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四聖心源》一個7味葯的配方,卻能調理肝硬化這樣的疑難雜症

《四聖心源》一個7味葯的配方,卻能調理肝硬化這樣的疑難雜症

古往今來,都存在著一些疑難雜症,是不那麼容易治療的。比如鼓脹這種疾病,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治療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什麼是鼓脹?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平素無病,卻聽聞周邊有神醫坐診,於是給自己肚子上藏放一個筲箕,然後去找神醫看病。神醫一眼就識破了這個人是裝病來試探他的。於是這個神醫就給了那人一首打油詩——「胸飽氣鼓膈,神仙醫不得,就算醫得好,吃了動不得」。

這當然是一則故事,但也說明了鼓脹這種疾病的難治性。鼓脹這種疾病在現代可以說是極其常見。在古代,歷代醫家對鼓脹的防治極其重視,並且把它列為「風、癆、鼓、膈」四大難病頑證之一。不難看出,鼓脹這種疾病在臨床中的難治性,以及治療的困難性。而且鼓脹這種疾病還分為好幾種類型,尤其是以氣鼓和水鼓兩大種類,而且治療起來也會不一樣。

鼓脹的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方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內經》認為鼓脹的病機是「飲食不節」,「氣聚於腹」,治療方葯則是「治之以雞矢醴」。這個方子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為數不多的古方之一。《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中論述的石水、肝水等與本病比較相似,比如說「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

氣鼓是鼓脹中常見的一種,而清代名醫黃元御對此有比較獨特的看法,認為「肝脾不升,陰分之氣堙郁而下陷,故臍以下腫」。黃氏的這些認識與元代名醫朱丹溪對此病的看法上還是有一些類似之處。朱丹溪認為,鼓脹的病機是脾土受傷,不能運化,清濁相混,隧道壅塞,濕熱相生而成。正是「肝脾郁迫而不升運,是以凝滯而為脹滿」。

但是黃元御對於氣鼓的認識,不僅僅限於「肝脾不升」,黃氏認為,「肝氣不達,郁而生熱,傳於脾土」,而「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則肝木下郁,胃逆則膽火上郁」,於是就變生氣鼓之證。那麼氣鼓應該如何治療呢?黃元御認為,這種疾病本源是屬於濕寒,表象則是濕熱,治療「瀉濕而行郁,補脾陽而達木氣,清利膀胱之鬱熱」。對此,黃元御開出了一個良方,名喚「桂枝姜砂湯」。

桂枝姜砂湯這麼好的良方,究竟由哪些藥物組成的呢?《四聖心源》記載,全方由「茯苓三錢(一錢等於3g),澤瀉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三錢(炙)、砂仁一錢(炒,研)、乾薑三錢」組成。全方一共7味葯,煎服方法是,先煎煮除了砂仁的6味葯,煎至150毫升的時候,加入砂仁,再煎大約5分鐘,去掉藥渣,加入西瓜漿汁一湯匙,溫服。

黃氏認為,入股臨床上有些病情變化,也需要在原方的基礎上有所加減。如果兼有膀胱濕熱,而出現小便紅澀的,可以加梔子。如果脾肺濕氣旺盛,由於化生郁濁,這就需要用瓜蒂散(瓜蒂二十個,研;赤小豆三錢,研;香豉三錢,研。熱水一杯,煮香豉,令濃,去渣,調二末,溫服。取吐下為度)行其痰飲了。還有可以用續隨子仁,這種藥物「最下痰飲」,「用白者十數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都說鼓脹是難病,那麼,鼓脹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鼓脹是指肝病日久,肝脾腎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所導致的以腹脹大如鼓,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現代醫學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其中包括肝炎後性、血吸蟲性、膽汁性、營養性、中毒性等肝硬化之腹水期,都屬於中醫鼓脹的範疇。而氣鼓則是還未出現腹水的病症。

類似於現代的肝硬化,黃元御一個7味葯的方子為啥能夠起作用呢?我們先來看看桂枝姜砂湯,如果細心的人會發現,這個方子是由黃芽湯去人參加桂枝、澤瀉、芍藥、砂仁4味葯而成。黃元御沿襲了張仲景的「知肝傳脾」理念,用黃芽湯去人蔘調治中氣、培土瀉水,再加上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芍藥「入肝家而清風……最消腹里痛滿」;澤瀉「燥土瀉濕,利水通淋,除飲家之眩冒,療濕病之燥渴,氣鼓水脹皆靈,膈噎反胃俱效」;砂仁「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沖和條達,不傷正氣,調理脾胃之上品也」。綜合來看,黃元御設置的這個配方,藥味之少,分量之輕,一是宗法仲景用藥如用兵,二是實踐「輕可去實」的用藥理念。但如果現代用這個配方的時候,劑量需要根據病情予以適當調整。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中醫脈診不傳之秘:在診脈時,如何識別「盛衰疑似」的脈象真偽?
《脾胃論》里的一個經典配方,和中祛濕、益氣健脾,改善腸胃虛弱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