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美新航母進展神速,國產航母有望今年入役,但接下來有一大關口

中美新航母進展神速,國產航母有望今年入役,但接下來有一大關口

近日,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二號艦「約翰·F·肯尼迪」號安裝了最後一塊飛行甲板。

「肯尼迪」號於2011年開工,預計今年年底下水,明年正式服役,美國將建造至少四艘同型艦。圖為吊裝飛行甲板模塊。

該級艦首艦「福特」號在建造過程中飽受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誤的困擾,而「肯尼迪」號則在建造中採用預裝配技術,顯著提升了施工速度,據船廠稱有望提前4個月正式服役。

就在兩天後,8月1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再次出海試航。該艦是001型「遼寧」號的改進版,以現有報道看,該艦全長315米,全寬75米,滿載排水量約70000噸。其艦載機機庫比「遼寧」號更大,可搭載24至32架殲-15艦載機和不少於8架艦載直升機。

該艦於2013年開始建造,2018年5月第一次海試,此次已經是第七次海試,很可能在今年正式入役。

首艘國產航母第七次海試時,艦尾停著一架疑似殲-15艦載機模型。

與此同時,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在建造中,稱為002型。預計排水量將達到8萬噸以上,有可能嘗試電磁彈射技術,告別滑躍起飛,國產預警機和新型直升機也有可能上艦測試。

001型「遼寧」號,即將服役的001A型以它為基礎設計。

要建設遠洋海軍,航母是必不可少的艦隊中堅。當下,全世界航母運用能力最強的是美國,經過百年積累已經實現航母全面核動力化,更重要的是具備了成熟完善的航母科研、建造、使用和維護體系。而我軍在航母方面起步很晚,還有很大差距,但也要努力地縮小差距,趕上去,可以預見,在未來我軍也要裝備核航母。

核航母相對常規航母有幾個明顯的優勢:

首先,核動力可以提供幾乎「無限」的續航能力,減少航母在海外部署時對陸上燃油儲備點的依賴,減輕後勤壓力和運用區域限制。

其次,核動力系統佔用空間更小,節省下來的空間可以攜帶更多裝備和物資,進而降低編隊對補給艦的需求。航母編隊可以提前出發,而行動較慢的補給編隊可以後續跟上來,提升航母編隊反應速度。

901型補給艦「呼倫湖」號與第二艘航母匯合,攝於今年4月。該艦是5萬噸級超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艦,將在航母編隊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現已有兩艘服役,兩艘正在建造。早在2017年10月,該艦就和「遼寧」號航母編隊共同演練,被稱為「航母奶媽」。可見,海軍的航母綜合保障體系正在一步步建立起來。

我們知道,艦隊在進行海上補給的時候非常脆弱,補給艦和航母之間要在一定範圍內保持相對運動,遇到惡劣海況時就無法進行補給。而且,補給時兩艦相距較近,航速較慢,短時間內又難以分開,此時若受到敵方攻擊,則會給整個艦隊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美軍在1998年時做過測算,配備核動力航母的艦隊單位時間內所需的補給次數,與常規動力航母艦隊相比可減少近30%。在戰時,就可以降低艦隊在補給期間遭到攻擊的可能性。

再次,取消了煙囪和內部煙道。避免了複雜的艦內煙道設計,節省艦內空間可以裝載更多物資。簡化艦島結構,以便安裝更多電子設備,也減少佔用寶貴的飛行甲板面積,避免煙氣對甲板航空設備、人員和艦載機的腐蝕與干擾。還可以消除煙囪排氣造成的紅外信號泄漏,並增強全艦密閉性,提升抵禦核生化武器的能力。

最後,核動力可以提供充足的電能。在未來,隨著大型相控陣雷達、電磁彈射和電磁炮等耗電大戶紛紛上艦,對現代航母的供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動力是解決這些用電需求的有效途徑。

其中,電磁彈射器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它有重量輕、操作簡便,彈射可控制性強,反應速度快,維護方便的優勢。美國、英國、中國等都在推進相關研製工作,電彈上艦是大勢所趨。

美國最先進的「福特」號核航母。它配備了第一套艦用電磁彈射器,據稱飛機出動效率將比「尼米茲」級提升25%,所需人員反而減少25%。

從現有資料來看,我國從9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電磁彈射器研製,2014年1月在黃村基地安裝了首個電磁彈射實驗裝置,2015年11月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公開了電磁彈射器模型,2016年10月進行了殲-15艦載機彈射實驗,有資料還稱同時還測試了無人機電彈。不過在第二艘國產航母002型上是否可以用上電磁彈射還有待進一步消息,畢竟電彈上艦還會涉及到艦載機和艦體設計的變動,另外還要綜合考慮成本問題。

近期頻頻亮相的殲-20是為空軍量身定做的空優戰機,其改裝為艦載機的難度不小,能不能上艦還很難說,殲-15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艦載機唯一主力。圖為殲-20艦載型想像圖。

當下還沒有消息證明我國艦用核反應堆已經可以裝備在航母上,應該還處在實驗攻關期間。潛用核反應堆的技術相對成熟但功率不足,不能滿足航母的動力需求。例如,因為早期的A2W壓水式反應堆功率不足,導致美國的「企業」號核航母足足用了八座才能保證動力。而就是這種早期反應堆,也要比中國092型核潛艇上用的反應堆的單機動力大40%左右。如果我國沒有得到特殊外援的話,拿出合格的航母核反應堆還需一段時日。

法國的「戴高樂」號核航母採用了四台K-15型潛用反應堆,只能勉強跑出27節的最高航速。我國並沒有必要採用這種折中方式,倒不如踏踏實實地研製,不用急著給航母配備核動力。

「戴高樂」號核航母,是當下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航母。

所以建造中的002型航母基本不會採用核動力,但有望把艦載機滑躍式起飛升級為彈射起飛。我國海軍發展航母一直奉行穩紮穩打的態度,在技術方面,近期的精力還是應該集中在彈射起飛和改進艦載機上,核動力的科研跨度太大。

航空母艦是一台複雜而精密的頂尖軍事機器,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做為訓練艦,主要還是為了供海軍摸索如何運用航母這個「新事物」,第二艘和第三艘航母列裝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還將和「遼寧」艦一起,繼續主要承擔訓練和實驗任務,為接下來建造和運用更先進的常規航母甚至核航母打基礎。

總的來說,近年來海軍開啟「下餃子」模式,艦隊質量和規模得到顯著提升,但不能因此自滿甚至自大。放眼世界,我們還遠未達到先進水平,現在取得的成就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依舊要穩紮穩打,踏踏實實地擴充自己的實力,保衛我們的海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ing 的精彩文章:

30秒開16槍滅16人!M14是失敗的自動步槍,卻是狙擊神器
3500米!99坦克超遠程射擊快速準確命中,實戰意義重大

TAG:談兵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