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東為啥被稱作「坦克墳墓」?歐美坦克被狂虐,只有我國例外

中東為啥被稱作「坦克墳墓」?歐美坦克被狂虐,只有我國例外

這些年,坦克的技術和工藝在不斷改進,面對的環境卻越來越複雜。坦克在戰場上的敵人,威脅性從高到低依次為武裝直升機、攻擊機、坦克、反坦克炮、單兵反坦克導彈、反坦克地雷。2017年1月份,一組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傳。號稱世界最先進,綜合性能最強的豹2坦克毫無生機地癱倒在地。車體上碩大的炮塔早已移位,倒在地上。這組照片便是土耳其陸軍在敘利亞巴卜城外與ISIS交戰後,被ISIS的反坦克火力打擊後的慘狀,充分顯示出了當今中東激烈的反坦克環境。後來,其他國家坦克被紅箭-8打爆的消息也不斷傳來。這些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陸戰神器,在中東戰場屢次碰壁。為什麼不管是多麼厲害的坦克到了中東,都會不堪一擊,中東是因何成為「坦克墳墓」的呢?

所有的坦克到了中東,情況發生很大變化,中東大部分軍隊沒有歐美軍隊的素養,也不熟悉坦克的性能。每一個會操作坦克的人,都像過去的師傅一樣,不可能把坦克操作技能教給其他人。最誇張的是,炮手只會開炮,裝填手只會裝填。坦克兵如果不充分了解裝備的使用特性和各種優點缺點,不可能發揮出正常的戰鬥力。如此一來坦克作戰的性能就大幅度降低了。坦克不是航空母艦,是一種非常容易損失的技術裝備,是一種消耗品。

中東的地理條件太複雜了,越野性能再好的坦克仍會覺得困難。還有,現代戰爭已經不是單槍匹馬就可克敵制勝了,只有體系作戰才能發揮最大戰力。世界各國現役主戰坦克設計之初都是按照坦克集團作戰的模式設計的,主要防禦裝甲都在正面,側裝甲薄弱,側面的防禦是靠友鄰坦克來掩護的。換到中東那個戰場哪有什麼坦克集團間的互相掩護?所以被擊毀就很正常了。

回首歷次中東戰爭,主戰場均集中在類似戈蘭高地這種地形複雜的山地高原地區。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俄制坦克較之西方坦克在主炮射界上的「細微劣勢」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決定地面作戰的勝負。但是中國新型坦克相當適合中東國家的現實需求,以96式與99式主戰坦克為代表的中國坦克簡直就是為中東的戰場環境量身定做。可在動力與火控系統必須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升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殲10戰機的「新家」,不畏懼鑽地導彈打擊,網友:這很強勢
俄唯一航母即將維修!新航母或2040年完工,俄能實現雙航母?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