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陳中浙:書法的「關係學」

陳中浙:書法的「關係學」

作者 :陳中浙

值雨帖 宋 米芾

書法是從實用角度慢慢被賦予審美藝術要求的,而一旦被賦予了審美藝術的定義,書法的功用也就隨之有了變化。變到哪裡去呢?變成了道的附身,書法可以承載著道。中國的書法從最初的實用,最後走向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作用——作為落實道的載體。這也是書法在古代的一個重要作用,當然這個作用現在還照樣有效。

為什麼這麼講呢?書法其實表達了中國文化當中的一種「關係學」,應該說書法是把中國文化、中國哲學要表達的語言,用最感性、最具體的線條表現了出來。說白了,書法就是黑墨跟白紙的關係,構成的關係多一點、少一點,直接決定我們的審美。所以用墨的濃淡枯潤、線條的長短粗細、字形的大小、隔個距離,都是一種「關係學」,都是在構建一種關係。如果線條的長短粗細、用墨的濃淡枯潤關係處理得不好,這個字就不好看。所以書法當中用墨的濃淡枯潤、線條的長短粗細、字形的大小、隔個距離等各種關係,處在最佳、最和諧的時候,也就是最美的一種狀態。這種關係恰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儒釋道三家文化,我覺得無非就是兩個字——關係。如果在這兩個字上功夫下足了,中國文化就會一目了然。這裡說的「關係」不是走後門,搞關係的那個關係,而是你與周邊事情的處理關係。比如說儒家,孔子講一個人從牙牙學語到白髮蒼蒼,從平民老百姓到皇親貴族,一生當中,你一定要跟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人打交道,把跟這五種人的關係要處理得恰到好處:在單位里,跟領導搞好關係;在家裡,跟父母搞好關係,跟子女搞好關係,跟先生、夫人搞好關係;在外面跟朋友搞好關係;兄弟之間也搞好關係,那你這個人做事情就會無往而不利,就是達到了孔子心目中聖人的狀態。關係處理得好不好,是儒家判斷一個人書有沒有讀通的標準。宋代有一個宰相趙普說「《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這是什麼意思呢?只要你把《論語》當中各種關係理解得恰到好處的話,你在社會上做事情就會遊刃有餘。

道家也是如此,先講老子。如果一個人能夠跟自然搞好關係,把自然界的規律拿過來,運用到人事上面去做事情,這個人就會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一個神人的境界、得道的境界。莊子講,一個人的壽命完全可以「得其天年」,就是可以活到125歲。莊子說怎麼樣才可以活到這個歲數呢?大家去讀一讀《莊子》,尤其是專門談養生的《養生主》,裡面說得很清楚,跟自然搞好關係,按照自然的要求來規範自己所有的行為,就可以活到這個歲數。《養生主》開篇就講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那把刀用了19年,殺了上千頭牛,刀鋒仍舊鋒利無比。為什麼能這樣呢?因為庖丁下刀的時候,已經把牛的自然紋路搞得清清楚楚了,瞭然於胸,閉著眼睛切下去,都知道肯定會在肉最柔弱的地方,而絕對不會碰到骨頭。所以他殺了上千頭牛,這個刀刃照樣鋒利無比。參透了莊子講的庖丁解牛,你就可以長壽。這也是在講關係。

佛教文化更是講關係。在面對美色、名利、地位、佳肴的時候,佛教告訴你哪些東西不能要,更不能要得過分,哪些東西可以要,要多少才是合適。你不能亂要一通,那是不行的。不是你該要的你還要,那會要出毛病來的。要把握一個該不該,一個度。該不該,也是在處理一種關係。明白了這些,你就不會患得患失、煩惱纏身。佛教其實是在告訴你怎麼樣處理好與美色、名利、地位、佳肴這些外物的關係。可以說整個儒釋道三家文化全是在講關係兩個字。我剛才講書法里的關係,其實就是最直接、最感性地把中國哲學當中、中國文化當中最核心的部分具體落實了下來。所以,書法這門藝術,是代表中國文化精粹的一種藝術。

由此可以看清,書法為什麼能夠從最初的實用功能,上升為「道」的載體。然而在當今中國,我們不用考書法了,寫論文也不需要用毛筆寫了,書法的這個最重要的實用功能都不具備了,大家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書法遠離我們的實際生活越來越遠了,除了作為一門藝術,我們現在學書法還有什麼意義?其實大有用處。這個時代越是在發展,越是在科技化、信息化的時代,越是大數據時代,這門藝術就越發值得珍惜,物以稀為貴,我舉幾個例子給大家聽。

字畫收藏在近些年來勢頭正勁,1993年,中國的拍賣市場剛剛起步,在7年後的2000年,中國嘉德拍賣了趙構的《嵇康養生論》,從380萬元起價,最終以990萬元的價格成交。如果這幅書法作品在今年拍賣,它作為宋代的文物,其市場價格極有可能數以億計。米芾是中國歷史上官方指定的書畫院的第一任院長,「宋四家」之一,他的這件《研山銘》僅幾十個字,就拍到了2999萬元,還不算傭金。《石鼓文》是戰國時代的作品,一直掩埋在地下,到了唐代才被人發現,大文豪韓愈很興奮,就寫了篇《石鼓歌》來歌頌這件寶物,元代書法家鮮於樞就把韓愈的這篇文章寫成了書法作品。當時估計鮮於樞對同樣的內容寫了兩遍,一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一件藏在國內,據說藏於國內的這件要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有藝術性,並且被拍到了4000多萬元。這些作品是在2004年拍的,倘若現在拍賣同樣的作品,那麼市場價格必定會翻倍。宋代黃庭堅的《砥柱銘》,於2010年6月3日晚上在北京保利拍賣行拍出了4.368億元。估計我們一輩子能親眼觀摩這種作品的機會屈指可數。

雖然現在書法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大家一定要學會欣賞書法,要懂得鑒別書法作品的優劣高下。假設有一天,你的運氣好,不小心在地攤上或某個時候碰到一件國寶級作品,很多人無法體會到它的妙處,你卻慧眼獨具地識破了這幅作品潛藏著的「魅力的真相」,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及圖片如沒註明出處則來自網路,無從考證來源,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或直接聯繫我們告知刪除或標註來源,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怕黑與責任 的精彩文章:

楊維楨的濃枯筆,你就說野不野
提升書法創作水平,必須解決這4個核心筆法!

TAG:怕黑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