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 認為這是和自己最搭調的日本景點:全球唯一一家磁帶專賣店 Waltz
從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日本公司離職,到在東京中目黑經營磁帶店Waltz,角田太郎(Taro Tsunoda)大概從未想過能跟鼎鼎大名的義大利奢侈品牌 Gucci 扯上關係。
「開實體店賣磁帶,大概誰都不覺得這是能做下去的營生,」角田太郎如此說道。
但就在三年前,兩者有了那麼一丁點關係。Waltz 先是成為 Gucci 2016年秋季廣告形象大片的拍攝地,2017年還入選 Gucci 文化項目 Gucci Places,成為 Gucci 在日本首個能「顯現品牌經典風格和價值的景點」,之後雙方還合作推出限量版商品。
一家東京住宅區的小店有什麼好讓 Gucci 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心神嚮往的?大概是因為藝術性和獨特性,畢竟 Waltz 是全球唯一一家磁帶專賣店,一個磁帶「同好們」嚮往的朝聖地。
距離東京中目黑走路十分鐘,Waltz 藏在一個環境優雅安靜的住宅區裡面,挑高寬敞的大門,大面積的白色營造出舒適的感覺。各式貨架貨柜上井然有序地擺放陳列著磁帶、錄音機、黑膠唱片、錄像帶、音箱、舊雜誌等商品。令人驚喜的是,店裡還有日本罕見的,美國和歐洲音樂唱片公司最新的作品。此外,店內還張貼著角田太郎親手製作的海報。「店裡大概有6000盒磁帶,庫存大概是好幾倍,都收在倉庫里。」
「Gucci Places 選的都是有歷史的建築物,我們真的合適嘛?能找到藏在中目黑角落裡面的我們,Gucci 也是厲害了,」角田太郎回憶道。
亞馬遜日本的元老員工,44歲離職創業
Waltz 於2015年8月正式開張,而在此之前,角田在日本亞馬遜工作。「(辭職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太可惜,難以置信什麼的,現在哪還會有人做這麼傻的事。」
看似傻氣的背後,是角田數十年如一日對音樂的熱愛。他從小就喜歡音樂,而磁帶是他打開音樂世界大門的那把鑰匙。「我什麼音樂都聽,不限於某個流派,學生時代就對音樂有較多的了解,也常會有人讓我幫忙錄磁帶。」角田最喜歡的音樂流派包括:搖滾、朋克和新浪潮。
大學畢業後,角田加入音樂軟體零售商 WAVE(現已結業)當唱片買手,「依據有限的消息源,通過尋覓海外音樂雜誌等材料深入研究,想要趕在同行之前挖掘有潛力的音樂人。」但音樂行業的不景氣,導致他在四年後不得不離職。
之後,角田加入電子遊戲零售連鎖明響社,開始從事音樂商品相關的工作。從1990年代開始,CD 成為音樂的主流載體。「曾經一度很期待明響社能上市,但呆了大概四年時間,公司的業績卻每況愈下。之後就去了亞馬遜。」
2000年11月,亞馬遜進入日本市場,半年後計劃增添 CD和DVD 品類。2001年,角田加入日本亞馬遜,負責成立和管理相關部門。「我加入的時候只有50個人左右,十四年後,亞馬遜成長為全球代表性的企業,市值高居全球榜首。」
加入日本亞馬遜不久的角田就證明了一件事:他是一名談判高手。當時不少的日本人認為,外來的亞馬遜很快就會退出日本。通過反覆的談判磋商,角田說服了對亞馬遜持質疑態度的客戶,拿下多筆大單。基於業績提成和獎勵的薪酬系統讓他有了豐厚的收入,也被老闆委以重任。
在 CD和DVD 業務步入正軌後,角田還被調職負責書籍、日用品等其它部門的職務。「亞馬遜是一家很看重數據的公司,不可能長期停留在同一個職位,成果一出來就會調配到其它部門。負責日用品業務期間雖然一度很迷茫,但升職了就感覺很值得,責任雖重但也很充實。」
在任務繁重的工作環境中,角田發現自己很快就陷入了「重複勞動」。某一天,他從自己收藏的數千盒磁帶中找到了靈感,萌生了開一家磁帶專賣店的想法。
在日本,短時間內跳槽的情況不少見,但如果在一家快速成長的公司工作十年以上,還做出了成績,離職的情況就很少,像角田這樣為亞馬遜效力14年後離職,實屬異類。「亞馬遜是一家很棒的公司,14年里我都沒想過要跳槽。」
「雖然會覺得在公司上班是理所當然,但突然想到要決定自己的人生。我都快45歲了,是時候開始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角田表示,「(2004年)曾看到過一本 MIX TAPE 畫冊,裡面有磁帶的照片,已經像是一種藝術品了——小而精緻的盒子裡面藏著音樂。即便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也還是為磁帶著迷。自己單幹的時候就想著,什麼是只有我能做的,什麼又是世界上沒人做的?就想到磁帶了。」身為磁帶發燒友,角田可以確定的是,全球範圍內都有同道中人。
