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眾人皆知他的壺價高,價值千萬元,但其為人更可貴

眾人皆知他的壺價高,價值千萬元,但其為人更可貴

顧景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紫砂屆泰斗級的人物,被尊稱為「一代宗師」、「壺藝泰斗」。

談起顧老時人們總是神采飛揚,而對於顧老那些頻頻拍出千萬級高價的那些紫砂藝術品,更是被津津樂道。而回歸到實際生活中,顧老遺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那些精湛的藝術作品,更是他的精神風骨與人格魅力。

顧景舟

| 壺藝泰斗的背後,是自我嚴苛要求

顧景舟出生於家家戶戶都制壺的宜興上袁村,其祖母邵氏是晚清壺藝高手邵友蘭孫女,壺藝了得。顧景舟自小就表現出天資穎慧,喜好讀書,古文學功底深厚,長大後因家境時況等原因接手家業,開啟制壺之路。但很快顧景舟憑藉一把頗有清骨的洋桶壺在蜀山窯場嶄露頭角,名氣在茶客間隨之傳開。

顧景舟洋桶壺 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會成交價1150萬元

一次在當地茶館,偶然聽到一群茶客在談論自己做的茶壺。其中,一位資深老茶客拿著一把顧景舟的洋桶壺正在點評,列舉了幾大不足,說得有鼻子有眼。

當時顧景舟在一旁聽得耳根發熱,猛然覺得自己的壺藝功夫還很淺,待改進的地方確實很多。一股熱血上涌,他幾步上前從老茶客手中接過茶壺,將之摔毀,並向老茶客說明隔日即送上一把新制的洋桶壺。隨後便回家投入製作,調整細節,次日老茶客再看到新的洋桶壺,拱手離去。

顧景舟手稿

而在此後的制壺生涯中,顧景舟也一直對作品要求嚴苛,將其做精。不僅在制壺技藝上不斷精進,更在作品上不斷做「精」,不願為了訂單數量而降低水準,認為「多做必濫」,因而訂上顧景舟的一把壺等上大幾月也是常有之事。有時即便處於家中窘境,也不隨大流,他非常清楚,如果貪多而濫作,便會淪為那大路行貨茶壺製造者隊伍中無足輕重的一員。

| 技藝之外,品性尚潔

凡能稱得上宗師的人,不僅有著精湛的技藝、系統理論知識與流傳後世的作品,更在於具備高尚品性。顧景舟頗有文人習性,凜然風骨,性情清高。他所制的紫砂壺,很多人都想要,但想要得到卻很難,權貴、金錢也買不來。但那些對於相談甚歡、志同道合的友人,顧景舟非常樂於相送。

唐雲石瓢 顧景舟制 吳湖帆書畫

有次,顧景舟為徒弟們做了一個實心的「供春」紫砂母模胚稿,一般情況下,胚稿制完模具就直接廢棄,但木模師傅覺得這個模樣精神氣韻足,捨不得扔掉,便一點點拿工具到將其挖空,前後用了一個多月,顧景舟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給這挖空的壺配了一個壺蓋,並在壺底鐫刻幾行文字。

供春母模胚稿(圖片來自網路)

此外,顧景舟致力於推動紫砂發展,帶領培養了眾多徒弟、制壺骨幹,他的弟子學生如徐漢棠、單淑芳、周桂珍等等,如今大都成為知名的工藝美術大師。

而且,顧景舟將「工」和「藝」兩者的結合做到了極致把紫砂工藝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推動紫砂藝術性的發展,為社會大眾呈現紫砂的藝術性。而在此前,紫砂壺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礎實用性的層面,它的藝術價值是被低估、忽略的。

顧景舟題壁壺

| 風骨入壺,壺即風骨。觀其壺,見其骨

紫砂壺更多的時候是顧景舟藝術的結晶,是他人格、審美的一種宣示,也是他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常說「見字如見人」、「由器可觀心」,在顧景舟所製作的各式作品中,都能看到其精神所在,其中那五把贈予志同道合友人的石瓢壺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最能體現一代宗師的胸襟。

顧景舟石瓢

我們都知道子冶石瓢壺嘴挺拔,氣韻昂揚不屈,重其「清骨」。而景舟石瓢在前人基礎上有所改變:改變壺底與壺口的大小,身筒不再是削直的錐體;用手工拍打的功夫,讓這一段圓錐略微飽滿圓渾,壺腹呈現微妙的弧線。

相較之下,景舟石瓢給人的感覺是更加的飽滿圓潤大氣,有月盈中天之勢。

周身圓弧,極具張力

觀其壺,見其骨,手作者的作品折射其性情所在。顧景舟那些名氣聲譽背後的點滴事迹,更耐人尋味。

反觀現在,不少人可能都沒搞懂職稱是咋回事,買壺時卻都盯著作者的「身份」、「職稱」如何。比起這些,不妨多關注作品本身,多了解制壺者的為人品性。如顧老的壺,若是少了其個人的精神風骨存在,很難想像他的作品是否能神韻不凡、能被更多的人認可。

註:資料參考:《布衣壺宗(顧景舟傳)》

來茶香記直播間,和茶藝師一起聊聊茶。

精品推薦、限時秒殺活動精彩連連。

關注茶香記直播間,更有意外驚喜。

點亮下方「在看」

和更多茶友一起聊茶、享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超級適合夏季的爽口吃食,建議收藏!
你倒掉的茶葉,真的算是已經「喝完」了嗎?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