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鐵環40噸,三百年前的條件,如何建造?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鐵環40噸,三百年前的條件,如何建造?

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橫貫兩岸,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像這樣一個鐵索橋並非近現代的產物,它修建於300多年的康熙年間,在當時可沒有什麼機械,基本全靠人力。那麼,300多年前的工匠們到底是如何在大渡河上修建的瀘定橋呢?

在那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大渡河上,這座橋堅守了200多年的時間,在這200多年的時間中,它一直橫亘在大渡河的河流兩岸,默默地為河流兩岸的川區、藏區人民提供了許多的出行便利。

民間的傳說有趣,卻不可信。大渡河確實有一種奇怪的魚,當地人叫「石爬子」,可以吸附在石頭表面,靠河底的腐食為生。這種魚不會吃人,但如果有動物掉到河裡腐爛後就會成為它們的食物。那麼瀘定橋建造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根據瀘定縣縣誌記載,清朝時期,藏族和漢族貿易頻繁,但由於大渡河的阻隔,導致交通非常不便利,於是康熙下旨要求建一座橫跨大渡河的橋樑。

就這問題,早在秦始皇那個時候,就解決了,很簡單。這鐵環如果是您打造的,得,完事之後您把您的大名扣上去。這要是在使用過程中,出了問題,得,咱就看看這鐵環上的大名,地址。整不了兩天,一準抓您蹲班房吃牢飯。運氣好了,還能呆在那烏漆嘛黑的小房子里,琢磨是那出了問題?這運氣不好,到了秋天那麥子一割,嗨,您這腦瓜子就擱劊子手那木墩上,等著人家剁下來交差了。您就說吧,這鐵匠能不用心嗎?這掙的不多,還是個要命的活!當然只要您別偷工減料,按照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套路,一步步的來,他就沒一丁點問題。這鐵索是整成功了,剩下的事,是如何把這鐵索拉成一條線,橫跨東西兩岸。

說白了就是「溜索」的辦法。即以粗竹索繫於兩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這樣鐵鏈就到了對岸,最後把鐵鏈端固定在地錨上。

13根鐵索架起來後,上面鋪木板,瀘定橋就此完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縱七擒娛 的精彩文章:

李善長被判死刑,死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看清楚後面的字!

TAG:七縱七擒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