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十配,治療疑難病證有殊功
導讀:黃芪為補藥之長,而其功效又因各種不同的配伍情況而有不同的發揮。本文作者根據數十年來學習前人經驗,並結合自己臨床,將運用黃芪之心得,歸納為十配,希望臨床醫生治療疑難雜症中,有所裨益。
黃芪十配
作者/承忠委、馬繼松、彭紹榮
黃芪首見於《神農本草經》,稱戴糝,被列為上品,謂其:「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後世通過臨證,發覺其可補氣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藥性溫和,可主治各科虛勞之疾,為補藥之長,故改名之。
王好古《湯液本草》言:「治氣虛盜汗並自汗,即皮表之葯……,又治咯血,柔脾胃,是謂中州葯也。……又補腎臟元氣,為里葯。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葯。」
然這些不同功效的發揮,取決於不同的配伍所致。筆者根據數十年來學習前人經驗,並結合自己臨床,現將運用黃芪之心得,歸納為十配,供同道參酌,希冀能對急性病、疑難證的治療,有所裨益。
一、配龜板升提益陰固崩漏
朱丹溪言龜板:「補陰、主陰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續筋骨,治勞倦,四肢無力。「而前賢最善用龜板者,莫出於葉桂、吳瑭二氏。
葉氏治婦科病重視奇經理論,對久病纏綿,營血虛虧或漏下不止之患女,認為「精血皆有情,以草木無情之物為補益,聲氣必不相應」,強調當投血肉有情之品,取其汁滋味厚,性沉力峻,直達下焦、填補奇經,每用龜板、阿膠、鱉甲膠以獲顯效。
吳瑭則更在《溫病條辨》中宗「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之論,創十數首含龜板之名方,廣泛用治肝腎、任脈虧損之內、婦、兒科疾病,其中有與滋陰葯相合的三甲復脈湯,亦有與峻補元氣之人蔘相合的復享丹、專翕大生膏、通補奇經丸方天根月窟膏方等,然竟無一首與黃芪相合。
筆者通過臨證,並根據王清任用「古開骨散(當歸ー兩、龜板八錢、川芎五錢、血餘炭一團)治難產,重加生黃芪四兩,不過一時胎即下」,故在人蔘價昂之今日,吳瑭所創人參與龜板相合之方,大都可易以黃芪。
遂常將兩葯配伍,治婦科氣虛腎虧之崩漏、帶下、難產、小兒五遲五軟及內傷雜證中的脫肛,足跟痛,腰酸膝軟難以久立等病。
但因龜板過於滋膩,且味咸腥臭;黃芪甘滿壅中,土虛納呆或須久服者,常摻入一些芳化流動之品。
【例】
范某,女,30歲。1963年2月17日初診。因患肺結核而素弱,月汛一直超前量多,半月前因赴酒宴,遂經來如崩,服涼血止血中藥,轉成淋漓漏下。
邀余診時,面蒼白,耳鳴眩暈,心煩氣短,形瘦神疲,潮熱盜汗,口乾便燥,寐難夢多,足膝疼熱。
所下經血色紫挾小塊,小腹如陣痛即湧出頗多。舌色淡紅、邊略有瘀點、苔少,脈細數。此乃陰血驟脫於先,氣亦難攝於後。且兼挾瘀滯,施治不易,當遵朱南山,急用龜板補任脈之血,合黃芪以率血行,血若歸經,其漏自止。
藥用:生黃芪、制龜板各30克,生地、白芍各20克,麥冬、地榆各15克,當歸、血餘炭、炒知柏各10克。3劑,漏漸止,但胃納減。
去麥冬、減知柏為7克加香附10克,綠梅花7克,焦楂10克,又3劑,漏停它證亦減。
