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天價1億!和田玉拍賣記錄再被刷新!

天價1億!和田玉拍賣記錄再被刷新!

本文來源於 御翡梵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中國人離不開石頭,愛各種奇石,賞石,靈石.....但,你能想像的到嗎?一塊「長相嶙峋」的石頭,竟然被拍出1億多的天價!再次刷新和田玉拍賣的一次記錄。

據說這是宋金時期的一塊御制玉擺件,顏色不白,應屬青玉或者青白玉籽料(有色差)。 一億的天價除卻它自身的歷史價值,還有這件擺件的雕刻造型——太湖石!

「古之達人,皆有所嗜」,比如陶淵明好酒、林逋愛梅、嵇康喜琴,不過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賞石、愛石的傳統久不斷絕。而最受文人雅士推崇的雅石,當屬太湖石。說到底,太湖石能夠受到青睞,只不過是因為,它更好的表達出了中國文人骨子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玉雕師們通過玉石來表現對它的喜愛,雕刻後擺放在書房案頭,配以一盞清茶,其文雅靜謐之氣自現;亦可把玩於手,感受玉質的溫潤與太湖石的漏瘦,江山河川、悠悠時光皆在方寸間,豈不快哉!

在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里,製作太湖石原料是非常差的,到處都是毛病與穿僵。

有那麼多毛病的材料真的可以做出一件完美的太湖石嗎?

市場上那麼多的作品,比如說:一件立體的人物或一件爐瓶、山子、動物等,成品之前的原料一定都是有很多的礓與裂嗎?挖除掉的材料處都是難以接受的材料嗎?為了取一個合適的完美造型所切下來的料都是不好的嗎?

結論很簡單:那就是未必 ! 所以,一款通靈麗質的太湖石製作起來是比較冒風險也很有爭議性。

也有很多人認為:做一件太湖石的作品是比較容易的!就是給一塊玉打上各樣的洞罷了。

玉雕太湖石上的「洞」乃是它的「眼」。「眼」沒有開好,如同一個瞎子,這也是很多玉雕太湖石為什麼毫無靈性,如同一塊的「爛生薑」,單板如「石」。

玉雕太湖石,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這就很難!如此,工和意——對於玉雕「太湖石」來說,尤為關鍵!

精心琢制而成的湖石玉雕,造型奇巧,宛若天成,面面均堪觀賞,一孔一洞,透風通月,疏懷暢心……

「石不能言最可人」,玉石與太湖石都是蒼茫大地的時空見證者,但它們之間又有著不同地域、不同成分的區別。

滄桑感十足的太湖石硬度較低,細密無浸潤感,石膚薄而滑古樸、凝重深沉,超凡脫俗,令人賞心悅目。玉石則不同,它硬度高,細密且浸溫潤感,石膚厚重且古樸、凝重通透,超凡雅緻,令人敬畏且親近。

太湖石的選擇標準在形狀、色澤、質地、紋理、聲響。用玉來表達出天然太湖石的石韻就得在形狀上大下功夫,造型是石頭韻味的基礎。

且玉的色類比較單一,沒有天然太湖石所擁有的斑斑水紋自然過渡的視覺對比之美,所以拿玉製作的太湖石表現方式與自然太湖石是有所不同的。在製作過程中就得小心謹慎,盡量避免尖銳的觸點和刀鋒般的鋒利之態。

自然太湖石僅僅詮釋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難以完美;而玉雕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只需雕刻的時候狠得下心......

玉雕本就是揪心的加減法,加的是知識和經驗,減的是多餘和贅筆,以減法之道,還玉石之靈。

孔洞纏聯,是其基本模樣,須鏤空鏤雕,挖空料子,甚至去掉一大半,方能成器!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透過千奇古怪的玉雕賞石作品,可以靜靜的參悟其性能通靈麗質天生,既堅且固,不彎不浮,既潔且靜,是其質頑的人之品性。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入窯純一色,出窯變萬彩 這個瓷,我「碰」定了!
奶茶碗也要鑲108顆紅寶石?這波操作太壕了!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