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汗就出病」,出汗尤其是出「動汗」才能避免多種疾病
熱天出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很多人怕出汗,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調房裡,甚至還有人為了防止出汗而使用一些止汗產品,殊不知,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人體的正常生理規律,是不可取的。人們常說「不出汗,就出病」,這是因為出汗有很多好處。
汗該出而不出,會引發各種疾病
汗液的成分除了水,還有尿素、尿酸、乳酸、鹽分等,出汗不僅有降低體溫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有排毒作用,體內的乳酸、尿酸等廢物,多餘的氯化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都可通過汗液排出。不僅如此,適當出汗還有保護心臟、穩定血壓、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滋潤皮膚的作用。如果不出汗,就容易引發以下疾病。
感冒
正常人的身體上分布著300萬左右的汗腺,當氣溫超過30℃,人就會開始出汗,並通過汗液的蒸髮帶走體表的熱量,使體溫保持恆定。因此,出汗的首要功能就是充當體溫調節器的角色。「冬天受點冷、夏天出點汗」才能保證人體的這種體溫調節機制常用常新,如果經常呆在空調房中,就會導致不知冷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濕邪入體
夏季雖然氣溫高,寒邪入侵難,但是由於陰鬱悶熱的天氣時不時會出現,如果這個時候為了對抗暑氣熱悶,在室內一直吹著空調,身體確實能夠迅速降溫,但也容易讓「濕邪」入侵體內,從而引發頸椎、腰椎、膝關節等部位的問題。
心腦血管病
很多人表示入夏後會經常莫名地心煩、胸悶、四肢乏力,血壓也控制不好。在詢問後發現,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怕熱,入夏後很少出門,整天呆在空調屋裡。其實,造成心煩胸悶的根本原因是「出汗太少」,夏天適當出點汗才能保證人體體溫調節正常運動,而這也是預防腦出血、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中暑
不出汗或出汗少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中暑,這是因為出汗有助於散熱,降低體溫;反之,如果不出汗,散熱不及時,就會增加中暑的幾率。
讓汗通過運動出出來
當然,出汗不是讓我們烈日下暴晒暴汗,而是要學會健康出汗,而「動汗」就是最好的出汗方式。
「動汗」是指通過有效的運動來達到出汗的目的,運動時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有氧運動
最適合出「動汗」的運動項目是有氧運動,年輕人可選擇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老年人可選擇散步、太極拳等項目,以微微出汗為宜。
傍晚運動
選擇「動汗」的開始時間以傍晚為宜,此時不僅人的身體狀態非常好,陰陽相對平衡、氣血流暢、不易受傷,外界環境也非常適宜。
出汗30-40分鐘
出「動汗」的時間以三四十分鐘為好,出汗後切忌喝冰鎮飲料,可以喝些溫開水或淡鹽水,最好少量多次。另外,停止運動的,要讓「動汗」充分出來,等到汗自然止歇後,再用溫水淋浴。切勿在汗流不止時淋浴,不能出汗後馬上用冷水淋浴,否則,濕邪之氣會乘虛而入,損害健康。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孫志新)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寶寶吃得飽不飽,可以根據四個信號來判斷
※寶寶睡覺為何愛鬧騰?家長找准原因方能正確應對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