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民日報:葯價怎麼了

人民日報:葯價怎麼了

「貴!」這是感冒了幾天的小程對葯價最為直觀的感受。「一盒葯就要好幾十元,一般要開好幾盒,同時還要開很多種,這次感冒光買葯就花掉將近1000元。」小程說。現在小程還沒有好利索,後續可能還要繼續買葯。

感受到葯價貴的並不只有小程,在記者採訪中,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葯價上漲的瘋狂。小楊前幾天腸胃不舒服,就去藥店買了兩盒腸炎寧,結果花了近100元。他說:「我是真沒想到現在葯這麼貴,兩盒就將近100元。」

頭疼腦熱、感冒中暑、胃疼腹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一些小病,去藥店買葯必不可少。從2018年以來,許多常備藥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少則漲了幾倍,多則漲了十幾倍,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病不起」。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越來越貴的葯

自2018年以來,許多家庭常備藥品以及一些常見低價葯都出現了漲價。比如某品牌的感冒靈,在北京過去購買只需要不到10元,而現在價格已經穩定在18元左右,北京的部分地區甚至都超過了20元。

還有小兒感冒顆粒、川貝枇杷糖漿、六味地黃丸等許多藥品都在漲價,夏天防暑必備的藿香正氣液也是如此。太極藿香正氣液過去的價格是在15元左右,而2018年一度漲到23元左右,而現在在藥店的價格已經上漲到28元左右。

2018年11月,太極集團對外發布《關於藿香正氣口服液調價的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同時,將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終端零售價進行調整。

提價的不只是太極集團,經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的東阿阿膠也在不斷地漲價中。從2015年開始,東阿阿膠的價格每年都在上漲。2018年12月21日,東阿阿膠對外發布公告稱,自當天起,公司的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出廠價上調6%。至此,東阿阿膠在市場上的零售價已經逼近了6000元/公斤。

擁有眾多產品的甘肅蘭州佛慈製藥也在2018年對外發布公告,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情況,決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對濃縮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膠劑、顆粒劑、片劑等多種劑型的100多個產品進行全線提價。

從政府發布的藥品採購公告中也可以看出藥品漲價的端倪。2018年8月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的「上海市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價藥品掛網採購未公布藥品情況說明」中,蘭州佛慈製藥有6個產品:板藍根顆粒、保和丸、健脾丸、龍膽瀉肝丸、香砂養胃丸、天王補心丸未能進行掛網採購,而原因是一致的:漲幅過大。

除此之外,像山西汾河製藥、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等30餘個常用藥也都被認為漲幅過大,這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詳的藥品:六味地黃丸、鹽酸二甲雙胍片、複合維生素B片等。

安徽省蕪湖市藥品醫用耗材管理中心在2018年底的一則藥品調價公告中顯示,雲南白藥膠囊、雲南白藥氣霧劑也面臨調價。雲南白藥膠囊從32元/盒調整為39.8元/盒,雲南白藥氣霧劑從27.3元/盒調整為41.6元/盒。

而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不僅是藥品變得越來越貴,很多藥品還產生了斷供的現象。作為心臟急救的硝酸甘油,過去100片只需要4元,而現在需要60元左右,並且還買不上。在很多藥店,硝酸甘油已經出現了斷供的現象。為了買一瓶,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跑好幾家藥店。

藥品越來越貴,這句話在採訪中成為被採訪者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也有人認為,漲價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某藥店採訪時,該店銷售員就表示,整體的物價都在上漲,並不只是藥品。「拿藥店說吧,僱人成本在上漲,房租水電都在上漲,藥店要生存,那藥品價格就會上漲,這是很正常的。」銷售員說。

成本上升推動價格上漲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常備葯價格上漲如此之快?