「如果開的是一家網店,一定不會這麼受關注」
在流媒體為王的時代出售磁帶,還開實體店,角田也是夠特立獨行的,他的心得是:如果從計劃開始,就會瞻前顧後沒有幹勁,決定了就快速行動,也不用跟身邊的人商量。「創業就一定能成功,大概沒人有這樣的自信。數據顯示,創業群體中,60%活不過一年,80%熬不過三年。計劃得再好,一旦真的遇到問題才知道輕重,唯一有自信的地方,大概就是(磁帶的)話題度。」
從離職到 Waltz 開張,中間只隔了5個月——2015年3月,44歲的角田從亞馬遜離職,一個月後註冊公司,決定把原來是工廠的一處租賃倉庫改造成商店。為什麼選址中目黑?「我在這附近出生長大,碰到好東西的可能性也大。租的是一間倉庫,租金也省了不少。」
「(開店最辛苦)的是貼標籤,給一件件商品包裝再貼上價格標籤…店裡的每一件商品都要這麼做,我跟妻子一起弄了好幾天。」2015年8月的盂蘭盆假期中,Waltz 就在沒有任何宣傳、沒有任何開業促銷的情況下靜悄悄地開張了。
線下零售是 Waltz 的核心,直到2017年才開通網店,在此之前,網站和 Instagram 是用來線上推廣宣傳的工具。在角田看來,發 Instagram 狀態,是「日常介紹通過磁帶發布的新產品」,以及「在線打造一個現代化磁帶文化的畫廊」。
不過,在「全球唯一一家盒磁帶專賣店」這個光環的加持下,不到一個月時間,慕名而來的拜訪者就已經絡繹不絕,尤其是對磁帶感到新鮮的青少年和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還積極地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晒圖。日本媒體也蜂擁而至爭相採訪,直到現在,角田還處於收媒體邀約收到手軟的狀態。「如果開的是一家網店,一定不會這麼受關注。」
「光靠話題性當然吃不飽飯,最高興的還是日本乃至全球的音樂愛好者,特地來我這個離車站有段路的小店淘貨。」來的人多了,角田不僅在音樂粉絲群體中大名遠播,甚至還傳到藝人的耳中。不少音樂大牛也到訪 Waltz,這家店就這麼徹底火了。目前,不少唱片公司都主動向 Waltz 供貨,但角田會先聽一遍再選出適合門店氛圍的放在店內出售。
實體門店的經營從來都是危機四伏,親眼見證電商對實體店衝擊的角田最終卻選擇了實體店。「利用過往經驗經營網店於我而言很簡單,做網店固定成本少,風險也低。但即便是開網店,在如今的時代也並非易事。」
假設在亞馬遜開網店,仔仔細細把每一盒磁帶的的信息備註完整,還有豐富的SKU,這家網店能不能賺錢?角田的答案是:NO。到處晃晃,能看到摸到,耳朵能聽到 … 正因為 Waltz 是這樣一個能讓人充分體驗到磁帶魅力的場所,才能吸引人前往。「有一種說法是,亞馬遜逼退了實體門店,但實體門店要找到展現出其存在價值的方法。也正因為 Waltz 是一家實體店,才被『嗅覺靈敏』的人們找到,還入選了 Gucci Places。Waltz 就是創造門店價值的成功案例之一。」
Waltz 的成功,一部分原因還可以歸結於日本市場的獨特性——在日本,磁帶流行的部分原因是便於練習卡拉OK,日本的老年人也更喜歡磁帶。
而在全球範圍內,磁帶市場正逐步復興,銷售額持續上升。英國唱片產業協會(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BPI)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7月底,英國已經售出3.6萬盒磁帶,是去年同期1.8萬盒的兩倍,但其市場份額僅占整個唱片市場的0.2%。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編輯 Rob Copsey 預計,截止到2019年底,英國磁帶的總銷量能達7.5萬盒,但距離2004年10萬盒的巔峰還有一段距離。
丨圖片來源:Waltz 官網、YouTube 視頻、Waltz Instagram
丨責任編輯:LeZhi
※寺庫新品牌和國際公關副總裁來自 LVMH 集團;Bottega Veneta 任命新 CEO
※Dior 在巴黎蒙田大道開設首家生活方式藝術門店
TAG:華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