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叫聲似牛而出名,國外泛濫成災沒人吃,在我國卻要靠養殖才夠吃
現如今隨著交通越來越發達,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話題,不少動植物在一些國家生活的很正常,然而被引進它國之後要麼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常,成為一種入侵物種,或者成為一種重要農產品。
最出名的莫過於小龍蝦了,在它別的國家如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泛濫成災,對這些地區的生態平衡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在我國以及部分愛吃蝦的國家,卻成了靠養殖才夠吃的水產。
除了小龍蝦之外,還有一種如今在我國也非常受歡迎,它就是「牛蛙」,牛蛙的名叫如牛一般「哞哞哞」的,它也因叫聲似牛而出名,但是國外卻泛濫成災沒人吃,在我國卻要靠養殖才夠吃。
說起這牛蛙,它如今在我國的地位是僅次於小龍蝦的外來物種,讓很多吃貨們都非常喜愛,很多朋友可能覺得這牛蛙和小龍蝦一樣,對生態環境並沒有什麼影響,其實這就錯了,牛蛙在國際上可是被列為「百大入侵物種之一」,其破壞力可是非常的強的。
別看牛蛙和青蛙都是蛙類,但是牛蛙卻不會像青蛙那樣吃蚊子,反而是吃其他小動物,如昆蟲、小蝦、小蟹等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小魚、小蛙、蝌蚪、蠑螈、幼龜、蛇、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都是牛蛙的食物,而且牛蛙食量非常的大,若是讓它建立起種群的話,對本土物種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所以在國外的很多不吃牛蛙的國家,這牛蛙自然就成了一種具有嚴重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然而在我國,這種危險的牛蛙卻成了我國人民口中的美食,還得靠養殖才夠吃。其實這牛蛙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並不久,大概是60年前,也就是1959年的時候,從古巴引入我國作為食用蛙類開始養殖。
不過早些年的時候養殖並不順利,以至於不少牛蛙逃逸出去成為了野生狀態,還一度成為了我國的一種外來入侵物種,不過後來隨著人們開始大量食用牛蛙,才控制住這一狀況。
後來在九十年代左右的時候,牛蛙開始在我國開始被大範圍推廣養殖,到近年來,牛蛙已經成為了我國水產養殖重要的名特水產品之一,讓不少農民朋友因養殖它而受益。
牛蛙受在我國受人們喜愛有幾點原因,一是個頭碩大,肉質鮮美,在過去的農村裡,老一輩的人們會經常去水田裡抓田雞來吃,但是田雞的個頭卻很小,而牛蛙的個頭差不多是田雞的4倍大,因此慢慢的人們就不抓田雞了,轉而抓牛蛙了,並且牛蛙的肉質也是非常的鮮美。
二是生長快,一般蛙類從蝌蚪狀態生長到成年需要3到5年,而牛蛙則縮短了好幾倍,牛蛙苗生長成為牛蛙大概需要70天,也就是2個月左右的時間,成長為牛蛙後還需要3個月左右的發育時間,就可以出欄了,所以牛蛙出欄的時間大概在5個月左右。
三是產量高,牛蛙之所以在國外能成為入侵物種,就是因為它產量比其他蛙類高太多了。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牛蛙在如今也是深受人們喜愛,並且在我國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農村地區均有較大規模養殖。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牛蛙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
※1500年前傳入我國,常被誤認成蘿蔔,如今成俄羅斯名菜
※尾部上長一根毒針,過去見到就跑,如今成稀罕美味,靠養殖才夠吃
TAG:禾木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