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說朱泥壺完美主義者不要買?

為什麼說朱泥壺完美主義者不要買?

硃砂泥的色澤、質地與紫砂泥、綠砂泥有著不同的特點,故在製作上也具有很特殊的要求。原因主要是二個方面:一是硃砂泥料細度高,黏性差;二是收縮率大而導致變形大。所以,硃砂壺從泥料製作到成品的全過程中損失比例較大,成品率大約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一般未接觸過這種泥料的砂壺製作者都會感到生疏而棘手,即使是制壺工藝師、成型老手也無法很快掌握其特性,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模索,才能逐漸適應。浪費泥料和時間是必然的,然而,只有付出這種高的代價,才能做好硃砂壺。

一把硃砂泥壺坯做好後經燒成再看,會驚訝地發現怎麼收縮這麼大!而收縮率大就容易產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皺紋、開裂、變形等等。製作硃砂泥壺,首先從打身筒時就要掌握泥料的燥性程度,其次打身筒的方向順序、收口的幅度與泥片厚薄的均勻度都必須熟練而巧妙地掌握,否則坯壺就會開裂或脫把、脫嘴等,這些毛病即使在坯壺沒有出現,也過不了燒成關,因為硃砂泥收縮率大,整體拉力也隨之增大,成型過程中稍有不慎,這些毛病都會出現。當然,普通泥料也要注意這類細節,只是沒有這麼嚴格的要求。朱泥壺的皺紋現象。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硃砂泥老壺來看,有半數以上或多或少有些皺紋。因此,有人提出「無皺不朱」的說法。可見,要硃砂壺沒有皺紋是很困難的。

硃砂泥性縮比大而導致變形大,而變形大是產生開裂的原因。在製作硃砂壺過程中,要使壺身、壺蓋、壺嘴、壺把都保持基本厚薄均勻,若是壺嘴短的還可以達到,壺嘴長的要控制各處厚薄一樣就很困難。泥料本身在燒成過程中的規律是一致的,厚薄不一,其收縮就不相同,縮比越大的泥料,其收縮差距就越大,所以製作硃砂泥壺的全過程中,其壺嘴是一個難關。即使厚薄度掌握好了,不慎將壺的內面挖毛糙了,燒出來的壺就會出現「內開」現象,壺的外面產生一條凹線,實際上壺內就有一條裂線。因此,要克服這些問題,就必須對硃砂泥料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朱泥壺的製作周期。常聽老者言,古人做一把壺的時間長則達月數。細細分析此話有一定的道理。古人對砂壺需求量甚小,不必像今天這樣大量生產。其次,過去的手工制坯,全靠功夫,所以製作時間也較長。當然,所謂的制壺月數,並不是說一把坯壺拿在手裡模三十天,而是邊做邊放在套缸里濕潤。潤透了再做,有時候每天只做一、二個小時。制壺周期是指從打泥片開工至坯壺完工的整個時間。在這個周期中往往有許多缺陷、毛病都在日復一日的修制過程中給克服了,這個過程對整個壺體的造型也是一個揣摩、審視、逐步完善的過程。硃砂泥製作不能像紫砂泥、綠砂泥那樣在一天或二天的周期內就可以完成,它至少必須在四天以上的時間,在這個周期中不僅需要嚴格操作程序,而且要不時檢查有可能出現毛病的一些部位,如發現毛病要及時彌補修改,若不可以修的地方就要換下來(如換壺嘴),否則成品率就會更低,硃砂泥料本就稀少,浪費了實是可惜!

現在的硃砂泥壺有很多已經是用石膏模型製作的,但由於它有諸如收縮大變化大等特點,所以會出現模型接頭比其它泥料明顯這個美中不足的問題。為什麼會有模型介麵線條突起的呢?可能是以下二個原因:一是模型接頭處本身乾燥,再加上搪身筒時泥料擠入介面,導致接頭處泥門緊,泥胎水分相對較少而減少了這個部位的後期收縮;二是由於石膏模是偏鹼性,接頭處泥料接觸石膏面較多而導致這個部位的泥中的陽離子相對升高而提高了泥粒密度;再者,有的制壺者把這條線處理後往往燒出來的壺,還看得出這條線突起在壺身而使人遺憾。清代硃砂壺的製作大多採用包漿方法,故在砂壺的表層呈現細砂顆粒。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少數制壺名家如黃玉麟、俞國良等追求硃砂壺的更高質量,精選砂料,提高胎質密度,依靠過硬的明針功夫,所制硃砂壺光滑似鏡,柔潤如玉,色澤鮮艷,俗稱大紅袍。(老泥匠出品的大紅袍就是通過精選朱泥,並採用包漿方法方法煉製而成。同時還有水練不含熟砂等練制方式。) 總之,硃砂壺的製作比較複雜,其質量也很難掌握。特別是生產的數量是不可能多的,關鍵是泥料稀少。物以稀為貴,故更為人們所珍惜。

部分重要文章分享

好文章防止丟失,微信搜索「天下壺友」關注公眾號永久免費訂閱

天下壺友

ID:xiaomatanzisha

天下壺友交流群

好看你就點點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壺友 的精彩文章:

用紫砂壺泡普洱茶該如何選擇?
喝茶方式對了是養生,喝茶方式錯了傷身!

TAG:天下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