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分析:你骨子裡的自卑,可能源自於父母的這3種行為

心理分析:你骨子裡的自卑,可能源自於父母的這3種行為

「自卑」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毀滅性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認為,人的「自卑情結」通常來自於先天的缺陷或重大的生活打擊,進而形成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影響著我們的思想、情感與行為。

因此,自卑的人總是感到痛苦、壓抑的,即使他們通過努力達成某些階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很難克服骨子裡的自卑感。發展心理學領域的一些研究發現,我們的自卑可能與父母的這些行為有關。

一、過度強調批評教育

這種教育模式在東亞文化下特別普遍,父母堅信只有嚴格要求孩子,才能促使其成功。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認為,成長的本質在於對良好行為的習得,並且強調「強化」作用是塑造行為的基礎,兒童偶然的動作若是得到教育者的強化,該動作再次出現的概率,就會大於其他動作。

而強化主要是通過「獎勵」與「懲罰」實現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其好的行為給予表揚,對其不好的行為給予批評,來塑造孩子的行為模式與習慣。然而在現實教育中,很多家長一味地強調懲罰與批評的作用,而忽略了對孩子的肯定。

例如,孩子在校取得好成績時,很多家長會說「為什麼這道題這麼簡單也錯了?下次還要更加努力」,而不是去欣賞孩子現階段已經取得的成果。在這種批評教育的長期影響下,無論孩子做得多棒,他們都很難得到父母的肯定,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

二、父母的早期教養方式與孩子的氣質不一致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而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要適應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這種在嬰兒出生後最早表現出來的較為明顯而穩定的個人特徵,也叫做「氣質類型」。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托馬斯切斯(Thomas Chess)的「氣質三類型說」,該理論將孩子的氣質類型劃分成「容易型」、「困難型」與「遲緩型」。

容易型的孩子對各種教養方式都很容易適應,既聽話又懂事;而困難型孩子的父母,從一開始就面臨著早期教養和親子關係的問題,需要有愛心、有耐心的對待這種孩子,盡量不要對他們亂髮脾氣;遲緩型的孩子適應變化慢,喜歡逃避新事物、新刺激。

所以,對於這種氣質類型孩子的父母,不要覺得自己孩子太過被動,而應該順應他們的性格特點,用順其自然的方式,讓他們按自己的速度和特點去適應環境,否則將適得其反。

如果父母的早期教育方式與孩子的氣質不一致,便會出現「擬合劣化」現象,讓孩子形成充滿抵抗性和衝突的人格,覺得周圍的人和事都在於自己對抗,而自己力量渺小、無法應付,進而形成一種強烈的自卑感。

三、父母的控制欲過強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對環境的理解與控制是最基本的需要。而一旦家長的控制欲過強,會使孩子失去了對自己行為與周圍環境的控制感,變得非常被動,覺得自己很無用而產生自卑心態。

在發展心理學中,這種類型的父母也被稱為「權威型」,他們愛給孩子提要求,並不接受孩子的反駁,要求孩子絕對的服從;他們喜歡給孩子安排各種活動,相信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忽視了孩子的主動性。在這樣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主動掌控生活,變得無助與自卑。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日久生情與一見鍾情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原因引入唏噓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