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臘梅不是梅花,落花後做好這一點,來年開花不斷

臘梅不是梅花,落花後做好這一點,來年開花不斷

蠟梅與梅花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先開花後長葉,開花期都在冬春季節,而且都具有芳香的花香。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兩者的不同點也是十分明顯的。

花朵顏色不同

花朵的顏色不同,臘梅的花色以蠟黃為主,而梅花有白、粉、深紅、紫紅;臘梅比梅花要早2個月左右的時間;臘梅都是直枝,而梅花除了直枝外還要垂枝;臘梅是屬於灌木,枝是叢生的,而梅花是屬喬木,有主幹。總之,臘梅和梅花是既不同科,也不同屬,花色、花形、株型都不相同。

臘梅應該怎麼養護

臘梅性喜陽光,稍耐半陰,耐旱怕澇,適合栽植在富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壤中。如果要使臘梅多開花,選擇的花盆要大底深,並且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培養土。臘梅還是喜肥的,在春季適合施肥促進植株的長葉,給臘梅施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氮肥只要適量就行,這樣施肥可使臘梅花大、花多、味濃。

臘梅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但是卻忌積水,如果澆水過多,盆土會過於潮濕,植株會生長不良。,在花期的話會容易落花;如果盆土過干也不利植株生長,花會即稀少又不整齊,因此盆土要保持微濕潤的狀態為好。夏季天氣炎熱不可缺水,在生長旺季澆水也要多些,生長停滯期要控制澆水量停止施肥。

臘梅落花後應該怎麼管理

臘梅在花謝後要重新修剪,促使臘梅多發側枝,多開花。等花朵凋謝時應該儘早將殘花摘除,這樣可以盡量減少養分的消耗,這樣會利於來年開花繁茂。繁殖臘梅有播種、嫁接、分株、扦插等方法,但是用得最多的是嫁接法,因為嫁接可以培育雨量品種。而嫁接又分為切接和腹接。

切接法是臘梅嫁接常用的方法,切接的成活率的高低,關鍵在於掌握適宜的嫁接時間。當臘梅葉芽膨大到麥粒大小時切接時最容易成活的,如果葉芽萌發的太大切接後的成活率很低。切接方法一般的的花木切接相同。

腹接法:腹接時間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最適合,如果時間太早,接穗幼嫩影響成活;如果腹接時間太晚雖然能夠成活,但是不利於越冬。為了促使接穗萌發,當砧木上萌發萌芽時要及時地抹除,以利接穗的健壯生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植物花園 的精彩文章:

多肉植物砍頭後就是這樣扦插的
好看又好養,家庭養護它輕鬆可以爆盆

TAG:多肉植物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