,視角從漢詩的仰望星空轉為在人神之間自由置換,或營造出一種浪漫奇幻的審美意境,如李賀的《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這首詩的前三聯,都是上句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戀的情景,下句寫自己在人間隻身望月的孤寂,最後一聯以錢塘名妓蘇小小作比,點出人間有多少戀人,如自己一般,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心上人。牛女至少一年還能相會一次,而自己只能在七夕夜,望月興嘆。
或營造凄清冷幽的審美意境;或借傳說寫人情,讓愛情的細膩得到充分展示。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開端首句,色調清冷,讓人一讀即被帶入一種清幽的意境當中。下句簡筆白描,「輕羅小扇」寫出少女輕盈體態,「撲」狀少女嬌憨之態。「天階夜色涼如水」再次營造清冷意境。末句「卧看」寫活了愜意幽清的佛系之境。
首之,唐人的詩浪漫唯美純凈,不摻雜世俗雜滓。唐代王昌齡創「意境」說,後經劉禹錫、司空圖等發展,有了一種淡泊凈美的審美境界。唐人的七夕詩雅凈朗潔大概也得益於此。
宋代七夕詞
到了宋代,七夕節的各種傳說及相關民俗都發展成熟。同時,由於宋代社會比較富庶,宋代士人生活比較悠閑,對於生活細節的體驗更加細膩。詩已經不能滿足情感表達的需要。更適宜於表達情感的詞作大量湧現。七夕也更多地寫入詞作中。
宋代立國以後,為防武將奪權,採取了重文輕武的方針,以文治國,大力提倡享樂。宋太祖曾對臣下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不如多置歌兒舞女,日夕飲酒相歡,以終天年。」在這種政策鼓勵下。士大夫每日歌舞昇平,在生活中形成的游妓之風,也向七夕詞滲透。
特別是到了北宋後期徽宗年間,都市經濟的繁榮,更是盛況空前。人口最多,國庫非常充足。據史料考證,金兵攻陷汴京後,專門派使臣檢查,僅財庫就有74座,曾役禁軍搬運三日仍不絕。
宋徽宗本人,作為一國之君,一方面他是正統、倫理道德的化身,倡導高雅。另一方面從本質上講,是一位沉溺於聲色的紈絝子弟,在位26年,盡享奢靡。個人同時又喜歡俚俗謔浪的格調,御用詞人創作,表現出兩種趨向,在創造雅詞同時,不避聲色與俚俗。這種俗詞創作風氣,影響了北宋後期整個詞壇。
北宋七夕詞逐漸變得庸俗孟浪 ,不再空靈美好。柳永以一首《二郎神.炎光謝》將七夕推到艷情之路上。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粉面金釵」的織女形象變得美艷,也沒了仙氣,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家的思婦。北宋後期,這樣的俗詞創作蓬勃發展、空前絕後。而到了南宋,南宋詩人受程朱理學影響,普遍抵制北宋後期蔚為壯觀的作詞創作。因而北宋後期俗詞創作沒有引起後人重視,成為詞史研究的一個空白點。
總體來說,宋朝七夕詞以更多民風民俗,世俗日常生活入詞,內容更豐富,但境界仍顯狹小。即使在一些女詞人筆下表現也很明顯。
鵲橋仙·七夕
朱淑真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
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
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詞中表達的仍然是一種離愁別恨,渴望與愛人朝朝暮暮的相守之意。一直到秦觀的詞出現,境界才開始變大。
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詩既俊逸豁朗,又清麗婉轉。作為詞作首次站在精神角度強調愛情,不再局限於朝朝暮暮的相守。這首詞如皎月升空,一洗無數七夕詞的愁雲慘霧,將愛情升華至新的高度。
明清七夕詩詞
明清七夕詩強化了相思離別主題,借牛女離別表現離思及羈旅之苦進而引發人生感慨並融入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如納蘭的《鵲橋仙·七夕》: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同時,牛女傳說隨著俗文學的興起和世代民俗活動的積澱,七夕開始成為全民狂歡的一個重要節日。
明清詩詞雖然依然沿襲漢魏唐宋七夕詩詞的軌跡在發展,卻變得更有人情味。少了魏晉時期遊仙詩的虛幻縹緲,更多的是借七夕表達詩人自身情懷。
七夕二首·其一
明 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這種詩只是借牛女傳說,抒發自身愁緒。基本拋開對傳說的嚮往,不再讓思緒飛升到天界尋求解脫,而是著眼眼前景物,在現實中尋找精神落腳點。
到了近現代,七夕這樣浪漫的節日,開始變得更務實起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文化也被重構。經過各路商家炒作,七夕向西方情人節靠近,窄化為中國的情人節,傳統節日的深層意義被抽離。
星象由來知之者甚少,男耕女織的田園風貌已成為遠景,很多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只有愛情主題依然生生不息,年年捲起消費浪潮,物質慾望裹挾下的七夕節,少了許多中國式的詩意與浪漫。更缺失對於精神愛情的追求與執著,這是不是一種遺憾呢?
※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追問生命與愛情存在的意義
※《紅樓夢》之葬花吟: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TAG:纓子讀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