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陸遜後,孫權仍憤恨不已,君臣為何「善始難善終」?
「三分多是英雄俊,又顯江南陸遜高」,陸遜是三國時期的重要的人物,對三國的局勢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除了各個諸侯君主外,只有諸葛亮、陸遜兩人被單獨列傳。諸葛亮是蜀漢建立的重要功臣,得到了主公劉備的信任。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陸遜雖然擊敗了劉備的大軍為東吳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到了晚年,他卻被主公孫權所逼死。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年少喪父,青年時期是一個遠近聞名,溫文爾雅的書生才子。孫策死後,孫權繼任,「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建安八年(203年)陸遜應召成為孫權的幕僚,因其精於謀略善於用兵,深受孫權賞識。建安十四年,呂蒙偷襲荊州,陸遜協助偷襲成功。彰武二年(222年),陸遜以大都督的身份在夷陵地區火燒劉備連營,成功化解東吳的危機。
黃龍元年,在孫權獲得石亭之戰的勝利後,封賞陸遜為大將軍,並命其輔佐太子孫登,管轄武昌。說起來,孫權和陸遜曾是一對相知相得數十年,同心協力打贏夷陵大戰,配合默契留下許多佳話逸事的君臣,但無奈最終卻以悲劇收場。衝突根源是由他們各自的宗族立場決定的,終不以其個人意志為轉移。
孫堅孫策這父子兩代,皆靠攻殺朝官、殺戮名士而立國開基。孫氏一門出身寒微,孫堅之父僅僅是個瓜農,此前三代以上皆不可考,論家世,別說和太尉之子曹操比,就算和比起本身是漢室宗親、祖父舉孝廉當過縣令的劉備比,都相差甚遠。因此,孫吳政權的致命傷,就是政治根基不足,統治合法性嚴重缺失。
陸遜13歲那年,孫策還是袁術的部將,領兵攻打廬江。陸遜的堂祖父、陸家家主、廬江太守陸康與孫策苦戰兩年,亡於戰陣,陸氏一族近半死於此戰。孫陸兩家,因此結下血海深仇。後來陸氏一族在陸績帶領下返回吳郡,哪曾想孫策兵取江東,陸氏一族不得不從此在仇人眼皮底下討生活,此時他們對孫氏的觀感,自是可想而知。
孫策死後,孫權繼領江東,與包括陸氏在內的江東大族力求和解。孫權甚至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讓孫陸兩家得以在表面上化仇為親。但雙方內心的芥蒂,又怎是一樁婚事就能化解的?尤其是陸家家主陸績,臨終仍自言「有漢室志士吳郡陸績」,拒不承認自己是孫氏的臣子。陸遜雖為東吳立功無數,但也因此在東吳地位極低,被諸將藐視,被孫氏一族猜忌。
東吳大將呂蒙,曾經高度讚揚陸遜之才,表示陸遜可以代替自己的職位,但是在臨終時卻改了主意。(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後來卻成了(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蒙卒。)這正說明陸遜的處境,雖有卓絕才能,但在東吳軍中威信嚴重不足。
與之相反,陸遜在吳國民眾之間的聲望卻很高。特別是呂蒙死後,陸遜火燒夷陵,大破劉備,被東吳軍民視為如同「周郎復生」一般的江東守護神。不過陸遜跟「周郎」不同,周郎食邑四個縣,私兵部曲不過數千,而陸遜食邑只有一個縣,招募的私兵部曲竟已破萬。孫權本就疑心極重,陸遜如此做派,他怎能安心。
陸遜官居大都督,總理一切軍事要務,掌握軍隊,甚至有把孫權架空的意思。早年孫權任命周瑜、魯肅為大都督,就飽受其害,孫權本人有時候也要聽命於大都督,嚴重威脅到了孫權的統治地位。再加上陸遜本是江東世家大族,黨羽眾多,深受世家大族的擁戴,在朝廷內也深受百官擁戴。陸遜如此權力,他怎能安心。
孫權的長子孫登去世後,孫權對未來的繼承人猶豫不決,而陸遜卻捲入孫權兩子——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鬥爭,陸遜站在太子一邊。孫權聽信讒言,有廢黜太子之意,陸遜因此屢次上書制止。但是孫權感受到的不是張昭那種倚老賣老、不聽不敬、老不愛賢的無可奈何,不是顧雍那種沉靜規諫、老成謀國的心安理得,不是諸葛瑾那種肝膽相照、生死不負的君臣相得。
猜忌成性的孫權,感受到的是陸遜倚仗軍功、仗勢欺人的氣勢咄咄,感受到的是陸遜干預帝王家事、、圖謀不軌的磨刀霍霍,感受到的是陸遜勾結諸多江東豪族、結黨營私的暗影綽綽!陸遜因此被孫權屢次「遣中使責讓」,陸遜因此鬱鬱寡歡,終於在245年憂憤而亡。
孫權知道,陸遜對自己的位置或許沒有非分之想,但是他對性格懦弱、外強中乾的孫霸有沒有非分之想呢?孫權不確定。所以孫權才會防患於未然,在有生之年把陸遜逼死。甚至陸遜死後,孫權的怒火依然余怒未消,羅列了二十多條罪狀準備在陸遜的葬禮人念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陸遜的本名是陸議,在世之時他一直用陸議這個名字,至於他何時改名為「遜」,為何這樣改,並沒有詳細的史書記載,最大的猜測原因是在陸遜死後,孫權賜名,從此之後,史上一律稱之為陸遜。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太平天國最後大決戰,清軍一個戰術,把30萬太平軍活活逼瘋!
※民國時期,魯迅的地位有多高?你看看這16位「抬棺人」都是誰!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