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浙江第一古街」受損嚴重,颱風來襲如何護好木質古建

「浙江第一古街」受損嚴重,颱風來襲如何護好木質古建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據媒體報道,颱風「利奇馬」於10日凌晨在浙江溫嶺登陸,受其影響台州靈江流域發生流域性洪水,臨海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內澇最高時達到1.5米,其中臨海古城和被譽為「浙江第一古街」的紫陽街受損嚴重。

「紫陽街的古建群,屬於中國南方木結構古建,其特點為採用『穿斗式』結構。其木樑木柱的截面尺寸非常精巧、細緻,外觀優美,和北方粗壯的大木結構形成對比。」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博士介紹。

在周乾看來,此次洪災再次提醒人們,古建面臨各種自然災害侵襲,為了幫助古建「延年益壽」,需要提前做好防震、防火、排水等各項措施,盡量減少災害帶來的侵擾。

全面評估古建受損情況

傳統木構建築中,木樑木柱支撐起整個屋頂的重量。木材是建築的受力體系,磚牆主要起維護加固作用。

「在高強度雨水的沖刷下,木質構件的連接可能會產生鬆動,很容易出現倒塌的情況。因此,洪災過後,需要對古建的受損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比如結構是否受損、部件變形的情況。」周乾分析道。

「對傳統木構建築來說,防火和防水是設計時要重點考慮的兩大因素。木構建築的石台基、石柱礎都是為了解決防水的問題。浸泡在水裡,會對建築本體造成明顯的傷害。」北京建築大學歷史建築保護系講師齊瑩說道。

木質建築對材料穩定性要求很高。長期處於一個穩定的濕度下,無論濕度高低,對木材而言都是一個適宜的環境。而時干時濕的情況,則會導致木材加速腐朽。

齊瑩認為,評估此次洪災對當地古建的影響,需要考慮潮汛的外力是否對建築帶來結構上的危害,以及木材泡水和後期乾燥帶來的材質損害,以及建築上的藝術細節被雨水侵蝕的情況等。根據評估後的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古建進行保護修復。

古建度汛功課提前做足

「確保安全度汛,是古建保護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事實上,不僅要在洪水來臨時採取各種應急措施,在汛期來臨之前也要做好各種備汛功課。」周乾指出。

周乾以紫禁城古建築為例說道,紫禁城自從修建以來,無論是明代、清代,乃至現在,幾乎在每年汛期來臨前,都會積極開展防汛備汛的各項工作。比如,北京在6月1日進入汛期,早在四五月份,就會安排專人清理屋頂、暗溝、明溝的雜草,掏空排水溝里的淤泥,對內金水河牆體、暗幫有損毀的地方進行修復,對雨水管、雨水口等進行檢修。

「以確保在雨季來臨時,紫禁城古建築的各項排水設施都能正常運轉,充分發揮排水功能,避免出現積水的情形,給建築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周乾說道。

泡水古建如何修復

泡水後的古建該如何進行修復?周乾介紹,首先要等木料乾燥,當木料含水率達到規定範圍內後,按傳統工藝進行修復。

針對倒塌的建築,在木材幹燥後,按照立柱子、榫卯搭接梁架,鋪瓦,砌牆的工序來恢復倒塌的建築。局部損壞的建築,以同種材料按傳統做法進行修復。

對此,齊瑩給出的答案也是一樣的。她介紹,北方古建,通常會做一個油漆包裹,起到防水和防蟲的作用,但如果泡了水,在截面地方,水汽還是會進去,就只能先等它自然乾燥。南方古建通常不做油漆層,它的表皮層會直接有水漬進去,所以也只能是等它自然乾燥。人工前期可以做的主要是對建築表面淤泥的清理。

油飾彩畫是任何古建築修繕施工的最後工序。「通過麻絲,桐油,豬血,磚灰的混合物包裹在木柱木額枋表面,可起到一定的防腐防潮作用,紫禁城的古建築表面均有此做法。」周乾說道。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岳靚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熱???熱???熱???140年來最熱6月!南極海冰面積降至新低
第四架C919,一飛衝天!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