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亂了!他在美國治痛風,美國醫生的做法顛覆了所有概念……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作者講述了自己在美國治療痛風的經歷,據稱「顛覆了全部中國概念」。本以為這篇文章會講述一種全新的痛風治療方案,看下來之後覺得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按照作者的描述,他的美國醫生一開始就讓他每天吃400毫克的別嘌醇片,一周後減到每天300毫克,一個月後再減到200毫克,等癥狀消失後再減到100毫克。如果這個美國醫生真是這麼用藥的,他不僅顛覆的了中國概念,連美國概念也一起顛覆了。
按照美國風濕協會現行的《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指南》規定,別嘌醇的用法是這樣的:起始劑量:每天50-100毫克;此後可逐漸增加劑量,直到每天800毫克或者達到治療目標為止;特別警示:一旦出現皮疹立刻停葯(Allopurinol: Start at 50–100 mg daily; up titrate to 800 mg or comfort level to achieve goal ;Careful monitoring: stop at first sign of rash.)。這與中國指南提出的別嘌醇用法,原則是一致的:在密切關注別嘌醇片副作用的同時,採用劑量滴定(titrate)的方式逐漸加量,摸索出每位患者的最佳用藥劑量。
所謂劑量滴定(titrate),意思就是從最小安全劑量開始,逐漸增加用藥劑量,直到找到對某位患者即安全又有效的用藥方式。為什麼要用劑量滴定的方式服用別嘌醇片呢?原因就在於別嘌醇片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副作用,比較嚴重的有以下兩個:
1、過敏反應,出現皮疹是較輕的,也是過敏反應較為常見的一種癥狀;一旦出現急性過敏反應(超敏反應),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2、痛風急性發作,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大劑量的降尿酸藥物,患者體內的尿酸濃度降得幅度過大,會造成關節腔中的尿酸鹽結晶未溶解就脫落下來,刺激關節組織而誘發痛風的急性發作。
回到前面的「故事」,這位美國醫生對別嘌醇片的用法,顯然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還真是一種「顛覆」。但這種「顛覆」不僅不符合「中國概念」,也不符合「美國概念」,也許是這位美國醫生自己治療痛風的一種心得吧。
但願他能說出這種用藥方法背後的依據是什麼?同樣是美國風濕協會現行的《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指南》,在它的前言裡面有這麼一段話,也許能夠說明問題:儘管對痛風的了解已經非常深入了,也有成熟可行的治療手段,但大家對這種病的管理總是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對患者的評估不充分、對傳統藥物和創新藥物使用的不規範、患者的依從性差等……(Although gout is a well-understood condition and good therapeutic options are available, it tends to be poorly managed, with insufficient patient evaluation, inappropriate use of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cations, and low patient adherence…)。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如基礎病理的分析);任何疾病的治療方法,都是有規範的(如診療指南);任何藥物的使用,也是有標準可循的(如藥品說明書)等。沒有充分的依據(如臨床試驗研究),擅自改變一種疾病的療法或者一種藥物的用法,如果事先沒有得到患者的同意,在道德上和法律上都是有風險的。這位美國醫生應該也知道這個道理吧!
※如果連續夸人50天,會怎麼樣?神奇的變化堪比「整容」
※想要長壽,這4種容易「折壽」的心態不能有,越早改掉越好
TAG:葯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