慮其失血過多,予人蔘養榮湯去川芎、肉桂,加龜板、香附、地榆各10克,續服7劑而愈。
二、配山藥益氣滋陰消血糖
名家施今墨認為黃芪甘溫,入手足太陰氣分,補氣止消渴;山藥甘平,最補肺脾腎之陰津。一陽一陰,可降低血糖減少尿糖。
日本也曾以防己黃芪湯治癒老嫗尿頻尿多之證。均取黃芪「止渴……益氣,利陰氣」之功(《別錄》),施老門人祝諶予,更在二葯相合基礎上,配入它葯,創製了治各型消渴病的有效成方。
現代藥理證實二葯合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強對疾病抵抗力。故不僅能降血糖、消尿糖,還可用黃芪復方(生黃芪、山藥、白朮、陳皮、生地、茯苓)預防感冒(《古今藥方縱橫》283頁),對其它病出現氣陰雙虛癥狀時,亦可合用之。
對脾陰虛證,二葯重用共投,仿慎柔養真湯(由四君子湯加黃芪、山藥、白芍、蓮子、麥冬、五味子)用藥極妙。
【例】
洪某,女,45歲。1977年10月初診。患消渴證已3年余,曾服優降糖等少效,近尤劇,形體隨尿量日增而消瘦亦顯,遂轉予診。察其面?少榮,神萎眩暈,心悸短氣,消谷善飢,渴飲溲多,舌淡紅少苔,脈細數。
尿糖( ),血糖340mg/dl,顯系陰虛陽亢,氣弱腎虧。
藥用:黃芪、山藥各30克,生地、麥冬各20克,花粉、知母、葛根、枸杞、女貞子各15克,五味子、山萸肉各7克。5劑見輕,「三多」減半,堅持服藥48劑,諸症盡失,宛如常人。
檢査:尿糖、血糖均轉陰性。
三、配防風扶正解表止自汗
防風為祛風勝濕,疏表發汗之要葯,東垣贊其為:「風葯中潤劑。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得行。」並強調:「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丹溪受東垣之啟迪,將黃芪三倍於防風、白朮,組成玉屏風散,使補中有疏,散中寓補,相惡相成,用治氣虛肌表不固之自汗。
《唐書》載許胤宗治柳太后病風,以黃芪、防風共煮數十斛,於床下蒸之,使藥力由腠理透入,一周而瘥(見《本草思辨錄》),此亦可看作玉屏風散之變法。
王清任取四兩生黃芪、一錢防風,組成黃芪防風湯,認為「治脫肛,不論十年八年,皆有奇效。」
筆者臨證中還發現,以一兩生黃芪配三錢防風組成藥對,摻入活血化濕葯,治風濕乘衛陽之虛,客於肌腠關節導致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性皮肌炎取效較佳。
若仿王清任黃芪赤風湯(生黃芪二兩、赤芍、防風各一錢)加味,並沖送精製馬錢子粉治外傷或濕熱挾痰阻絡的痿蹩,亦有一定療效。
【例】
方某,男,63歲。1953年3月初診;年過花甲後,漸覺畏寒神疲,常易感冒。近因天氣乍暖還寒,又為外邪所觸。惡風發熱(T38.6C),汗出淋漓,5日未解。伴見面色萎黃,形弱氣短,咳嗽痰多,骨節酸楚,納獃頭痛,二便欠澀,舌淡苔白,脈浮虛滑。
此衛陽失固表之職,汗液因氣虛而外泄也。
藥用:生黃芪15克,茯苓、杏仁、白朮、白芍各9克,防風、白芷、陳皮、姜夏、桂枝、炒枯芩、炙甘草各6克,生薑3片,蔥白3根。葯僅2劑,熱退汗止。原方服入3帖,諸證皆平。
四、配防己除濕退腫療風水
黃芪可強心利尿,防己直泄小便,張仲景將二葯相伍,創防己黃芪湯,為治風水要方,重在祛頭面四肢水腫,開二葯同用之先河。
周岩評黃芪曰:「內經以三焦為水道,膀胱為水府,黃芪從下焦直升至肺,鼓其陽氣,疏其壅滯,肺得以通調水道,陰氣大利(意指小便暢行),此實黃芪之長技」。
