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遼丨蕭太后攝政27年,以至於遼聖宗39歲才親政!有個全能「虎媽」,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丨小小那(微信公號:jjzsnxn)
在遼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且僅有一位被稱作「盛世之君」。
那便是遼朝的第六任皇帝——遼聖宗。
遼聖宗,漢名耶律隆緒,是遼景宗和蕭皇后(蕭綽)的長子。由於景宗去世早,他十二歲便接班當上了皇帝。只不過,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自在。他的母親——赫赫有名的蕭太后,攝政時間長達二十七年。在這二十七年里,遼聖宗不僅軍國大事做不了主,而且日常生活也備受束縛。儘管擁有「盛世之君」的美名,但他似乎一直活在母親強大的主角光環之下。
這一切,對於遼聖宗而言,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
大事小事,母親一把抓
因為聖宗繼位時年幼,所以母親蕭太后不得不大事小事一把抓。
蕭太后攝政之初,籠絡了一幫文臣武將,其中有一位叫耶律斜軫的名將,他在景宗一朝就頗受器重。史書記載,遼聖宗登基第二年,跟斜軫一起,在太后面前,交換弓馬,義結金蘭。當時遼聖宗不過十二三歲,又沒上過戰場,談何與武將有深厚交情?想必這個「朋友」是太后有意安排的吧。
從此,斜軫成為遼聖宗的死黨兼保鏢,隨時聽其差遣。在遼聖宗十八歲那年,奉太后之命,領兵與宋軍作戰。因為有斜軫的幫助,遼軍大獲全勝,遼聖宗也憑此樹立了威名。
遼聖宗一朝,在政治、經濟上取得了不少開創性成果。比如:
整頓吏治——聖宗即位第二年,便詔令三京大小官員要秉公執法,「各縣令及副佐如果遇到州官及朝廷特使的無理要求,不可因畏懼而徇私。朕將經常性地收集聽取以了解情況。」
確立科舉——遼聖宗即位第六年,「詔開貢舉」,讓科舉正式作為一種制度在遼朝確立下來。科舉制度的確立和完善,為籠絡漢族士人進入統治集團開闢了途徑,也大大提高了遼人的文化素質。
輕徭薄賦——聖宗時期,多次減免稅賦。如統和十四年,蠲免三京及各州稅賦。又因南京新定稅法太重,予以減免。統和十九年,免南京、平州租稅……
表面上看,這一切都是遼聖宗的功績。但實際上,主導者都是蕭太后。
而在軍事和外交上,蕭太后更是有著鐵娘子風範。在她的主持下,遼軍擊退了宋太宗的雍熙北伐,粉碎了北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美夢,又逼迫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久以來的戰爭狀態。
有這樣一個睿智果敢的母親衝鋒在前,遼聖宗不知少經歷了多少世事艱險。
工作愛好,母親都要管
遼聖宗是個精力旺盛的文藝青年。他自幼喜好書法,十歲即能賦詩,而且通曉音律,喜歡繪畫,擅長騎射。但是這樣的孩子,也有讓人操心的時候。史料記載,遼聖宗二十歲左右,開始痴迷各種危險的戶外運動,甚至有了荒廢主業的苗頭。太后以及太后身邊的大臣們怎能坐視不管?
十九歲時,遼聖宗迷上了擊球。所謂擊球,就是一項騎著馬用球杆擊球進門的競技運動。
(類似這樣……)
眼看他日漸痴迷,朝中大臣馬得臣上書勸諫他說:
臣見陛下在處理政務之餘,以擊球為樂事。臣認為此事有三不宜:其一,君臣分組擊球,上下互相爭勝,陛下輸了臣下高興,成何體統;其二,擊球之時,君臣往來奔跑,禮儀全拋,如果臣下的球杖碰到了皇帝,本是失禮之舉,可在這種場合下,卻不好責問;其三,地面雖平,但質地堅硬,馬雖良馬,但難免有失控之時,萬一陛下因為打球而受傷,太后該多擔心?臣望陛下顧念自己繼承先皇大業的重任,停止這種危險遊戲。
此番勸諫果然奏效,遼聖宗從此戒掉了擊球。
沒過幾年,他又迷上了打獵。這次是母親蕭太后親自上陣。有一次,遼聖宗要去打獵,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誡他說:
先聖曾經說過:人慾不可放縱。我兒你作為天下之主,萬金之軀,整天出遊打獵,萬一有個閃失怎麼辦?你怎麼向天下臣民交代?咱們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母子能夠執掌政權,你如果出點兒意外,可就前功盡棄了。
此後,遼聖宗很少再出遊打獵,「益習國事,銳意於治」,逐漸有了明君的模樣。
親政之後,大放異彩
遼聖宗十二歲登基稱帝,但由於蕭太后臨朝聽政二十七年,所以他直到三十九歲才開始親政。
遼聖宗親政後,基本框架還是蕭規曹隨——在外交上,對宋執行坐收歲幣、和平相處的方針,對西夏採取懷柔政策,從而促成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為遼朝發展爭取了一個較為理想的外部環境。在內政上,他繼續推廣漢學、改善吏治,推進太后在位時的各項改革,逐漸將遼朝帶入了鼎盛時期。
除此之外,他還數次親征高麗(今朝鮮),迫使高麗最終臣服,每年向遼進貢。
高麗歸附後,許多周邊的部落和小國也紛紛投靠。有史料記載,女真人有時每兩三個月就來朝貢一次,考慮到當時的距離和交通情況,可能女真人這一年到頭,不是在進貢就是在進貢的路上。
這一時期,國內民生情況怎麼樣呢?據《遼史·刑法志上》中記載,「綱紀修舉,吏多奉職。諸道皆獄空,有刑措之風焉(『錯』通『措』,指放置不用)」。意思是說,當時綱紀完善,政治清明。因為社會和諧,百姓安居樂業,所以犯罪率極低,就連刑罰基本都停用了,各道的監獄都是空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遼史》讚譽:「遼之諸帝,在位長久,令名無窮,其唯聖宗乎!」作為遼朝歷史上,在位最久、成就最高的一位帝王,他的人生經歷,很值得後人深思。
毫無疑問,蕭太后是個強勢的母親。她臨朝聽政二十七年,直到去世前一個月,才把權力交給皇帝。有人把蕭太后比作武則天,說她打壓皇帝、貪戀權力。但是在當時的背景和局勢下,蕭太后的不放手,恐怕更多的是一種保護和幫扶。就像今天的很多父母一樣,永遠覺得自己沒有老,永遠覺得孩子沒長大,只要尚有一點餘熱,就總想給孩子照亮更遠的路……
當然,也有人會同情聖宗,覺得他一直活在母親的權威和光環之下,一定很受壓抑吧?壓抑,或許難免。但是換一個角度看,母親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和最炫酷的榜樣。沒有那些被管教、被指揮的日子,何來親政之後的一鳴驚人?
天下父母,千姿百態。但是好的父母,卻有一樣的夙願——自己努力成為「巨人」,然後,讓孩子站到自己的肩膀上。
※李清照和她背後的三個男人
※解密《長安十二時辰》之「聖人」: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胡來,論古說今,那些年,今天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