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獻帝有3次奪權的機會;一個匈奴人的後代為大漢流盡最後一滴血

漢獻帝有3次奪權的機會;一個匈奴人的後代為大漢流盡最後一滴血

漢獻帝是東漢最後一任皇帝,他的謚號為「獻」,指的是睿智的意思,可不是把皇位無私奉獻出去的意思,謚號這個東西在南北朝以前還是蠻具有參考價值的,不像後來皇帝加謚號都加瘋了,恨不得加上十幾個謚號,所以唐朝之後基本上就稱呼各個皇帝的廟號了,也就是什麼什麼宗,而不是帝了。對於這個年少繼位的皇帝,漢獻帝可能曾經也有過中興漢室的衝動,可惜他沒有劉秀的才能,更沒有劉備的機遇,雖然劉備是落魄皇室,但是人家有機會在外拼的一片天下,而他繼位之後就一直是傀儡。

歷史上漢獻帝有三次奪權的機會,也就是王允殺董卓,董承的衣帶詔以及最後一次的許都之亂,個人感覺三次謀劃,只有第一次是最有機會,漢獻帝卻是什麼也做不了的。畢竟漢獻帝不到10歲繼位,之後就在董卓的陰影下當了3年皇帝,王允滅了董卓後,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王允就算忠心漢室,但是對於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王允會言聽計從?漢獻帝能有何妙計穩定這來之不易的局勢?都不能,所以說他什麼也做不了。

漢獻帝唯一的機會實在董卓掌權後期到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間這段時間,後面就沒什麼機會了,其實漢獻帝還應該怪王允,不要以為他用計殺了董卓就是什麼大才,殺完董卓後就是他一通瞎搞,讓局勢徹底不可收拾,董卓死了但是他不是兵敗,算是被暗殺,他部下還在,對待他部下應該安撫分化緩緩處理,他倒好直接就想接觸涼州將領兵權,而且心胸狹窄,很快就被涼州將領重新起兵給滅了。可以說誅滅董卓,是漢獻帝最好的機會,可惜他什麼也做不了。

至於衣帶詔事件,可能是漢獻帝唯一參與的一次奪回政權的計劃,明確記載漢獻帝給了董承密詔的,是在《後漢書.獻帝紀》里,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三國志和資治通鑒都只是寫了董承的謀劃泄密,之後曹操將其誅殺,但是個人覺得衣帶詔事件還是有可信度的。

雖然不一定是那麼「神奇」的衣帶詔,但是漢獻帝給董承密詔還是很有可能的,因為這事發生在建安五年,對於古代的人來說,漢獻帝已經成年了,而在許都的五年時間,足以讓漢獻帝和曹操雙方都明白各自對於對方的價值,如果說漢獻帝還有一絲漢室尊嚴的話,如果他還想堂堂正正的當一回皇帝的話,刺殺曹操的確是值得他一搏的,可惜失敗了。

而最後一次的許都之亂,個人感覺就完全是留在許都的,唯一還留有漢室忠心的一些無力回天之人,做的匆忙最後一搏。

許都治亂髮生在建安二十三年,但是有一件事要注意,在建安二十一年,進魏公操爵為王,可以說漢獻帝重振漢室之心已經死了,當時的情勢已經早已不是建安五年了,天下三分之勢已成,如果說建安五年他做掉曹操,還有可能在諸侯之間謀求漢室的一絲生存空間,到了建安二十一年以後,北方已經是實打實的曹家天下,人心向曹已不向漢,這個時候,漢獻帝即便殺了曹操,最多只不過是讓曹丕提前接手而已,現實早已不給漢獻帝留有一絲希望。

許都之亂髮生的時候,曹操並不在許都而是在這封國的都城鄴城,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這是後漢書的記載,《三國志.武帝紀》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斬之。