筆者受其啟迪,並結合黃芪可消尿蛋白之新論,不僅對因觸外邪由頭面始腫的陽水將二葯配用,即因內傷而腰以下先腫之陰水,亦將二葯合投。在臨證中還觀察到,如略參入理氣葯,諸如腹皮、檳榔等,使氣行則濕行,效尤佳。
對氣虛濕盛所致下肢痿痹亦可將二葯合活血祛濕,通絡定痛之品共用。它如心臟性水腫,下腔靜脈迴流障礙者,重用二葯,同時參入活血利濕藥物,如地龍、葶藶子、澤蘭等,效果尚稱滿意。
【例】
蘇某,男,17歲。1962年4月初診。近半月來四肢、頭面盡浮,按之沒指,下肢尤甚,面色?白,心悸短氣,汗出惡風,身重腰痛,小溲不利,腹滿便干,舌淡胖苔白膩,脈沉。
尿檢:蛋白( ),白血球( ),紅血球( ),透明管型( ),顆粒管型( )。西醫確診為急性腎小球腎炎。此因外觸之風邪與內里之濕滯,乘脾虛氣弱搏擊於肌表,成風水重證。
急予薏苡仁米30克,生黃芪、茯苓皮各18克,防己、白朮、澤瀉、大腹皮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生薑3片。5劑腫消過半,續服10劑,腫盡退。方略損益,連服月余,諸證皆平,體力亦復。
尿檢:蛋白( ),白血球(0~2),紅血球(0~1),管型消失。
五、配赭石燮理氣機、降血壓
黃芪為昇陽之要葯,赭石乃降逆之神劑。有學者報道,輕用黃芪10~15克,再配其它補氣葯,有明顯升壓作用;若黃芪重用一兩以上,並配代赭石,或生石膏,則降壓極速(藥理實驗證明,黃芪靜注能降壓,並同時使外周血力相應下降)。
在這裡黃芪表現了極顯著的雙向調節作用。近賢張錫純即將大劑黃芪合山萸肉、桔梗,升提元氣之下陷;又復將黃芪合赭石、?蟲,組成起痿湯等,治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後遺證。
筆者對黃芪、赭石相合,升清降濁,爕理氣機之功有所心得,臨證不僅同用以降壓,治眩暈,還引伸治脾虛清氣難升,濁陰反上僭欲作嘔惡之證,甚至用此法配合西藥搶救一例尿中毒致嘔惡不納的垂危患者。
【例】
胡某,男,61歲。1964年8月初診。喜愛杯中之物,致高血壓近10載,雖經中西醫疊治,症情仍時有起伏,近因醉酒兼郁怒而加劇。
診見面色如醉,耳鳴如潮,頭暈目眩,欲仆難支,胸滿脅痛,咽燥口乾,嘔惡汗多,氣短心悸,舌黯紅,苔黃白相兼,脈弦。血壓29.3/16.0kPa(220/120mg)。
此陰虧氣弱於下,肝陽夾痰濁逆攻於上,將有肝風內動之危。
藥用:生赭石30克,生黃芪、生地黃、生白芍、生牡蠣各20克,川牛膝、明天麻、鉤藤、枳椇子各15克,膽南星、廣鬱金、川楝子各10克。
連服18劑,血壓降至18.7/12.0kPa(140/90mmHg)(時血壓在21.3/12.0kPa,160/90 mmHg上下波動),它症亦穩定。
後以7劑量為丸,連服一月,并力勸戒酒。追訪5年,未見大發,1970年因食道癌去世。
六、配枳殼升提固脫治狐疝
黃芪為補氣升提首選之品,枳殼為下氣降逆重要之味。因其功效及作用於人體之部位大相徑庭,故前賢除張璐取枳殼、防風各一兩,黃芪二兩,共末製成三奇散,宗「逆流挽舟法」用治氣痢下重外,將二葯相合的名方不多。
然現代藥理研究枳殼有強心利尿、升壓、增強平滑肌興奮性,使胃腸蠕動規律化等作用,可治「咳嗽、水腫、便秘,子宮下垂及脫肛」(《現代實用中藥》)。
故筆者遂將黃芪與枳殼相合,治多種因氣陷導致的臟器脫垂。體會到黃芪用量五倍於枳殼時,效最佳,不僅較單用黃芪升提之力大,且無過升耗陰之弊。
