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是怎樣架起來的?鐵索卻粗如碗口,康熙親筆題詞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是怎樣架起來的?鐵索卻粗如碗口,康熙親筆題詞

紅軍長征路上打過很多精彩的戰役,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都是神來之筆。1935年5月底紅軍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的時候擺在紅軍面前的就是瀘定橋了,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後來入選了課本,大多數人對於這件事早就耳熟能詳了。今天咱們來說一說大渡河,以及瀘定橋的前世今生。

大渡河位於四川省的中西部,是長江重要的滯留,流經地區地勢非常的險要,水流湍急。事實上這裡至今仍是中國地質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地區,滑坡、泥石流經常發生。清朝以前兩岸的交流都靠著船,有時候天降暴雨船舶無法行駛,給兩岸的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康熙在位的時候,為了國家的統一和解決漢藏問題,決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橋樑。公元1706年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終於修建了第一座橋樑,康熙皇帝還親自賜名,他取「瀘水」(大渡河的舊稱)和「平定」(平定準噶爾之亂)之意,提筆寫下了「瀘定橋」三個大字。康熙的題字還被刻在了石碑上,並且立在橋頭,上面的橫批為「一統河山」。康熙皇帝的用意不言自明。

真正讓瀘定橋名揚天下的還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1935年紅軍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為了避免石達開的悲劇,紅四團在一天內急行軍120公里抵達瀘定橋,想要奪取瀘定橋的控制權。敵人在對岸阻擊,橋下是湍急的水流,紅軍22位戰士不顧犧牲,衝到了對岸,完成了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看過這個故事的人一定對瀘定橋的的鐵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碗口粗的鐵鏈是怎麼弄成一座橋的呢?

瀘定橋分為三個部分:橋身、橋台和橋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構成橋身的巨大鐵索了,在13根鐵索上覆蓋了木板,這樣才構成了橋面。要想把這些鐵索在兩岸之間搭起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據說康熙年間建橋的時候一個叫做噶達的大力士帶著鐵索乘船到對岸,總共13跟鐵索他也就跑了13次,碗口大的鐵索非常重,最後噶達活活累死了!當地人為了紀念他,還在那裡為他修建了一座廟!

紅軍長征之後瀘定橋名揚天下,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幾百年歷史的橋不堪重負,1969年政府對它記性了一次修復,使用了新型鋼鐵代替了原來手工鍛造的鐵索,一下子結實了不少。1972年郭沫若又重新為瀘定橋題字,2003年瀘定橋成為了景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想出兩個辦法快速增加人口,中國根本不敢想
他是眾人眼中的慈善家,背地裡卻是狠辣的黑幫老大,後被判處死刑

TAG:瘋狂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