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個地方的岩石表明,地球內部在25億年前開始移動
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地球可以分為六大板塊。各大陸在遙遠的過去經歷了多次分分合合,並且在未來還會繼續下去。
最近一項研究[1]顯示,地球上的板塊構造大約始於25億年前,而這與現有理論相矛盾。地殼運動是大陸漂移、山脈形成、地震以及礦物在地殼內外不斷循環的地質驅動力。
在地球45億年的過往歷史中,地殼運動究竟是何時開始出現的,這是一個存在相當大爭議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這種現象幾乎從地球形成之日起就是地球地質學的一個特徵。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種現象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大約是在10億年前。
然而,根據《自然》(Nature)雜誌最近刊載的一項研究,板塊構造的起源時間介於現有兩種理論之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地質學家Robert Holder帶領一個科學團隊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板塊構造,他們轉向研究變質岩,這是一類由構造循環產生的礦物。變質岩之所以被稱為變質岩,是因為它們被輸送到地殼中,在那種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它們會變成另一種形式。
變質岩包括石英岩、大理石和無煙煤。通過對它們的研究,科學家有可能準確地測量它們所受到的熱量和壓力,以及所持續的時間。因此,如果樣本足夠大,分布足夠廣,就有可能估計古代地球的熱流模式,而熱流又與板塊運動密切相關。
在這項研究中,地質學家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564個地方的樣本。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大約30億年前,但變質作用在此大約5億年後才開始頻繁出現。地質學家認為,這表明了板塊構造的開始。
如果這些發現得到進一步分析的證實,可能會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地球的早期歷史。我們對地殼及其地質過程的認識大都依賴於板塊構造,知道板塊構造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助於了解地球的過去。
參考文獻
[1] Robert M. Holder, Daniel R. Viete, Michael Brown, Tim E. Johnson, Metamorphism and the evolution of plate tectonics, Nature, 2019, doi:10.1594.
※為什麼宇宙最快速度是299792458米/秒?
※時速1.7萬公里,這顆小行星將在8月10日飛掠地球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