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錢穆:中國人的道與命

錢穆:中國人的道與命

萬物何從來,於是有上帝。

死生無常,於是有靈魂。

萬物變幻不實,於是在現象之後有本體。

此三種見解,不曉得侵入了幾廣的思想界,又不知發生了幾多的影響。

但上帝吧!靈魂吧!本體吧!

究竟還是絕難證驗。

於是有人要求擺脫此三種見解,而卻又赤裸裸地墮入唯物觀念了。

要反對唯物論,又來了唯心論。

所謂唯心論,還是與上帝靈魂與本體三者差不多。

中國思想不重在主張上帝、靈魂和本體,但亦不陷入唯物與唯心之爭。

本來唯心唯物是對立並起的兩種見解。

中國思想既沒有主張唯物的,自然也就沒有主張唯心的。

究竟中國思想界向來對宇宙萬物又是如何般的看法呢?

似乎向來中國人思想並不注重在探討宇宙之本質及其原始等,而只重在宇宙內當前可見之一切事象上。

認為宇宙萬物只是一事,徹始徹終,其實是無始無終,只是一事。

這又是何等的事呢?

中國思想界則稱之曰動。

宇宙萬物,實無宇宙萬物,只是一動。

此動又稱曰易。

易即是變化,即是動。

宇宙萬物,徹頭徹尾,就可見之事象論,則只是一變動,只是一易。

這一變動便是有為。

但此有為卻是莫之為而為,因此並不堅持上帝創物之說。

而且此一變動,又像是無所為而為。

故中國人思想,更不去推求宇宙萬物之目的,及其終極嚮往,與終極歸宿。

只說宇宙創始便是一動,歸宿還只是一動,此動又謂之易。

此種動與易,則只是一現象。

現象背後是否另有本體,中國人便不再注意了。

如此可說即現象即本體。此一變動中國人又稱之為造化。

此造化兩字又可分析言之。

我們也可說,造是自無造有,化是自有化無。

同時在造,即是同時在化,同時在化,亦即同時在造。

現象後面不論本體,生命後面不論靈魂。

因此在中國思想里,也不堅拒上帝靈魂與本體之說,只認為此三者,如已內在於一切事象之中了。

何以不說中國思想是唯物的呢?

因為中國思想里已把一切物的個別觀把來融化了,泯滅了,只存有一動。

這一動,便把有生命界與無生命界融成一片了。

任你有生也好,無生也好,都只是一動,都不能跳出動的範圍。

如此則沒有所謂死生,所以說死生猶晝夜,因晝夜也都在一動的過程中。

如此亦復無物我天人之別,因物我天人,也已盡融入此一動的概念之中了。

此一動亦可稱為道,道是無乎不在,而又變動不居的。

道即物即靈,即天即人,即現象即本體,上帝和靈魂和本體的觀念盡在此道的觀念中消散了,再沒有他們分別存在之嚴重價值了。

此道莫之為而為,所以不論其開頭。

此道又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不論其結束。

沒有開頭,沒有結束,永古永今,上天下地,只是一動,此動不息不已不二,因此是至健的,同時是至誠的。

試問不是至健,不是至誠,又如何能永此終古不息不已不二地動呢?

這一個道的不息不二至健至誠,也可說是這一道之內在的性,也可說是其外表的德。

如此則一個道體便賦與了他的德性,其實德性也非外加的,只是就此道而形容之而已。仍只是就此現象而加之以一種述說與描寫。

合攏看,只此一動,只此一道,但亦不妨分開看。

分開看則有萬世萬代萬形萬物之各別的動,或各別的道。

這裡的要緊處並非是一物有一物之道,乃是說道留動而成物。(莊子語)

這便是說,把這動切斷分開看便成其為物了。

因此這萬世萬代萬形萬物之個別的道,並非別有道,仍是此一大道。

一物各有一物的動,斯一物便各有一物的德性,但此德性也並非別有德性,還是此一個德性。

所以說,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又說,大德敦化,小德川流。(均《中庸》語)

你既把這個大道分開個別看,則個別與個別之間,自該各有分際,各有條理,所以中國人又常連用道理二字。

譬如在一條大馬路上,有汽車道,有電車道,有人行道。

那些道,各照各道,互不相礙,便是理。

有了理,便有命。

命有內命與外命。

如是電車,應依電車軌道走,這是內命,不能走上汽車道或人行道,這是外命。

此之內命便成彼之外命,彼之內命便成此之外命。

內命即是性,正因物各有性,而且此性都是至健至誠,於是不得不互有制限。

這些制限便是命,便是理,但合攏看,仍只是一道,不相衝突,不相妨礙。

如大馬路上車水馬龍,各走各路,所以說,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鳶飛魚躍,是形容那活潑潑的大自然之全部的自由。

這一個道,有時也稱之曰生。天地之大德曰生。

就大自然言,有生命,無生命,全有性命,亦同是生。

生生不已,便是道。這一個生,有時也稱之曰仁。

仁是說他的德,生是說他的性。但天地間豈不常有衝突,常有克伐,常有死亡,常有災禍嗎?

這些若從個別看,誠然是衝突、克伐、死亡、災禍,但從整體看,還只是一動,還只是一道。

上面說過,從道的觀念上早已消融了物我死生之別,因此也便無所謂衝突、克伐、災禍、死亡。

這些只是從條理上應有的一些斷制。

也是所謂義。

因此義與命常常合說,便是從外面分理上該有的斷制。

所以義還是成就了仁,命也還是成就了性。

每一物之動,只在理與義與命之中,亦只在仁與生與道之中,衝突克伐死亡災禍是自然,從種種衝突克伐死亡災禍中見出義理仁道生命來,是人文。

但人文仍還是自然,不能違離自然而自成為人文。

如是道既是自然的,常然的。同時也是當然的,必然的。

而且,又是渾然的。

因此,中國思想不妨稱為唯道論。

把這一個道切斷分開看,便有時代,有萬物。這些萬物處在這些時代,從其自身內部說,各有他們的性。

從其外面四圍說,各有他們的命。

要性命合看,始是他當下應處之道。

從個別的一物看,可以失其性命,可以不合道。

從道的全體看,將沒有一物不得其性命與不合道。

只有人類,尤其是人類中最聰明的聖人,明白得這道理,所以說君子無人而不自得。

自誠明,自明誠,成己成人成物而贊天地之化育。

.End.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君談史 的精彩文章:

幽默笑話:《懷孕》,夠你笑到月底了!
比地鉤油都噁心!很多人都愛喝,還供不應求!

TAG:煮酒君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