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三伏天已經走到末伏,大家都知道要三伏灸可培補陽氣、驅寒祛濕,「冬病夏治」效果好,但是夏天做背的好處你是否知道呢?

三伏天一定要多灸背,【 養背就是養五臟 】,夏天是做後背的最佳時期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人不知道,做後背是為了什麼。其實做後背,做的是五臟六腑,調的是我們的心,肝,脾,肺,腎。疏通經絡,袪除體內寒濕,促進背部經絡的排毒、排汗功能,這才是治療萬病的根本。

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所以保養背部也成了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買不到好艾,一年換幾次商家,可以找我們試試;我們也遇到化療後升白細胞的艾友、不少在藥房買到假艾劣質艾的艾友,如果你有類似經歷,更應找我們試試。不用拿自己的健康和時間去做試驗!

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

大椎 突出,色素沉著——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大椎長痘——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肺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喉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心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肝區 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乾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酒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脾區 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腎區 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髮,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調理膀胱經,可排出一身毒素

做背重點就是調理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擔負著人體內尿液和汗液的排放,它負責人體內70%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出!

並且,身體中其他臟器所排出的毒素,也要由膀胱經排出。可以這麼說,我們的膀胱經如同城市中的各種排污管道,匯聚多處的污水,等它們把這些毒素輸送到這裡後,就會由膀胱儲存和排出!

足太陽膀胱經 腎經對應膀胱經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養背就是養陽,養陽就是養命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膀胱經陽氣最多,且與腎經相表裡,腎主水,於是膀胱經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

膀胱經還與其他腑臟有著緊密的聯繫,例如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經上,這些經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路,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陽氣、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由此可見,人體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可調和陰陽,延年益壽。

養背常用方法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按摩「開背」,推膀胱經

精油開背是一種按摩方法,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活絡精油配合獨特開背手法,進行松筋開背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精神壓力,消除疲勞,緊實肌膚,改善睡眠!

特別適合肩頸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

推膀胱經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背部「捏脊」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俞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5~10遍。其實,不僅是小兒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捏脊對於虛性體質常見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慾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適用範圍廣泛,將它譽為調理虛性體質的「金鑰匙」也不為過。

背部常艾灸,養好五臟健康長壽

凡是養生,就離不開養陽,而艾灸,無疑是養陽的第一法寶。

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俞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在背部,五臟六腑各有一個背俞穴,位於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上,其位置大體與相關臟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常艾灸相應的穴位,可以調理腑臟功能, 治療一些身體疾病。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背部保健艾灸推薦4個穴位:

大椎穴、風門穴、身柱穴、命門穴。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大椎穴

定位: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瘧疾、頸椎病、痤瘡等等,人體諸陽之匯,是人體所有陽經交匯的一大要穴。

風門穴

定位: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常被用於治療一些外感風邪的疾病,像傷風、咳嗽、發熱、頭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身柱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別是此穴用於兒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說是兒童的強身保健穴,經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夠少感冒,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

命門穴

定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於後背發涼、手腳發涼和腰酸腿寒這類有陽虛癥狀的疾病。

三伏天為什麼一定要多灸背,養背就是養五臟,養陽就是養命

三伏天艾灸,為身體補陽氣,扶正氣。

初伏可排出潛伏在肌表的病邪,

中伏可排出潛伏在肌脈的病邪,

末伏可排出潛伏在內髒的病邪。

三伏天艾灸是為了排除體內寒邪,然後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而要排出體內的寒邪,最重要的就是補陽氣,而要補陽氣,就一定要多灸背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