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得國最正的,只有兩個朝代,除此之外,其它都有小毛病
中國上下五千年,哪個朝代得國最正呢?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得國最正?
歷史學家孟森提了兩個標準,一個是: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
就是你是匹夫起事的,不是官員起事的,官員或者軍官起事,那等於端著人家的飯碗,砸人家的鍋。
比如陳橋兵變的趙匡胤,他本身是後周的大將,是趁著後周孤兒寡母發動了兵變。他的權柄就是後周給他的,他卻用來推翻後周。這就是借威柄之嫌。
同樣的還有王莽篡漢。
還有曹操為什麼不稱帝,而曹丕可以稱帝呢?就是曹操是漢臣,他不能滅漢稱帝,不然就是王莽一流了。而曹丕沒有當過漢臣,所以他稱帝說起來就好聽一點。
後面的司馬家族的晉朝,那就是得國最不正的朝代之一了。
孟森還提了一個觀點,叫: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就是你當皇帝,不是為了自己,沒有一開始想著當皇帝,你只是為民除暴,只是到了後面,形勢的變化使然,不得不當皇帝。
那按這個標準,清朝當然得國不正啦,因為他就是奔著大明江山來的。
其實中國大部分的朝代都是得國不正的。
比如秦朝是靠暴力一掃六合,是一種毒丸式的企業兼并行為。
隋朝是外戚奪權。
唐朝是隋臣造反。
元朝是預窺神器。
排除下來,只有兩個,孟森在他的《明史講義》,開國篇第一句: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
就是這兩個朝代的創始人,都是草根出身,他們沒有權柄可以借用,他們的目標也是為民除暴,他們推翻的都是一個暴虐的朝代,沒有一開始就想著自己當皇帝。所以,他們兩朝得國最正。
比如劉邦創漢朝。首先,劉邦是個小亭長,他沒有什麼權勢,不是什麼皇親貴族,不是什麼將軍高官。他完全是靠自己拉起來的隊伍。劉邦也是為民除暴。
秦始皇想十年達到帝國主義大高潮,修長城開運河建阿房宮修驪山墓,搞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秦二世就更亂啦。所以天下反者雲起,劉邦適時而動,應運而生,最終才得到天下。
那麼,劉邦有沒有預窺神器呢?應該是沒有的。預窺神器的人有,不過是項羽!他看到秦始皇出遊,脫口而出:彼必可取而代也。
這就是惦記上老秦家的東西了。是殺頭的罪,他叔叔項梁掩住他的嘴說:別鬧,這是滅族的。
不過,罵是罵,項梁卻開始「奇籍」,培養起這位骨灰級反秦人士。所以,項家是預窺神器久矣。
劉邦在咸陽看到秦始皇,也說過一句:大丈夫當如是。
這句就輕很多,他是羨慕,沒有嫉妒也沒有恨,更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就是純屌絲看到大神的第一反應。
再說明朝朱元璋起來搞革命的事情。朱元璋比劉邦還匹夫,劉邦好壞還是鄉幹部,平時吃拿卡要鄉親們的。朱元璋是貧下中農的貧下中農。最後連農也干不下去,當了和尚,要飯也要不到。所以,完全沒有借威柄之嫌。
而元朝腐敗,還搞等級分化,天下百姓皆置倒懸。朱元璋推翻暴元,當是為民除暴。他當然也沒有預窺神器。當時,他的發小湯和拉他入伙,他把信燒了,還想繼續當一個和尚撞一天鐘,再餓一天肚子。可是,有人告發了他,把他逼上了梁山。
可見,按這兩個標準,漢明兩朝得國確實最正。
介紹一下孟森。
孟森是江蘇省常州人,小時候學八股文,後來去東京政法大學學習,文化水平很高。武昌起義,江浙起義軍的宣言就是他寫的,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他給黎元洪當過書記。不過,他主要的精力不在政治上,而在史學上。
孟森後面去北京大字當教授,一開始著手研究滿州開國史,發掘清朝入關前後的歷史隱秘。後又研究明史,是明清史的大家。
他有一個觀點,就是研究明朝的歷史,不能光看《明史》,尤其是涉及清朝的部分。為什麼呢?因為明史是清人編的,或多或少都會搞一些私貨和篡改。
所以,研究明朝的歷史,以及清朝的歷史,一定要參考《朝鮮李朝實錄》這些書。因為人家不怕,敢寫。
通過這個方法,孟森發現了很多史書隱藏的秘密。比如清人是從永樂年間,就開始歸附明朝的。既然歸附明朝,那你入關奪權,當然就是得國不正。喊什麼十大仇十大冤有什麼用呢?
孟森在他的《明史講義》開篇講到
【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明祖有國,當元盡紊法度之後,一切准古酌今,掃除更始,所定製度,遂奠二百數十年之國基。……清無製作,盡守明之製作,而國祚亦與明相等。明主中國二百七十七年,清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故於明一代,當措意其製作。措意明之製作,即當究心於明祖之開國。】
讀明史,一定要讀懂這一段話,這樣你對明史才有一個更高更透徹的角度。
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主要的參考資料就有孟森的這本《明史講義》
這種大師的作品好在哪呢?就是有史識。
什麼叫史識呢?
史學大師錢穆說過,研究歷史需要三要素:史才、史識和史德。
史才指的是「貴能分析,又貴能綜合」,你能分析歷史事件,能夠歸納總結。
史識是「自然能見其遠。又要能看出每一事之隱微處,不單從外面看,須能深入看」。
史德是「不抱偏見,不作武斷,不憑主觀,不求速達」
有了這三樣,你才能說讀通了歷史。
而中國研究歷史的學者,能夠達到這三樣的那就是比較稀少了。
昨天給大家送了一套書《中國大歷史》,一套十本,參與編寫這十本書的學者,就是屬於這樣的少數者。
這十套書包括呂思勉《斷代四史》、鄧之誠《宋遼金夏元史》、孟森《明史講義》《清史講義》、蔣廷黻的作品,是四位史學家的巔峰之作;
這其中,呂思勉是錢穆的老師,他的作品貫通古今、徵引繁富。
鄧之誠則聞博洽見、提綱挈領。
孟森的比勘辨析、老吏斷獄。
蔣廷黻的論述扼要、眼光遠大。
每一種不同的治史方法和史學觀點,都讓人感覺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比如蔣廷黻是南開大學第一任歷史系主任,後又進入清華大學任歷史系主任,在任期間改革清華大學歷史系,建立起全國一流的史學陣營。
尤其是對一百年前的歷史研究,有人稱他的著作是:當今專為獲獎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來也不及這本書的份量。
李敖也說:蔣廷黻所要求於知識界的,是動態、是入世、是事業、是實物,是書本以外、是主義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議』以外,是與小百姓同一呼吸。這種真正的民胞物與經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蔣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蔣廷黻要求於中國知識階級的真精神」
這套書是了解中國斷代史最好的讀本。比如蔣廷黻的書,何炳棣盛讚:半個世紀以來,又有幾本超過了它?當今專為獲獎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來也不及這本書的份量。
孟森的《明史講義》,別的大家推薦不說,就是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這本書就是重點參考書。你如果讀過明朝那些事,再讀一下孟森的《明史講義》,那對歷史的理解又會更上一層樓。
要讀史書,就要讀一流專家,有史識史德史才的書。
愛好歷史的人,書架上一定要擺這樣一套。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真正懂歷史的人
昨天跟出版社拿下這本書,給大家的團購價是118,全網最低。大家可以點下面的橫條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