看到這些人的官職就知道,這次計劃肯定成不了,吉本治病的太醫,少府耿紀相當於是給漢獻帝管理小私庫的,司直是考察百官的官,也就是參與計劃的三方都是文官,這不是開玩笑嗎?沒有帶兵之人,手裡也沒有一個兵,那什麼奪取許都城,他們的計劃可是,《三輔決錄注》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說白了就是佔據許都,之後拉攏劉備支援,這怎麼可能呢?曹操又不是傻子,他是不在許都,但是他在許都是留了兵的,魏王操使丞相長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

所以我才是這次動亂不像是漢獻帝授意的,建安五年漢獻帝可是找的全是帶兵的,起事沒有兵,怎麼可能取勝,還是那句話,這次計劃,是許都城內還留有漢室忠心血液的人絕望的最後一搏。

值得一提的是耿紀,他的先祖是耿弇,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而且他自己也是少有美名,為丞相掾,王甚敬異之,遷侍中,守少府。《三輔決錄注》中到是記載了還有另外一人參與了這次計劃,也就是京兆金禕,他的祖上想必很多人都記得,就是金日磾的後代,那個漢武帝時期被俘虜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其後代忠誠顯著,名節累葉,所以說在看到曹操權勢日盛,已經有了篡位之心了,畢竟稱王就說明一切了,金禕睹漢祚將移,謂可季興,乃喟然發憤,所以說他參與了耿紀等人的計劃,說來是不是也有些諷刺,到最後為大漢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人,是一個匈奴人的後代。

話說會來,吉本耿紀等人在實際行動中也是沒有規劃太好的,文然等率雜人及家僮千餘人夜燒門攻必,禕遣人為內應,射必中肩。文然是吉本的兒子,這裡注意的是,「雜人及家僮」一千多人,還是我之前說的,一個兵都沒有啊,雖然當時漢族尚武,但是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人想要奪取一座城,即便成功了,他們有多少機會能受得住許都,他們和司馬懿不同,人家背後有士卒支持,他們呢?可能連許都城的百姓都未必支持。

王必受傷後先是逃到了金禕家的,以為兩人平時還算交好,結果王必慌張的跑到金禕府上,金禕家的下人無意問了句,王長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王必立馬明白了,金禕也捲入到了這件事情里,所以王必跑了,會天明,邈等眾潰,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共討斬之。

在王必逃走了,會天明,必猶在,文然等眾散,故敗。說白了吉本耿紀等人集聚的那些起事之人,是沒有那麼高大上的忠於漢室之心的,有的可能是為錢來,有的可能只是聽從自家主人的命令,即便他們殺了王必,等到曹軍兵臨許都城下的時候,這些人依然是頃刻間消散的,他們未必有為漢室賣命的決心。

《山陽公載》還記載了,王聞王必死,盛怒,召漢百官詣鄴,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眾人以為救火者必無罪,皆附左;王以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這個在三國志和資治通鑒里都沒有記載,個人感覺未必是真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曹操基本上是把留在許都的官都殺了啊,到了那個時候,曹操應該很明白,大多數人都是支持曹家的,哪裡有那麼多忠於漢室的人了。

客觀評價下,漢獻帝能翻盤的話,就必須比曹操能力強能服人。當時,荀彧,曹操,夏侯惇等等這些都是漢臣。但是,當時戰亂四起,需要有人平定亂世,這個人只能是曹操,漢獻帝做不到,所以荀彧等人只能盡心輔佐曹操,後面,曹操實力越來越大,他和他的班底就開始有想法,很正常。如果說,漢獻帝能力強點,曹操也會儘力忠心的輔佐他,而且,漢獻帝本身還有很多人忠漢而非忠曹,只能說漢獻帝之才做個守成之君尚可,做個中興之主太難為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寇準的悲劇和這兩個小人脫不了關係;這次偶然事件說明其情商低?
降曹後高覽默默無聞,因和袁紹是親戚?想多了,他可能只是死的早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