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九千預算的白色遊戲電腦主機

九千預算的白色遊戲電腦主機

之前寫過兩次白色風格主機搭建,一次是MATX的箱子,一次是ITX的,這次總算輪到ATX的箱子了,也剛好是自己去年就想要寫但一直沒寫的H500白。

白色樣板主機

這機子一開始對於配置選擇其實是比較簡單的,裝機的朋友預算就是8k左右,整機用於娛樂,顯卡甜品級,外觀最好個性化,不錯,所以最後真正糾結選擇的主要就是機箱的選擇,因為這個直接影響外觀(重點考慮點),在給他看了幾款箱體裡面,最後選了這款就是經典的NZXT H500白。

當時其實也想等新的H510,無奈要6月底才有貨,所以還是趁618期間,全部配件都搞定入手,反正兩者區別主要就是前置面板的Type-C口。另外剛好前一段時間有幾個人諮詢我H500是否是悶箱,這次剛好實際針對性測試下。

這台機子的特點大概就是白色主題,簡約風格,顏值不錯,如果做設計或者影視編輯弄一台當個性化工作站也挺好的;安裝難度簡單(10分裡面算5、6分難度的那種),新手只要你學一下正確的裝機步驟即可自己搭建,實在懶的也可以丟給任意裝機店搞定;整機費用不貴(跟常規裝機方案差不多,就額外增加一套線的費用),可以說實踐成本較低,可執行度較高。

整機最大的問題在於是否要全部白色配件,考慮到Z390跟RTX系列顯卡目前基本沒有白色配件或者選擇較少、較貴,退而求其次我選擇了減法雙色調,然後突出白色的方案,其實就是類似NZXT官方「樣板機」風格,整機只有黑白兩色,黑色作為背景色,白色才是主題顏色,這樣的方案對於目前市場配件可選程度就簡單了不少。所以最後整機的搭建效果如下,基本跟NZXT針對H系列的推薦裝機風格一致。

安裝過程--白色主題風格主機

這類型主機搭建其實最主要的就是配件選擇,配件選擇要點倒不是配置,反倒變為外觀風格適配。

配置一開始就確定了i5 9600k z390 RTX獨顯的方案,在確定H500作為安裝箱體跟偏白色主題風格之後,就是針對市面配件進行風格篩選。

白色主體,黑色反襯:這樣的方案可執行度就好多了,且基本不用額外花錢,只不過你選購的時候盡量注意,除了可選的白色配件,其餘配件顏色盡量精簡到只有一種,避免雜亂無章,所以黑色就是一個很好的底色選擇,其實注意看NZXT針對H系列機箱的官方搭配設計,主題設計顏色也是黑白兩種顏色。確定這樣的方案之後最後的配置如下:

CPU: i5 9600K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8GX2

SSD:PM981 256G 2T HDD

顯卡:索泰RTX2070 X-GAMING G3

機箱:NZXT H500/H510

電源:NZXT E500

散熱:NZXT X62

配件:YY定製線

預算:618時價九千左右

或者最近最火的ZEN2平台,比如R5 3600 B450迫擊炮,性價比也很高。

安裝過程

1,外觀件的風格協調

前面大概說下配件選擇過程的考量,細化到最後比如機電部分就選了NZXT的三件套,就是H500、E500跟X62,這樣的好處有什麼呢?除了更貴(畢竟E500跟海妖的質感更好)以外,整體跟協調,不要小看這個,這樣其實會讓你的整機效果提升質感,更像「品牌機」既視感。比如最簡單的,這機子全部的風扇系統是非常好安裝的,因為x62自帶的風扇串聯口剛好4個,對應了整機的風扇數量,這樣我主板上只要接一條冷頭線跟檢測線就夠了,也跟方便後面理線。

H500,我以前裝這箱子的時候對著箱子印象是很好的,價格不貴,但對比自家高端型號,易用性跟風格部分並沒有多少縮水,安裝是非常便利,很適合新手自己搭建第一台主機的那種。

安裝過程很簡單,個人建議按著主板(裝好CPU、內存、風冷散熱器)、散熱器(一體水冷)、機箱連接線、電源、顯卡(顯卡一般建議最後裝)的順序即可。後背走線可以直接走自帶的導線槽,具體可以參考我圖片。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前面板IO線盡量不要擋到前面板的進風口。

E500:考慮到風格的一體化,電源也選了NZXT的E500。本來有點建議E650,畢竟可以保證未來升級潛力,不過裝機朋友確定短時間內不升級,未來升級也就是在中端顯卡裡面選,所以節省經費選了500w的E500,額外的錢弄了一套YY家的白色定製線,加強整機的視覺元素。