【例】
陳某,男,35歲。1967年9月初診。患右側狐疝10餘年,出沒不定,勞冷易發。近因勞累,飲冷太過又大發。刻診:少腹墜痛,牽引右側睾丸,致曲腰按腹,行動維艱。伴見頭汗如淋,面?懶言,舌淡苔白厚,脈沉弦。
平卧較久,疝氣始能入腹。證系氣虛之體,復為寒侵,致厥陰肝脈失疏,不通則成疝墜而痛。治當亟投疏肝散寒、行滯升提之品。
藥用:炙黃芪30克,枳殼、烏葯、青皮、小茴、橘核、川楝子各9克,木香、柴胡、吳茱萸各6克。水煎3劑,葯後痛止,繼服7帖而愈。隨訪多年,未見大發。
七、配當歸補氣生血,退虛熱
黃芪如五倍量於當歸,二葯遂組成李杲的當歸補血湯,可補氣生血,治大脫血後或內傷勞倦太過,致陰血虧而陽氣亦欲散亡之證。
此時常現肌膚燥熱,面紅目赤,煩渴欲飲等癥狀,與陽明經氣分壯熱的白虎湯證頗相類,但脈雖大卻按之無力。若誤投白虎必死,故重用黃芪峻補脾肺之氣,使「變化而赤」,資生血之源;配少量當歸養血和營,並引氣葯直入血脈,促陽生陰長。
即吳鶴皋所謂:「血實則身涼,血虛則身熱。……當歸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養血,黃芪則味甘補氣者也。今黃芪多數倍而補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故也」。
另兩葯亦常可配入一般的補益劑中,收氣血互生,益元活化之妙,作為治再障、或氣虛導致全血下降的基礎方,可明顯緩解癥狀。氣虛月經過多或崩漏,可用歸身或炒當歸合黃芪取效,骨傷科病二葯亦常合用。
張某,女,38歲。1958年5月20日初診。經期因負重致崩不止已兩旬余,西醫用止血針、片劑未效。
診見:形瘦面紅,肌膚炕熱,煩渴欲飲,寐難便秘,小腹隱痛,血色紫黯夾小塊,舌紅苔少,脈洪大,似同白虎湯之陽明氣分證,然前醫用清熱涼血,證反加劇,再重按其脈,狀類遊絲,詳詢還有氣短心悸,耳鳴眩暈等症,審諦覃思,此乃血虛陽浮之假象,不可作實證治,只宜急補元氣,以攝亡散之陰血。
藥用:黃芪30克,党參、白朮、桂枝、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懷牛膝各9克,艾葉6克。3劑漏止,10劑痊瘥。
八、配白芷托毒排膿散瘡瘍
唐《日華子本草》早即指出白芷可治:「乳痛、發背、瘰癧、腸風、痔瘺、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而《藥性》又盛讚「補虛弱,排瘡膿,莫若黃芪,」故兩葯相合,對氣虛血弱之人患瘡瘍,膿如稀水,久不收口者,可扶正托邪,,排膿生肌。
如《證治準繩?幼科》「治痘瘡里虛,托里十補散「《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治浸腦疽,氣血兩虛,將潰之時,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者,托里透膿湯」。
現代研究,黃芪可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血管,改善血循,使久壞之肌細胞恢復活力。故筆者不僅將二葯合五味消毒飲等治急性瘡瘍;還將其合養血排膿之當歸、芍藥、炮甲、天丁等治療慢性潰瘍癰疽。
【例】
奚某,男,15歲。1986年6月初診。每至夏季頭身即發癤瘡腫毒已三載,今年因天熱而複發加劇,每發則注射青黴素,由於逐漸產生耐藥性而失效。
