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深山老林的野生豬苓,珍稀中藥材,我們只掰三塊

深山老林的野生豬苓,珍稀中藥材,我們只掰三塊

前幾天和鎮上的大叔聊天時談到了豬苓蘑,大叔問我有沒有採到過豬苓,說這東西鮮吶,好吃,那回味無窮的表情,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隨口應了句有,內心也是非常興奮。

七月初在長白山的某個景區,我第一次見到了豬苓蘑以及地下的豬苓菌核,它的生長環境我記憶尤新:左邊是一條小溪,右邊是馬路,豬苓蘑就生長在這中間的低草地上,草不算高,也不是很密,但你必須撥開草地才能找到豬苓蘑。以後每次見到這樣的一種環境,我都會情不自禁地下去溜溜,必是中了這豬苓的毒。

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簇生,也就是說它擁有一個共同的菌柄,有一捧那麼大,如同一朵盛開的花,這就是豬苓的子實體,不像我們平常見到的蘑菇有菌褶,它的背面是多孔的,在分類學上豬苓被劃分到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多孔菌屬(Polyporus)。

大叔說豬苓蘑很鮮,但豬苓更被看重的應該是它的菌核。豬苓的菌核是一種珍稀的中藥材,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和帶下等症,為我國曆次藥典所收錄。《本經》上說豬苓湯善治熱相摶之小便不利、心煩失眠等症;《傷寒論》將豬苓、茯苓和澤瀉配合著使用,配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中,主治小便不利、口渴,配澤泄主治水腫、小便不利,如豬苓湯、五苓散。

在我剛開始接觸蘑菇的時候,我老是搞不懂菌核這個東西。菌核有點像樹根,但是它非常的輕,說明密度很小,如子實體一樣,蘑菇的菌核也是由菌絲構成,它是一種特殊的休眠體,用於抵抗外界的不良環境而產生。

豬苓菌核的生長十分複雜,也相當困難。豬苓一般生長在樺樹、柞樹等根系附近,腐殖土中必須含有蜜環菌(Armillariella mellea)的菌索,蜜環菌的菌絲會侵入豬苓的菌核內,如此菌核才能正常的生長發育。豬苓和蜜環菌形成了一種複雜的共生關係,可以簡單理解為,蜜環菌以菌絲侵入豬苓菌核獲取營養,而豬苓分解部分蜜環菌的菌絲,以蜜環菌菌索的代謝物為營養。

蜜環菌可以看作是真菌上的寄生菌,但並不引起菌核的其他病害,相反可促進菌核的繁殖發育。由於這種複雜的關係,豬苓無法人工栽培,半人工栽培很早以前就取得成功,但產量低、時間長。

豬苓作為一種中藥材,具有良好的藥用功效,而且豬苓蘑味道鮮美,引得不少人垂涎。我國豬苓分布其實很廣,但近些年由於人們的亂采亂挖,野生豬苓越來越少,"珍稀"二字因此而來。豬苓蘑下有豬苓菌核,很大很多,用我老師的話講"能裝半麻袋",但我們只摳了小小的三塊,然後把土填了回去,這樣明年還能長豬苓蘑。"要是蘑菇滅絕在我們這些研究蘑菇的人手裡,看你丟不丟人",老師的這句告誡一直不曾忘記。

我相信,有一大部分人都不缺乏保護意識,只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遇到野生豬苓,子實體可以摘了,摘的時候吹一吹多孔背面,讓孢子傳播出去,地底的豬苓菌核別挖太多,掰幾塊,然後把土填回去,這種珍貴的資源需要我們共同去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志 的精彩文章:

邊陲小鎮的蘑菇吃法,必加一物,營養健康

TAG:蘑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