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國相王,公孫衍為何捨棄實力不俗的宋國,反而拉攏中山國加入?

五國相王,公孫衍為何捨棄實力不俗的宋國,反而拉攏中山國加入?

西周立國後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天下諸侯國,能稱王的只有周天子,不過被視為蠻夷的楚國卻成為了第一個藐視周王室的諸侯國,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自稱楚武王,此後同處南方的吳國和越國也相繼稱王,不過中原大國倒是無人打破這一傳統。

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在歷經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三朝之後,霸業終於在魏惠王手中得到終結,公元前334年為了遏制秦國對河西之地咄咄逼人的進攻,魏惠王率同韓國等國國君前往徐州面會齊威王,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為王,這就是戰國歷史上的徐州相王事件;徐州相王有兩個直接後果:第一是引起楚國不滿,當時在位的楚威王出兵北上在徐州大敗齊軍,第二個是前325年秦惠文王和韓宣惠王也紛紛稱王。

徐州相王和秦惠文王稱王之後,在公孫衍的斡旋之下,前323年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五國結盟相互稱王以對抗秦、齊、楚三個大國,這就是戰國時期五國相王的歷史事件。

不過有一點令人不解的是,中山國是鮮虞人(白狄人的一支)組成的諸侯國,自春秋以來一直和中原大國格格不入,戰國初期被魏國所滅,復國後和趙國爭端不斷;反而宋國是傳統的中原強國,那麼五國相王,公孫衍為何捨棄實力不俗的宋國,反而拉攏中山國加入?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用實力說話。宋國雖然在春秋時曾強盛過,宋襄公更是春秋五霸之一,不過進入戰國後的宋國卻是乏善可陳,直到戴剔成之弟宋康王上位「行王政」後才逐漸強盛起來,而宋康王以武力自立為王是在公元前328年,距離五國相王才短短几年時間,國力遠沒強盛起來。

中山國則不同,自前381年左右中山桓公復國後,雖然地處趙國腹地和趙、燕兩國接壤被趙國視為心腹之患,但經過中山桓公和中山成公兩代國君的努力,中山國的實力一躍千里,趙武靈王之前的幾任國君都奈何不了它(五國相王時趙國國君是趙武靈王之父趙肅侯),此時中山國的實力不容小覷,甚至不輸韓國和燕國。

公孫衍推動五國相王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五國結成聯盟,以抗衡當時三個最強盛的大國秦、齊、楚三國,當時中山國實力比宋國強得多了,所聞「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除了戰國七雄之外,五個千乘之國中就屬中山國實力最強(當時鄭國已經被韓國所滅),公孫衍捨棄宋國選擇中山國並不令人意外。

第二,不想過分刺激齊國:徐州相王反對聲音最大的是楚國,五國相王反對聲音最大的則是齊國,其實五國結盟最主要對付的就是齊、秦兩個大國,趙魏韓三晉結盟加上一個本來關係就不和睦的燕國已經夠齊國頭疼的了,再來一個實力不弱的中山國齊國更不樂意了,所以齊威王先是以「我萬乘之國也,中山千乘之國也,何侔名於我?"認為中山國沒資格稱王,後又準備割讓平邑給燕、趙換來三國共同出兵中山國,不過都沒有奏效。

宋國周邊都是強國,在宋康王之前它誰都不靠,所以雖然齊、魏、楚、趙都對他虎視眈眈,但是也能保持一種弱勢的平衡,假如宋國和三晉聯盟,齊國絕對不會等閑視之,一個對他威脅其實並不大的中山國齊國都不能容忍,何況是它虎視眈眈被視為囊中之物的宋國,所以宋國一旦參與五國相王,絕對會大大刺激到強大的齊國,這可能也是公孫衍放棄宋國的原因之一。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馬超二十回合擊敗張郃,五十回合拿不下曹洪,莫非張郃不如曹洪?
三國成語故事:十道選擇題,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