成本上升是最為主要的原因。這也是多家製藥企業在其產品調價公告中提到頻次最多的原因。這其中包含了多種成本。

原料葯價格上漲就是其中之一。在漲價的藥品中很多為中成藥,其原料主要來源於中藥材。「中藥是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那如果出現中藥材歉收,那就可能導致使用該藥材的藥品出現漲價。」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比如在太極藿香正氣液的調價公告中就指出,其原料蒼朮不斷漲價,從而導致生產成本上升,所以價格相應上漲。

但是,總體而言,據國內多家媒體報道,在2018年,中藥材的價格其實是在不斷地下跌,有的藥品跌幅超過三成。

但對於化葯製劑來說,原料葯的生產壟斷會對其藥品價格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據了解,在中國一家原料葯企業最多對應169家製劑企業。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副局長李青曾介紹,中國1500種化學原料葯中,50種原料葯僅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葯僅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葯僅3家可以生產。

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一旦原料葯生產廠家提高供應價格,那相應的製劑企業就需要提高價格來應對原料漲價。這其中也可能因為原料葯價格上漲過快而導致製劑企業停止生產,從而市場出現藥品斷供。

新版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葯企在2015年底之前就完成認證,這對葯企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標準。一些過去能夠生產藥品的企業因為新的GMP實施,就會失去生產藥品的資格。而滿足條件的企業在廠房、車間等各個方面也進行了較大的投入和改造。

北京大學藥學院葯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主任史錄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藥品的生產和經營要分別符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和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都要滿足一定硬體、軟體和人員的條件,因此藥品生產和經營條件的提高也會帶來成本上升,導致藥品價格上升。

環保要求的提高也是影響藥品價格的重要因素。生活在藥廠周邊的居民應該深有體會,氣味難聞、污水排放等都是葯企的固有印象。隨著國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葯企需要不斷升級設備,減少污染排放。

而一些無力負擔設備改造的葯企,則面臨著關停並轉的局面。對此,朱恆鵬表示,生產企業在減少,生產的條件和成本在上升,那就導致市場競爭減少,價格也就自然而然地提起來。

北京某葯企負責人也表示,受到環保以及工藝改造等因素影響,一些原料葯生產企業的關停外遷現象較為頻繁。這使得國內原料葯生產企業的兼并重組日益頻繁,個別企業因此取得了對某些原料葯生產的壟斷地位,並藉機提價。

多種手段綜合治理

某些藥品漲價過快,出現斷供,事實上已經對公眾日常用藥產生了影響。那對葯價的治理就勢在必行,但應該如何治理呢?

「市場」是史錄文在接受採訪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藥品本身就是商品,它的價格就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史錄文表示,藥品在市場上缺少了,那帶來的就是價格的上漲。葯企在制售過程中也會不斷地追求利潤最大化,這是市場行為。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雖然某些廠家的藥品出現漲價,但是這些藥品的替代產品卻沒有出現過快漲價,這也為使用該種藥品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因此,市場的事情就應該由市場來解決。史錄文建議,政府應該及時和市場進行溝通,在監測到某些藥品出現價格波動時,要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市場,相關葯企自然會做出反應。同時政府應該做好服務,在審批、流通上儘可能為企業提供良好服務,讓企業能夠對市場變化做出最快反應。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首批的「4 7」帶量採購試點也如期開展,逐步推行到更多的城市和省份,國家在穩定葯價,推進醫療改革上做出了有益嘗試。

今年4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保障基本藥物、急(搶)救等藥品供應。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對臨床必需、易短缺、替代性差等藥品,採取強化儲備、統一採購或定點生產等方式保供,防止急需、常用藥品不合理漲價。

伴隨著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醫保在個人就醫上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於個人來說,80%甚至更多的醫療費用都是在公立醫院產生,而醫療費用中藥品又佔了很大比例。為此,史錄文建議,要發揮醫保在控制藥品費用上的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史錄文表示,要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建立健全醫保總額預付機制,對臨床用藥的管理以及醫保支付標準體系建設等。「這些手段一定要綜合運用,共同管理,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史錄文說。

「互聯網 醫療健康」為醫療服務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2018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對於這一點,朱恆鵬希望這項政策能夠儘快落地,「同時還可以把電子處方的支付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處方共享之後,一些互聯網企業將會在藥品零售上產生更大的影響,從而來降低葯價」。

史錄文希望,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醫療費用上,而不是只關注葯價。醫療費用包括診療、檢查以及藥品等一系列費用。「如果出現在某種疾病上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那就需要警惕,需要採取手段干預。這樣才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嬰幼兒腦室-腹腔分流術失敗原因探討2:梗阻篇
「嗓子疼」差點喪命!警惕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