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用人頭數計算軍功的,難道不怕謊報嗎?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平民百姓如果想要步入仕途的話,一般是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選擇寒窗苦讀十年,然後參加科舉,這條路耗費的時間長,而且考中的概率也是比較低的。另外一條比較快的方法就是參軍,然後在戰場上拿下軍功,這條路雖然危險重重,可是回報也是很豐富的。
在古代戰場的冷兵器時代,軍功往往是跟人頭數掛鉤的,可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誰又會去仔細的數自己到底殺了多少人呢?因此在不同的朝代,各種計算軍功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且為了避免出現冒領軍功的情況,相應的也會有一些懲罰措施。
最開始計算軍功的方式就是人頭數,當時要求的是根據人頭的數量來決定軍功的高低。可是後來發現這樣做弊端很大,首先是在戰場混亂廝殺的時候,誰有殺敵了之後還去收割人頭的,指不定背後就被人給捅一刀了。而且人頭割完了之後放哪裡?別在腰間的話不僅影響戰鬥力發揮,而且也沒辦法放幾個,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後來就改變了方式。
後來感覺割人頭占的位置比較大,所以就改成了割耳朵,兩個耳朵算是一個人頭的軍功,這樣的話其實弊端也是不少。因為當時也沒有DNA鑒定,割下來的耳朵是誰的也不知道,而且同伴之間互相爭奪耳朵的情況也會發生,這樣反而會影響己方的戰鬥力,也會影響團隊的合作。
到了最後就選了一個比較通用的方法,那就是設立督戰隊,他們主要有兩個職責,一個是負責斬殺逃兵。在戰場上逃跑的話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會產生連鎖效應,一個士兵逃跑其他的士兵也會紛紛跟隨,很可能整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另外一個職責則是計算軍功,他們主要在後方觀察士兵的殺敵數,然後計算,當然不是可能每個士兵都計算的,比如攻城戰,最後誰先爬上城牆,誰的軍功就高。
因為古代的計算方式是有限的,而且也沒有可以回放戰爭的設備,所以壓根就無法精確的統計軍功。雖然每個朝代的計算軍功方式都不太公平,但是只要你表現出色的話,肯定是能夠拿到軍功的。
※此姓是我國第一大姓,全國人口已經破億,歷史出過59個帝王
※他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他父親拿綽號改掉他名字,原因讓人落淚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