刻診:頭面上肢胸腹遍發癤腫,紅腫焮痛,此起彼伏,腫潰參差,伴見汗出惡風,氣短神萎,面?無華,舌紅苔薄微黃,脈細數。
證系熱毒乘氣虛侵襲皮毛而發病。
藥用:生黃芪20克,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敗醬草各15克,白芷、赤芍、貝母、甘草各10克。
3劑癤腫消其大半,焮痛亦輕,已潰者膿排較暢,並漸收口,續服10劑而愈。
九、配桃紅益氣活血起偏癱
《丹溪心法》日:「氣血沖和,則百病不生,一有怫鬱,則諸病生焉。」故王清任極喜將走而不守,峻補元氣的黃芪與活血化瘀葯桃仁、細花相配,以治氣虛瘀阻導致的半身不遂和癱痿。
他強調「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這種補氣活血,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之治法予後世極大啟迪。筆者不僅遵其旨,將三葯合用起偏癱,治痿痹,且引伸治氣虛血瘀引起多種心血管疾患,婦產科的月經過多、崩漏、閉經、或不可避免之流產及各種良、惡性腫瘤之明顯氣虛患者。
周某,男,59歲。1976年10月16日初診。患者血壓素高,1個月前因中風後遺半身不遂。西醫診為腦血栓。但疊治效不顯,故爾求治於余。
診見面色萎黃,氣短神恍,舌謇難言,口角流涎,右側肢體不用,舌黯邊多瘀點,苔厚,脈弦細。證系氣虛血滯,瘀阻脈絡所致之偏癱。
藥用:生黃芪50克,桃仁、丹參、川牛膝各15克,紅花、地龍、當歸尾、赤白芍、路路通、刺蒺藜、土鱉蟲各10克,川蜈蚣三條(研吞)。
葯服7劑,神志略清,舌謇、口角流涎好轉,右下肢稍有知覺。續服7劑,下肢已能活動,但不可隨意自主。原方損益,又連服半月,已能扶杖跛行。
以十劑藥量成蜜丸,服後腿行頗穩,上肢亦可隨意運動。又服一劑,漸趨正常。
十、配桂枝、芍藥,養血補肝調營衛
桂枝辛溫色赤,輕揚達表,為氣中血葯;芍藥微寒酸澀,柔肝益脾,為血中氣葯。二葯相合,為調營衛、和陰陽之聖品。若與黃芪配用,則可養血補肝調營衛,實即黃芪建中之法也。
此法臨證極有實用價值,辨證擴充可治內、外、婦、兒各科多種病證。筆者在治療慢性胃、肝、膽囊等炎症、消化道潰瘍、神經官能症、子官功能性出血、更年期綜合征及不明原因的發熱,虛體反覆感冒等疾患的病程中,只要一旦出現肝氣虛弱不能條達或營衛不和之病機,均將三葯共投以治,均獲較好療效。
【例】
黃某,女,50歲。1985年3月8日初診。不明原因之腹痛已數載,經常突然發作,並隨情緒好壞而減增。近操勞太過,疼又加劇,曾用西藥效果欠佳,遂邀余診治。
診見腹中脹痛,右脅、臍周亦有拘緊牽拉感,煩悶急躁,自汗肢涼,心悸氣短,納差便溏,舌淡黯苔白,脈弦。此系木強侮土,使脾胃之虛氣散逆,為脹為痛也。
治擬柔肝疏木,補益中土。
藥用:炙黃芪、炒白芍各15克,桂枝、白朮、延胡索、炒川楝各10克,青陳皮、柴胡、甘草各6克,生薑3片,大棗3枚。
3劑痛減,7劑痊癒。後以5劑量為散,每用15克布包煎,日服3次。隨訪3年內未見反覆。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糖尿病患者口渴難頂,咋辦?專家提醒:善用藥不如巧補氣!
※銀屑病除了用藥,不可忽視的穿衣調護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