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55年,五個聯名發掘明朝帝陵的人都是誰?後來怎麼樣了?

1955年,五個聯名發掘明朝帝陵的人都是誰?後來怎麼樣了?

1956年至1957年,對於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寢)的考古發掘是轟動中國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在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不過,從明定陵的考古發掘實際來講,由於當時考古條件和技術水平都比較低,所以這次考古發掘也是一次對珍貴歷史文物的毀壞。

其實,早在明定陵考古發掘之前,在1955年10月的時候,就主要有五位歷史學家和文化學者聯名提出了考古發掘明朝皇帝陵的計劃,當時的考古發掘目標是明長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寢)。但由於一直探查不到明長陵的墓道,這才轉而對明定陵進行考古發掘。

當時,這五個聯名提出考古發掘明朝帝陵的人分別是,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范文瀾。這五個人有的是著名的歷史學者,有的則是文化界的名流。他們後來都怎麼樣了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吳晗是浙江義烏人,曾在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也是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吳晗擔任北京市副市長一職,分管文化教育領域工作。當時,吳晗是考古發掘明朝帝陵的主要推動者,也是他多方聯繫聯名提出發掘明朝帝陵的計劃和申請。1969年,吳晗在「文革」中含冤慘死,終年60歲。

二、郭沫若是四川樂山人,不僅是近現代文化巨匠,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新中國成立之後,郭沫若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在文化領域有很高成就。當時,郭沫若也是考古發掘明朝帝陵的積極推動者,後來還曾極力推動對唐朝乾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寢)的考古發掘,不過沒有得到批准。1978年,郭沫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去世,終年86歲。

三、沈雁冰就是著名作家茅盾,他是浙江嘉興人,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沈雁冰曾擔任過文化部副部長一職。當時,在吳晗的主導之下,沈雁冰也聯名提出了考古發掘明朝帝陵的申請。後來在「文革」中沈雁冰遭受到了衝擊,於1981年因病去世,終年85歲。

四、鄧拓是福建閩侯人,是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新中國成立之後,鄧拓曾擔任過人民日報社社長。當時,鄧拓也是極力推動對於明朝帝陵的考古發掘工作,畢竟這將是轟動全世界的大新聞。在「文革」期間,鄧拓遭受很大衝擊,於1966年含冤自盡而亡,終年54歲。

五、范文瀾是浙江紹興人,是近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曾在北京大學、輔仁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新中國成立之後,范文瀾曾擔任過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當時考古發掘明朝帝陵對於范文瀾來說,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因此他積极參与其中。後來在「文革」中,范文瀾遭受到衝擊,於1969年在北京病逝,終年76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第一隻虎是哪個縱隊?司令員是誰?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改編的四個兵團,由哪些部隊組成?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