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律詩謀篇的兩個基本思路
「詩論」律詩謀篇的兩個基本思路
作者:大有同人
對於古典詩詞尤其近體詩而言,謀篇是十分重要的事。謀篇得法,詩就顯得圓融通暢,否則就散亂堆砌了。但是很多初學者或者不太注意這件事,或者雖然有心卻又無力,不知從何下手。有沒有一些簡便的、清晰的、操作性較強的思路?我看也是有的。
今天談兩個基本思路。
關於第一個思路,我們首先看一些例子: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首句講出行上路,第二句承上講出行的是要到楚地一游,中兩聯對前文進行展開,講此游所見的景色,七句由外地的景轉到故鄉的水,八句結到不舍之情。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首句講人物身份,二句承上講人物的感受,中二聯對前文進行詮釋,講所感受到的景物,七句轉到忽然聞歌,八句結到因歌思歸。
遣悲懷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首句講人物出身,二句承上講人物境遇,中二聯對前文進行詮釋,對具體的境遇進行了回憶,七句轉到今日情況,八句結到對人物的懷念。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首句講世態,二句承上講遭遇,中兩聯則詮釋渲染這種遭遇,七句轉到當下看月,八句結到想念之情。
大家看一下這些例子,然後我們總結一下,它們的謀篇思路,是不是這樣的:
起、承、轉、結,這四個部分,是這樣分布的: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七句是轉,第八句是結。中兩聯的三、四、五、六句,是對首聯的展開、詮釋和渲染。
總結出來這個之後,大家可以再看一下這兩個例子,是否符合我們總結出的思路?
游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雲卧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它們的起承轉結分別在一二七八句,中兩聯對首聯進行渲染和詮釋,這就是我說的第一種謀篇思路。
講完這種,我們再看另一類例子: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首聯講總體觀感,頷聯承上講了具體景色,頸聯轉到人物誌向,尾聯結為求薦之心。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首聯講登樓,頷聯承上講登樓所見,頸聯由前文」坼「、」浮「轉到自身遭遇,尾聯順勢由自身遭遇結到家國懷抱。
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首聯講了事件,頷聯承上講了事件的結局,頸聯由這樣的結局轉到對代謝的感嘆,尾聯順勢由懷古結到感今。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首聯述起講境遇景況,頷聯承上講這種景況帶來的傷頹感受,頸聯由我之頹而轉到人之進,尾聯順勢由此結到稍感振奮。
再總結一下:它們都是首、頷、頸、尾四聯是分別承擔起、承、轉、結的功能,步步為營的推進和收束詩意的,每一聯都在和上下文發生關聯,缺一個,脈絡就不連貫了。
這就是我說的第二種思路。
這種思路特別注重「轉」,事、物、人、情之間的連接轉圜。大家看一下下面兩個例子的頸聯:
秋興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它們的第三聯,是不是跟前一聯既相關又有明顯不同?這是很明顯的轉。
這裡要說一下,前面我對這些例子的串講,並不是特別精確仔細,只是講的大概脈絡而已。
技法方面就談到這裡,我下面講一下技法背後的機制,主要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一定要用起、承、轉、結這麼模式化的操作嗎?不一定。
但是不用這種模式寫作的詩,相對來說,在絕句中比較常見,律詩則比較少見。這是因為絕句篇幅小,不按模式寫,篇法也容易安排;律詩篇幅大,不按模式寫,稍不注意就會亂,所以保險起見,如果沒有特殊目的,還是首選通用模式寫為好。
比如老杜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就是很特別的寫法,句子和句子之間,不存在明顯的承接、統屬關係。但絕句只有四句,篇幅比較小,所以好安排,也不容易讓人覺得堆砌。如果律詩的八個句子還這樣搞,你就會覺得非常難以安排,而且顯得堆砌,所以不用起承轉結模式的非常少見,至少我一時想不起來,大家有想起來的,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下。
第二個問題,前面講的兩種思路,哪個適用範圍更大呢?
適用範圍的話,總體看來,五律以用第一種模式為多見,七律以第二種模式為多見。這是因為五言律字少容量小,如果中二聯像第一種模式那樣,講大體同一類事物的話,不容易顯得疊架堆砌。而七言律字多容量大,中二聯都講大體同一類事物的話,那麼多元素放到一起就很容易讓人覺得疊架堆砌了,操作就更為困難。
第三個問題,律詩的謀篇有很多辦法,為什麼我獨獨說這兩種是「基本思路」?
這是由律詩的形式特點決定的:
對於第一種思路,由於律詩中兩聯是對仗的,它們就容易形成一個組合,這個組合天然的就把不對仗的首、尾兩聯分隔開了,而且這兩聯容量比較大,適合更為豐富和細膩的對前文進行渲染、詮釋,所以就容易形成第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許多變化,比如頷聯詮釋渲染第一句,頸聯詮釋渲染第二句,如李商隱《題僧壁》就是如此。還有中兩聯都是對第二句進行渲染、展開的,比如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就是這樣。原文我不引用和分析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一下,並看一看,它是否符合我的說法。
對於第二種思路,因為律詩自身的形式就是共有四聯,所以天然就容易讓人想到使這四聯分別承擔起承轉結功能的辦法。它同樣有很多變種,無非是把起承轉結的某個要素提前些、拖後些、寫多些、寫少些、交錯下、分割下罷了。比如老杜的《登高》,就是起的部分增加一些,前二聯以描寫為起,三聯承,末聯兩句轉結;《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就是轉的部分增加些,它首聯起承,首句起,中二聯轉,末聯結等等。
當然這三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去解答,上文所言,只是從文本本身的角度去分析的。
對於律詩的謀篇,有人專門總結出了八種辦法,有人專門總結出了十種辦法,還有十幾種、幾十種的。太繁瑣了,記得住嗎?
我是記不住的。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如果能掌握我說的這兩種基本思路,大多數情況下,律詩的謀篇就不用再犯愁了。等進一步熟能生巧後,完全可以按照前文所說的方法對這兩個定式加以變化,由兩種而至於隨心所欲不逾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