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故宮藝術史帶你領略中國各個朝代的古物之美
時光是琥珀,讓歷史長河裡的事物變得神奇而不朽。
有一個人,已陸續出版《故宮的風花雪月》《故宮的隱秘角落》《紙上的故宮》等歷史文化散文,被公認為「故宮寫作」屈指可數的大家,也是當代歷史文化散文代表性人物之一。
有一本書,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86萬多件藏品69個大類中選出18件,帶我們回到從前,看那些文物對歷史的見證。
如果說《我在故宮修文物》說的是古物的今生,那祝勇先生的《故宮的古物之美》講的便是古物的前世。
作為故宮博物院影視所所長、藝術學博士、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的的祝勇先生,因為職業原因,有了零距離觀察、研究故宮的便利條件。
他以18篇散文講述一件件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連綴起一部故宮裡的藝術史,也重現了中華文明的器物營造之美。
《故宮的古物之美》專門寫器物,也就是故宮裡的文物。
但在他筆下,卻一律不稱「文物」,稱「古物」,正是為了強調這些歷史文化載體的時間屬性。「每一件物上,都收斂著歷朝的風雨,凝聚著時間的力量。」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美物」。
封面用的是宋徽宗的《瑞鶴圖》及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拼接,典雅沉靜,飄逸靈秀,精裝殼封,燙金工藝。內文採用四色印刷,從外而內,精良有加。
全書採用四字的章節標題,對仗工整,精練扼要,語言風趣中不失莊嚴。
在第一章《國家藝術》中,他寫道:
中國的青銅器,一出場就成了「國家藝術」,成了國家力量的象徵。這不僅因為青銅器象徵著財富,更因為它本身就是財富。科學家用攝譜儀對二里頭青銅爵進行成分分析,發現其中92%是紅銅,7%是錫。這兩樣金屬,在當時無疑是貴金屬。夏商時代,數以千計、萬計的奴隸,分散在深山荒野,尋找著銅錫礦藏。
甚至有學者分析,「這或許是導致夏、商都城頻繁遷移的原因之一」。
在那個時代,一座都城可以沒有壯闊的宮殿,卻不能沒有華麗的鼎,因為它,已經成為王朝正統性的象徵。有人用「紀念碑性」(monumentality)來指明了鼎的重大意義:一方面,它具有內在的紀念性和禮儀功能;另一方面,它通過青銅的堅硬質感,克服權力的易碎性,使它得以永垂不朽。
在第十章《雨過天晴》中,他寫道:
唐的氣質向外的、張揚的,而宋的氣質則是向內的,收斂的——與此相對應,宋代的版圖也是收縮的、內斂的,不再有唐代的輻射性、包容性。唐朝的版圖可以稱作「天下」,但宋朝只據有中原,北宋亡後,連中原也丟了,變成江南小朝廷,成為與遼、西夏、金並立的列國之一。唐是向廣度走,宋則是向深度走。正是由於唐代有廣度,使佛學發展,刺激理學興起,才使宋有了深度。這變化反映在詩詞、繪畫上,也反映在器物上,所以,「晚唐以降,青綠山水盛極而衰,水墨山水取而代之,好比是絢爛的唐三彩隱入時間深處,天青色的宋瓷散發出形而上的微光。」
全書收錄故宮及海內外博物館近百幅高清詳圖,行文疏朗生動,圖文排版簡潔,再加上散文式的寫作,更容易閱讀。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等名家,均對這本集學術性、思想性、通俗性於一體的讀物推崇備至。
對普通讀者來說,不用舟車勞頓,也不必親覽故宮的宮牆大院,通過書本,藉助一幅幅古老畫卷,就能領略中國畫的千年神韻,感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何其幸哉!
故宮藝術史~
※仿古杯-手繪民國風,穿越時光而來
※喝茶像一場無聲的饗宴,而風味是最真實的表現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