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中國女生,如何加入美國飛虎隊?需要2個技能

一個中國女生,如何加入美國飛虎隊?需要2個技能

2004年3月,雲南向美國空軍博物館捐贈一架石碾子,引來了美國飛虎隊原飛行員「丹」的到來。

捐贈儀式在月底舉行,丹在月初就先來了。他要尋找一位幾十年未見的老「戰友」,一位在他受傷時悉心照料如家人的「天使姐姐」。

她就是美國第14航空隊醫院護士,黃歡笑,此時她已經92歲,住昆明。

而丹也77歲。

3月3日下午,當丹在有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黃歡笑老人家中時,這位七旬美國老兵,一進門就對黃老單膝跪地,以美國人特有的尊貴禮節,表達對昔日戰友的尊敬和感激。

「Wonderful women!」丹在擁抱黃老時,眼含熱淚,不停地說。

一、中國女生如何加入飛虎隊

黃歡笑本是在廣東省新會市出生,4歲時舉家遷至澳門,在澳門上學長大。

1926年,黃14歲,根據當地風俗,念完4年初小的她,可以待字閨中,等待嫁人了。

但心有主見的她,不想走同伴的老路,父在香港做燒臘店,也有一定的能力,她就向大哥提出,想當一個職員,像澳門八角亭里坐班的葡萄牙女郵政員一樣。

大哥說,想當女職員,得是高等專科學校畢業,而想上專科學校,得高中畢業。這樣下來,得六七年,可是個老姑娘了。

黃同學不怕老姑娘沒人要,只想讀書,於是家人遵其意向,先在澳門上中學,後轉至香港,考入香港瑪麗醫院高等護士學校。

1941年,法西斯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時轟炸了新加坡、香港等地,中美向日本正式宣戰,全力抗擊日本侵略者。

香港淪陷後,黃歡笑經同學介紹,加入宋慶齡號召的「中國同盟救護」組織,扮成難民逃出香港,輾轉來到祖國的大後方重慶,參加對美國援華飛行員的救護工作。

憑著英語和護理2條過硬本領,這個中國女生就這樣加入了美國飛虎隊醫院。

當時的美國援華飛虎隊,在中國有數個空軍基地和醫院,因為傷員全是美國飛行員,所以能有一個懂醫學護理,又會說英語的人,十分必要。

黃歡笑響應號召,積極往前線,被分在了雲南驛戰地醫院,也就是距離前線最近的美國第14航空隊醫院。

這裡的護士有30多人,但清一色全系男士,黃歡笑的到來,成了醫院唯一的女生,也是唯一的中國人。

二、天使姐姐與美國兵

在雲南驛醫院,30歲的黃歡笑,是名副其實的「天使姐姐」,因為這裡的傷員,很多都是稚氣未脫的學生。

他們因為執行駝峰航線飛行任務,或摔傷或被日軍擊傷。

駝峰航線,是在中美向日本宣戰後,日本佔領緬甸,切斷盟國對華物資援助的滇緬公路後,開闢的一條兇險無比的空中援華通道。

空中援華,聽起來似乎比跑公路更少干擾,更安全。

事實卻非然,很慘痛。

駝峰航線要飛越1.5萬英尺的高山,途徑之處布滿高山雪峰、峽谷冰川、熱帶叢林、原始森林和日佔領區。

我們開車最擔心的是天氣,飛行員開飛機最怕的也是天氣。

強對流、低氣壓、冰雹、霜凍、颶風……時常伴隨著不同階段的駝峰航線上。

5至10月份的雨季,在高空往往遇到超級湍流,能把正在飛行的飛機掀個翻個。

因此駝峰航線是當時全世界最危險、條件最艱苦、付出代價最高的悲壯空運。

數據顯示,1943至1945的3年中,中美雙方參加飛行8.4萬多人,運送戰略物資85萬噸、戰鬥人員33477人,美國損失飛機1500架以上,犧牲的飛行員3000人,損失率達80%。

美國時代周刊在戰後曾撰文:

「在長達800餘公里的深山峽谷、雪峰冰川間,一路上都散落著這些飛機的碎片。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這些鋁片會在陽光照射下爍爍發光,這就是著名的『鋁谷』——駝峰航線。」

駝峰航線飛行員受傷最多,黃歡笑記得,每天都有負傷的飛行員被送到醫院,他們很堅強,缺胳膊少腿都沒有哭泣,還問她「我還能飛嗎?」

一個21歲的小戰士,一條腿被鋸了,黃每次給他扎針都心痛,他卻反過來安慰她:「我這條腿沒有白費,我打落了3架日機。等戰爭結束,我會回美國做一個殘疾小提琴手……」

三、老人之逝

天使姐姐專業而悉心的照顧,給美國大兵留下難忘印象,甚至在戰後還不斷給她寫信。

美軍潘尼把自己的照片送給她,後面寫著黃的英文名字:Dear pita·Wang。

另外一個美國飛行員,回國後不斷給她寫信,但由於戰爭的原因,信件一直沒有郵寄到她手裡,而是在她加拿大的大哥家,直到2001年大哥去世,此信才交到她手中。

而黃在飛虎隊醫院,最終與一名中國軍人結婚,他就是醫院附近的中遠征軍38軍醫院的軍醫,高生道。

婚後兩人居昆明,相守60載,育有4個兒女。

2002年,老伴去世,黃老在國外的兒女們的相伴下,回訪家鄉,遊歷歐洲,後居昆明城郊一片宿舍區,安享晚年。

抗戰勝利60年,老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精神矍鑠,說自己一生最自豪的年月,就是在飛虎隊醫院。當護士,她最看不起的就是怕苦怕累。

2007年3月,保姆發現老人身體大不如前,5月,老人囑咐保姆按照床頭上的電話,一個個通知居世界各地的兒女、親人,法國的小兒子、德國的大女兒、澳門的二女兒……

臨走前,意識模糊的老人給後人反覆念叨一句話:「你們要互相幫助,向前發展,創造光明前途。」

2007年6月5日凌晨,老人微笑安詳辭世。

================

文獻參考:

張沙里 李小玲《歡笑的月亮花——飛虎隊軍中女護士黃歡笑老人和她的故事 ;》(《當代護士(綜合版)》2005-07-01)

陳納德《飛虎將軍陳納德回憶錄》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

黃歡笑之子博客「四毛高德敏」《駝峰天使黃歡笑的傳奇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麥克阿瑟的歷史貢獻:他憑什麼被美國人銘記?
所謂紅顏禍水,莫如麥克阿瑟之妻,周旋於N個男人之間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