海妖X62:雖然貴了點,但好看。所以在確定選了H500之後,散熱部分也一起定了海妖系列,唯一糾結的就是選擇X52還是X62。考慮到兩者差價不多,而且H500最大是可以裝下280mm冷排的,所以還是一步到位X62了,這樣超頻之後溫度也會好看點。

在整個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可能就是海妖的冷頭方向,其實我感覺另外一個方向位置走管會更好點,不過那樣走的話LOGO就倒置了,所以我這邊只能跟著官方示意安裝方向來安裝,這也是這個方案安裝注意點,就是跟著官方樣板安裝即可。

你們覺得哪個方向協調?

2,性能部分

i5 9600K Z390

這台機子主要用途就是遊戲娛樂,所以CPU部分很明確的選了i5 9600K,而為什麼沒選9700K,當然是價格。主板搭了微星MPG Z390 GAMING EDGE AC ,這塊主板我應該裝了三四台了,之前也用來搭過9900k,甚至超頻,整機做好散熱的話,全核5G也是沒有問題,主板默認預設的負載校正功能對新手也友好,不用擔心買了i9跑不到別人的測試數據。

如果你不是折騰極限的話,這塊板的超頻也比較簡單,且bios更新比較勤,手上這顆9600k散片,體制比較雷,差不多4.8左右,再往上電壓導致的溫度升高就比較不划算了,且相比默認的全核睿頻4.3來說提升幅度也是比較理想的。

這邊針對新手簡單說下超頻設置,MPG Z390 GAMING EDGE AC這塊主板超頻過程其實很簡單,我基本就是進入系統載入內存XMP預設,然後CPU直接調節倍頻(比如50),電壓全默認,進入系統,看是否穩定,如果穩定就看電壓多少,然後後面進入主板手動優化電壓(保證穩定的程度下降低電壓);如果CPU比較雷(我手上這顆),5g電壓要非常高或者沒戲,就降低倍頻(47、48),然後一樣重複上面的步驟,看下適宜頻率下的理想電壓多少。關於超頻幅度,個人建議,對於新手來說考慮的主要還是穩定跟低溫,不一定要盲目追求全核5G,主要看穩定頻率跟對應電壓的情況下溫度多少,如果進入那種非線性暴增溫度情況建議放棄,比如我個人感覺1.35v以內的溫度都是比較可以接受的,體制好的可能1.3v以內了(可惜目前市面的u大部分都比較差,特別是散片)。

下面應該是超頻4.7或者4.8g之後的性能

3,遊戲性能

遊戲性能主要就看顯卡了。顯卡當時選了索泰RTX2070 X-GAMING G3,主要價格便宜,性價比高,散熱效果也不錯,哪怕寫文章的現在出了super系列,實際還是一分錢一分貨,沒什麼影響。遊戲性能部分我主要實際測試了下面這些項目。

理論遊戲性能

2K解析度情況下,戰地5跟吃雞的表現。戰地5開啟了光追,所以平均幀變為52,關閉之後要高很多。吃雞的話2K解析度最高畫質情況下也有100 幀數。

H500到底是不是悶箱?

前面說了,之前有人諮詢過我,H500散熱到底怎樣,我這次剛好實際檢測下。

測試情況就是i5 9600k oc4.8g 然後索泰的RTX 2070,測試包含單烤、雙烤跟實際遊戲(吃雞)。

測試情況來看,H500並不會有悶箱熱堆積想像,烤機產生的熱量都可以及時排出。

cpu未超頻默認情況下雙烤,cpu跟顯卡溫度最高都只有60度左右,算低溫了,可以表明這個機箱的風道可以把熱量及時排除不會導致熱堆積。

CPU加壓超頻之後的溫度,提升倒大概80°左右,就是顯示電壓比較感人。

風道設計:H500這箱子自帶兩枚排風風扇,我這邊X62剛好裝在前面板,對應兩枚進風,這樣就形成一個良好的風道,一般來說自帶的兩枚風扇也足矣應對這箱子對應的配置需求,如果你是風冷散熱用戶感覺還不夠滿意的話,可以考慮把前面板的兩枚也裝上去,這樣就可以優化散熱效能。

最後再發下整機外觀,其實這套機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新手向,可執行度較高同時成品效果好,會比市面裝機店那種好看,而且不容易產生為了追求白色導致的額外費用(唯一額外費用大概就是定製線的費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新瓶裝舊酒,給中端機用什麼 SoC 可愁壞了產品經理們
看電影時,你喜歡坐在電影院的哪個位置?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