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修行用功不能急,只要誠懇制心一處,慢慢定極就慧生
修行用功不能急,只要誠懇制心一處,慢慢定極就慧生
「殷重作意者,謂不慢緩加行方便」,這是告訴我們,很尊重這個事,就是用功的時候不要急;如果一上來就想得定證果,這就完了。佛告訴你用功像彈琴一樣,琴弦太緊時,「砰!」斷了;太松時,彈起來沒有聲音。佛以彈琴之理,要弟子們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進,也不弛緩。人家七天開悟,我來個七十年開悟好不好?開悟都一樣,管它遲早!所以不急不慢。如龜兔賽跑的故事,要自己衡量自己的根性,不快不慢地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方法太多了,譬如感冒了身體不舒服,吃藥也是加行,運動出汗也是加行,做各種瑜珈術也是加行。就是在修止觀時,其他幫助你修定的方法,都屬於加行方便。
「此中由勝解思擇作意故,凈修智見。」得止要怎麼修呢?要選擇並肯定一個方法。譬如你們觀佛像,或佛眉間白毫光的明點,如果自己專修的佛堂,可以把佛像擺在與你平視的高度,就觀這尊佛像的影像。如果全身觀不起來,就只觀眉間一點亮光,即明點,或者觀佛胸口卐字輪。重點是要先從上部觀,不要從下部觀,這個中間的道理將來再說。然後把這個影像作意觀好,留住,就是止住,也就是定在這個境界上。
這時也可以用思想,「勝解思擇作意」,前面也曾說過,三藏十二部經教中,在止定方面的道理都有,慢慢定極就慧生,有許多不懂的道理,智慧開發就懂了。所以有許多人得了定,從未讀過書的人,忽然會讀書,會作詩。就像八指頭陀,詩作得好,他的文字般若智慧是在定中開發了,也是由「勝解思擇作意」來的。在佛像影像境界定住了,「凈修智見」,正思維,八正道,四念處等,都變成修這個法門的加行了。乃至於禪宗的公案,乃至於阿彌陀佛的佛號,其他八萬四千的法門,都是你這個主修法門的加行。等於大家坐在這裡,當一個上師在中間一坐,其他的人都是附屬於上師的,主賓立場不同,所以一切法皆是加行。
許多經典上的道理,平常理解不透徹的,現在都理解透徹了,就是「勝解」。在正思維當中,才曉得自己要怎麼修,此時,學問愈好,經典讀得愈多,智慧愈開發。如果一個大字不認識的人,本有種性帶來智慧真開發了,什麼都懂了,一通百通。智慧之力包括一切,三世因果都包括進來了,不管以前是否曾讀過書,現在全部都通了,甚至過去未來的事都知道了,這才叫一切。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
初學佛的同學們,常常對法有取捨。取捨在哪裡?有些人執著凈土,大罵禪宗、密宗。學禪宗的人說凈土是愚夫愚婦笨人學的,我要學最高的。執著密宗的又說只有密宗才是至高無上的。這種觀念都是功利主義,也像是去買菜,專挑又好又便宜的。結果常常忙著趕道場,學了密又學禪,好忙啊!我過去也是這麼忙過來的,後來恍然大悟,也就不忙了。當然我不是悟道,是悟到自己趕得太辛苦,乾脆萬緣放下,我還是我,多安詳呢!
所以「法無取捨」,青年同學記住這句話,少走冤枉路。《金剛經》也告訴你,一切法皆是佛法,哪怕你只拜佛也會悟道。
我小時喜歡作詩,我父親就給我一本書,要我背裡面的詩。我一讀很歡喜,父親說,這是附近一間廟子的和尚作的。那位師父是打魚出身,一個大字不識。他不知什麼因緣忽然出家了,經也不會讀,就整天拜佛。那廟子地面是石塊鋪的,他拜了九年,石塊都拜出印坑來了。後來他又忽然不拜佛,去睡覺了,一睡睡了三年,中間有時連睡幾個月動都不動的。他師弟在他屁股上放碗水,第二天再看都沒翻掉,還以為他死了,好在他師父知道他是入定去了。三年以後,他作文章作詩都會。這是我親身見到的,說明你拜佛或用什麼法都好,只要誠懇,專心一致,繫心一緣,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搞凈土,又參禪又學密,到處找能讓自己快一點成就的法門,好像在買股票一樣,是一無所成的。一門深入的話,誠懇拜佛也會悟道的。佛法其實很簡單,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專一就成功了,不要念「多心經」啊!記得《金剛經》告訴過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蕅益大師:蓋現前一念之心,無性緣生,緣生無性者也
※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