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美貿易戰,和年輕人究竟啥關係?」這位復旦教授講透了

「中美貿易戰,和年輕人究竟啥關係?」這位復旦教授講透了

★「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並非要點保護費那麼簡單,是來要命的!你願意像前蘇聯一樣『死』給它看嗎?」

★「如果遭遇赴美留學、工作的暫時不便,就舉手投降,那不是一個中國青年應有的認知。」

★「對國家的支持要轉化為行動,否則就完蛋了。」

……

這些來自於復旦大學沈逸教授與大學生的對話,在這次課堂中,同學們的問題似乎很「尖銳」

沈逸《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的青年焦慮如何「治癒」》

正確看待中美貿易戰

要擺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在不少人的認識中,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兩國關係一直是比較「風調雨順、和諧共處」的,甚至還度過「蜜月期」。直到2018年,美國政府單方面挑起並不斷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給兩國經貿關係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損害。

一年來,中美經貿摩擦的形式不斷變化。如今,美國對華的戰略爭論主要包括「修昔底德陷阱」話語包裝下的中美漸進過渡論,「中美科技戰」包裝下的美國技術優勢壓制論,以及「中美脫鉤」話語包裝下的對華激進遏制論等三種不同的觀點。美國一些人挑起這場摩擦,既有中國崛起因素,也有一些政客認為美國在兩國經貿關係中「吃了虧」。

以蘋果手機舉例:一部手機,美國負責設計,中國負責採購部分零部件並組裝,在全球化生產過程中美國拿了大頭。但由於美國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出了問題,資本拿走了大部分,所以他們單方面宣稱利益受損,這是霸權主義的「零和博弈」思維作祟。

2018年以來,被美方吊銷訪美簽證、訪美受阻、遭FBI騷擾的中國社科學者案例越來越多;讀理工科的人申請好學校,拒簽的比例高了;在美國工作了一段時間的中國人也受到一些牽連。

1. 明確個人和集體、個人跟國家的關係;

西方人喜歡講的亞里士多德曾經講過一句話,在城邦國家時期,如果一個人離開城邦,在外面獨自生存的話,那麼就兩種情況,他要麼是個聖人,要麼是個野獸,也就是說個人是不可能脫離國家而獨立生存的。

2. 實現個人的價值,並和集體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市場經濟體系從西方發端,然後擴散到全球。有個人主義的價值觀,自由主義的價值觀,整個社會趨向於多元,但是從實踐上來看,各種各樣多元的價值觀,並沒有突破傳統上個人跟集體的那種一般的關係。在美國自由主義的黃金年代非常出名的肯尼迪總統做過一次演說,他裡面講到一條就是「不要去問國家能夠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去問這個你能夠為國家做些什麼」,也就是說你即使追求的是個人的自由,你首先要實現這樣一種個人的價值,並和集體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3. 個人與集體之間形成一種辯證的關係,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

今天的中國處在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從大的方面來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這個時代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獲得了一個比前人更高的平台,在國際上所具有的影響力,在國內所接受的這種公共的產品和成長的環境,對於之前的很多人來說是他畢生的夢想。那麼倒過來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說,你的學習也好,你的生活也好,你的發展也好,也需要反哺這個集體,兩者之間形成一種辯證的關係,才可以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

打贏中美貿易戰

關鍵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一,要搞清楚,今天美國對於貿易戰,不是跟你小打小鬧的,或者收取一點合理補償,在一定程度上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所謂中國對美國的威脅。

第二,中國會打得比較辛苦,但是我們不是沒有優勢。因為今天中美之間的這種關係是在歷史上自然形成的,它有某種內生的合理性,就是全球資本在冷戰結束以後,世界範圍布局的產物。中國靠的是中國的比較優勢,中國政府的治理能力中國老百姓的勤勞再加上中國的資源稟賦,而且這種比較優勢中相當一部分主要不是勞動力便宜,或者是人口紅利,是整個基礎設施是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是完備的,再加上政府的治理能力,這種情況下不是不能打,是可以抵抗的。而且從中長期來看,美國採取的一些措施在促進、在幫助中國進一步實現覺醒。那麼對於你們年輕人來說,這就是新的擇業方向跟機會,這是國家需要的,也就是你未來成長的空間。

面對這樣的局勢,一些年輕人開始自發抵制美國產品。雖然這是一種很樸素的情感,但我們應該理性看待當前中美關係。從中美關係的歷史變化中可以分析出,影響美國的對華戰略主要因素是美國自身的困境和中國實力的變化。中國跟美國進行戰略博弈,我們最大的底牌是向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日趨地開放,確立我們的優勢,讓美國支付相應的代價。同時,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讓中國的經濟更好更快地向前走,保持對國家的熱愛,沒有必要人為地去煽動一些情緒

面對短期的困難和波動,青年人要清楚「美國在貿易戰中提出的要價,不是小打小鬧」,應該堅定立場,「抗爭到底」,也要「風物長宜放眼量」,避免局限於眼前的小確幸,被暫時的挫折和困難所擊倒,要有與國家民族的發展同方向的紮實的行動,在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

大學生要實現個人與國家的雙贏

當前中美局勢只是序曲中的小高潮,隨著中國和美國實力差距的縮小,美國對中國認知慢慢回歸常態,博弈才會真正地展開。

今天的中國青年相比前人而言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你現在所享有的生活條件,你所具備的這種外部的環境是前人無法想像的,但同時肩負的歷史責任也是空前的!也許你的這種艱苦奮鬥和挑戰,不是像前人一樣需要在上甘嶺戰場上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這個國家,但你需要在自己的專業學習上,要在和自己同齡的其他國家的新一代的年輕人競爭的過程中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然後實現個人跟國家的雙贏,也就是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當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和歷史責任。這對每個年輕人來說既是一種考驗,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場空前的機遇,把握這種機遇,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現在中國建設的重任,在往35歲以下的年輕人傾斜,平均年齡36歲的團隊打造出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班組在貴州山區維護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發電站……青年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做出貢獻,也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恰逢這個大時代的青年們機遇與挑戰並存,國家為青年人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當下青年,在這個中國崛起的關鍵時刻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關鍵技術研發和前沿基礎科研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要在關鍵而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一個風雲際會的大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時代坐標。

來源:共青團中央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位種植雜交小麥的大爺被網友稱為「西域袁隆平」 ,他說…
「悟空」「墨子」「慧眼」……中國科學衛星閃耀蒼穹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