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背叛丁原新解:看似見錢眼開,實則身不由己

呂布背叛丁原新解:看似見錢眼開,實則身不由己

說起呂布,不少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他「三姓家奴」之名。丁原、董卓的下場,也讓呂布義父成為了三國最高危的「職業」。董卓倒是還好,他落得最後那樣的結局,畢竟是他本人自作自受而已;但反觀丁原,他卻有些著實冤枉了。因為呂布殺死丁原的動機,實在叫人費解。

對此,《三國演義》給出的解釋是——董卓用大筆財帛加上一匹赤兔馬,這才收買了呂布,從而造成了丁原的死亡。這個解釋看似合理,恰好符合呂布背信棄義的性格。但仔細推敲起來,卻又站不住跟腳。因為遍觀史書來看,呂布雖然為人有些反覆了些,但他絕非是一個貪財之人。《三國志?董卓傳》中,也只提到了呂布為董卓所誘,故而殺死了丁原。那麼董卓給呂布開出的條件,又是什麼呢?不妨來看一下他們三人之間存在的利益糾葛。

丁原——并州集團名義上的領袖

丁原出身貧寒,但作戰勇猛,倒也是一個難得的良將。在前任刺史張懿被胡人殺死之後,丁原便被朝廷調往了并州做新的刺史。但問題便在於,丁原在來到并州之前,這裡便已經有組織起來的小規模軍隊了。而呂布正是并州本土集團的代表人物,「以驍武給并州」。除此之外,作戰勇猛的張遼、張楊等人,亦是和呂布站在同一陣線上的武將。

從丁原行事來看,他也倒有幾分手段——他在來到并州不久之後,便迅速拉攏到了呂布作為自己的親信。據《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作為并州本土勢力的代表,呂布想要獲得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必然要向丁原靠攏。作為交換,呂布成為了地位僅次於丁原的主薄,而丁原也依靠并州本土勢力的力量,成功肅清了并州內患。

董卓——頗有手段和城府的梟雄

不久之後,洛陽城內的形勢發生了驚天變化。漢靈帝駕崩、何進被殺、宦官勢力被拔除、西涼董卓和并州丁原帶軍進入洛陽。在這一系列的變局之中,董卓的手段無疑是極為高明的。那麼問題來了,董卓是如何掌握局勢的?不難發現,董卓在進入洛陽以後,他的舉動確實是一環扣著一環。

據《九州春秋》記載,董卓在剛來到洛陽之時,其實不過只帶了三千步騎。為了給城中百官早場壓力,董卓便想出了一個高明的計策: 「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復入至洛中』。」這樣一來,洛陽城中的百官都以為董卓帶領了很多士兵入京,於是不敢輕舉妄動。

而董卓進京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以迅速收復了何進之弟何苗的部曲,再次壯大了自己的力量。緊接著,董卓又及時找回了流落到民間的少帝,因而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讚許。除此之外,董卓還在第一時間內拜訪了名士蔡邕,並得到了他的效命,進一步籠絡到了不少朝臣。但是當董卓提出廢立少帝的想法之時,袁紹以及丁原等人,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呂布——拋棄丁原只為更進一步

鮮為人知的是,袁紹、丁原、董卓原本應該是同一個陣營中的人。董卓、丁原兩人極有可能是受到袁紹指使,這才率軍進入洛陽的。據《三國志?公孫瓚傳》注引《典略》記載,當公孫瓚與袁紹交戰之時,他曾在討袁檄文中這樣寫道:「(袁紹)昔為司隸校尉,會值國家喪禍之際,太后承攝,何氏輔政,紹專為邪媚,不能舉直,至令丁原焚燒孟津,招來董卓,造為亂根,紹罪一也。」

袁紹這一手驅狼吞虎之策,其實倒也是挺高明。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董卓自己的野心竟然有這麼大,竟然想著要獨霸朝綱。袁紹在進行過激烈抗議後,便連夜離開了洛陽。而代替袁紹繼續與董卓對抗的,正是并州刺史丁原。

按筆者觀點,董卓誘使呂布反叛的條件,便是給這些并州軍一個更加前途的光明。因為按照東漢官員異地徵調的制度,丁原並非是并州出身,因而他在很多時候,並不能保證并州集團本土的利益。時間一久,雙方之間自然會產生一些利益衝突。而董卓個人突出的能力,也讓呂布等人看到了更進一步的希望。

因此不難想像,呂布殺死丁原,是并州集團內部統一的意見。目的就是為了攀上董卓這個高枝,從而讓并州軍從地方勢力再次轉變成朝廷中樞的直屬力量。所以呂布代表的,也其實是并州軍團的總體意志,從這個方面來看,呂布倒也是有些「身不由己」了。事實證明,并州軍確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轉型。而作為并州軍的代表,呂布也被董卓委以重任:「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在小說當中,關羽斬殺了十六人,有幾個是歷史的真實
南中發生叛亂,諸葛亮為何拖延兩年才平叛,全因此人阻止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