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天生就有「偏見」!了解孩子的行為偏差,一起解讀偏執心理

孩子天生就有「偏見」!了解孩子的行為偏差,一起解讀偏執心理

文丨福林媽咪

從出生開始,孩子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認識世界的?

看、聽、觸摸,這是孩子在一歲之前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孩子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會經過各種神經傳遞給大腦,形成認知。

拿一個陶瓷的茶杯來說,通過觀察和觸摸,孩子能意識到:茶杯的形狀和觸感。但其實孩子並不知道茶杯為什麼是圓柱的、硬的。

在一歲之前,孩子並不會因此產生疑惑,他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全部來自於被動的感知。

一歲之後,孩子開始說話,表達的慾望和意識出現了。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對各種事物產生了疑惑,他開始想要知道茶杯為什麼是圓柱的、硬的。

當然,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解決這些疑問。

但其實,對於1~2歲之間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解釋只是給孩子的認知提供了一種參考,並不會讓孩子產生深刻的認知。

同樣是茶杯,你告訴孩子,為了儲存水,我們把茶杯做成圓柱形的,而且因為茶杯是陶瓷做的,所以顯得很硬。然而在孩子看來,一方面他很難理解你的表達,另一方面就算理解了也很難接受,因為孩子對此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其實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偏執心理。

比如,晚上睡覺,孩子一定要誰在媽媽身邊,否則就會哭鬧。比如你給孩子換了張床,雖然孩子並不知情,但他卻會哭鬧。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偏執心理?

其實就是上面我們說到的認知,孩子的認知基於一定的偏執型,情感上更偏向於跟隨媽媽,行為上更偏向於熟悉的環境和方式。

為什麼不會說話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就會哭?就是因為環境發生了改變,這種陌生的狀態讓孩子產生了不適,衝擊到了孩子的偏執認知。

在孩子的意識里,他的周圍就是應該只有特定的人群,陌生事物的出現打破了孩子的這種偏執認知。

在三歲之後,孩子的偏執認知會往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

1. 受到積極的環境影響,偏執性消退

2. 受到消極的環境影響,偏執性增強

也就是說,孩子的行為偏執或者行為偏差,歸根結底不是孩子自發的選擇,而是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影響。以為在孩子三歲的時候,他的思維意識還沒有完全成型,只能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無法做出自發的選擇。

換句話說,孩子的行為偏執,其實是父母的影響導致的。

一旦外部環境給孩子施加了消極的影響,偏執認知沒有及時的消除,孩子就會逐漸形成偏執心理。

偏執心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我說的就是對的,我做的就是對的。

因為偏執心理的影響,孩子無法區分是非對錯,他的行為和表達完全基於「滿足心理需求」,並排斥外部環境的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在孩子三歲之前的黃金時期,我們沒有幫助孩子消除偏執心理,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偏執,越來越任性。

那麼,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偏執心理?

1. 多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新的玩具、新的環境、新的人……這些新鮮事物的刺激,會讓孩子可以更多的觀察和了解世界。首先,孩子之前認為的「我的身邊只有特定人群(爸爸媽媽)」的偏執心理,自然而然就不成立了。

因為這是孩子自身產生的認知,沒有強硬的干預,孩子很容易接受。

另外,新鮮事物可以激發孩子的感官體驗,視覺、觸覺、聽覺的多樣性,對孩子豐富的內心體驗也是一種激發。

2. 打破規律性

有些事情要有規律性,比如吃飯餵奶、換洗尿布等等,這些規律性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行為習慣,規律飲食可以保證孩子的健康,規律生活也容易幫助孩子建立行為習慣。

然而,有些事情我們需要打破規律。

比如不要總是讓媽媽給孩子換尿布,不要總是讓媽媽哄孩子睡覺等等。這些無關生活習慣的內容,不規律性可以自然的破壞孩子的偏執認知。

在心理層面,孩子已經產生了某種懷疑:他自認為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3. 豐富的生活和遊戲

豐富的生活可以豐富孩子的想像力,雖然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幾乎沒有思維邏輯、沒有辨別能力,但卻可以產生豐富的想像力。

當然了,多跟孩子做遊戲,也能幫助孩子豐富想像力。

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偏執認知已經被自身否定,偏執心理的發展也就受到了阻礙。

總的來說,偏執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家長在教育方式上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行為偏執,排斥你的教育,那麼你就要考慮,你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六一前夕,孩子說我不想上台表演,媽媽的做法讓老師豎起大拇指
人販子也有「潛規則」,這幾類孩子會被「盯上」,家長一定要注意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