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酒幾千年有何變化,古人千杯不醉,為何現代人只能喝幾杯?

中國的酒幾千年有何變化,古人千杯不醉,為何現代人只能喝幾杯?

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擁有釀酒的技術。早在原始社會,祖先就已經能喝到自然發酵的果酒,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原人開始用曲釀造糧食酒,喝酒也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習慣。

「若作酒醴,爾惟曲糵。」這是出自《尚書》的記載,也就是通過麥芽和曲釀酒,因為不受季節的干擾,這類糧食酒不但口感好,真的可以說隨時隨地想喝就喝。值得一提的是,自商朝起,中原興起了喝冷酒的風俗。這和祭祀時和熱酒有明顯區別。

到了漢朝,史料中就開始出現千杯不醉的猛人。漢人喜歡喝醖酒,也就是經過多次釀造的酒,陳年老酒。這種酒因為製作周期長,口感舒適,是屬實的稀罕貨。

晉朝時,中原人喜歡「五石散」。這種東西也叫寒石散,含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黃五種主要物質,內有多種化學成分,能讓人上癮。服用五石散後,癮君子們往往還得再就著一口熱酒,這叫「洗寒」。儘管如此,寒也不是那麼好洗的,經常服用五石散的人,往往百病纏身。

唐以後,中原人就又開始喝熱酒了。除了傳統的糧食酒外,西域美酒在中原也有很大市場,西域人釀造的葡萄酒別有一番風味。「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當然,如果濃度不是太高,喝葡萄酒也很難醉,唐人有將葡萄酒當做嫁妝的風俗。

元代時,中原的釀酒技術有了很大提升。蒙古人東征西討,學到了高度蒸餾酒的製作方法。「法酒,用器燒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酒極烈,其清如水,蓋酒露也。……此皆元朝之法酒,古無有也。」可見,在此之前中原的酒濃度都不高,千杯不醉自然不在話下。恰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中國人還是改不了痛飲的習慣,常因喝的酒度數過高中毒。

待到明清時期,中國人的飲酒習慣已經逐漸定型。像梁山好漢那般大口喝酒也只能出現在小說中,人們已經接受了高濃度烈酒,以前的曲釀酒不再被歡迎。真可謂小酌怡情,大喝傷身,痛飲不省人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怎麼立妃?只是好看還不行,如今已嘗惡果
中世紀的鐵甲堡壘,不可一世的歐洲重甲騎兵,為何被蒙古追著打?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