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末伏已至,想健康,要闖過「三關」,秋冬才能少生病,更健康

末伏已至,想健康,要闖過「三關」,秋冬才能少生病,更健康

俗話云:「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末伏,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

8月11日-8月20日,是末伏的10天,過不好末伏,對身體傷害巨大。

「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就是末伏天氣的特點。

此時,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間點,末伏過的好,秋冬可以少生病。

要想安然度過末伏,首先,一定要闖過下面這「三關」。

末伏已至,想健康,要闖過「三關」,秋冬才能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關:氣溫關

末伏時,白天溫度高,早晚涼颼颼。

此時,晝夜溫差大,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心血管病和中暑。

當氣溫超過32℃時,心血管負擔增加,易誘發心梗、腦血栓等疾病。

在末伏時節,人體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撐不住,導致中暑。

因此,此時,一定要更加註意,在早晚,可適當加衣服,過好溫度關。

雖然講究「秋凍」,但並非人人適合,心血管病、呼吸道病、慢性胃病者,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第二關,脾胃關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

末伏,還處於長夏,此時,一定要注意養好脾胃。

一旦,脾胃受損,不但會造成腸胃疾病,還會為秋冬進補留下隱患。

因此,末伏時節,一定要健脾祛濕,養好脾胃,助力身體健康。

此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貪涼,少吃冷飲,多食粥,有助於健脾和胃。

第三關:乾燥關

末伏時節,涼風來襲,汗液往回收,津液往裡走,如收斂嚴重,會讓體表感覺乾燥,出現鼻孔干、嗓子干、皮膚干、小便赤黃、大便乾結等。

甚至,此時,很多人會出現風燥感冒,咽喉干、嗓子緊,連咳嗽都是乾咳。

末伏後,天氣越來越乾燥,要注意「秋燥」傷肺,誘發肺部疾病。

應對乾燥,及時補充水分始終重要,末伏時節,要注意做喝水,小口慢慢喝,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此外,喝點熱茶,吃點滋陰潤燥的食物,也都非常有必要。

末伏已至,做好三防,少生病

一防秋燥,多飲茶

末伏,多飲茶水,可對抗秋燥,還可好促進排毒,對秋冬進補,大有益處。

尾參茶,泡水喝,可滋陰潤燥,對抗秋燥之症。

尾參,是生津潤燥的佳品,用其泡水喝,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增強免疫力之效。

尾參,含有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對抗秋燥不適。

二防感冒,重飲食

由夏入秋,是「風燥型感冒」的高發期,特點就是「干」,通常反映為喉嚨干癢、乾咳。

末伏時節,天氣較熱,開始以燥為主,此時,對付感冒,重點是滋陰潤燥。

想要滋陰潤燥,重點要注意飲食,可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比如,梨、藕、蘆柑、柚子、荸薺、葡萄等。

亦可煮點杏仁湯喝,對於預防風燥感冒,有不錯的效果。

三防胃病,飲花茶

末伏時節,早晚風涼、溫差大,是消化道疾病高發期。

早晚溫差大,再加上貪吃冷飲,寒涼的瓜果,容易導致胃痛等疾病發生。

此時,一定要注意,養護好胃病,日常不妨多喝點花茶,可暖胃止痛。

花茶,性質溫和,對於暖胃養胃,十分有益。

山刺玫花,泡水喝,可暖胃止痛,改善胃脘痛。

山刺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其性質溫和,用其泡水喝,可養胃止痛。

《綱目拾遺》記載,將其陰乾,沖湯代茶服,可治肝胃氣痛。

經常泡上一杯,能治腹中冷痛,胃浣積寒,順行血氣、安神、通便,降火氣,調理血氣、活血化瘀,緩和情緒。

末伏時節,多用山刺玫花泡水喝,對於胃腸健康,十分有益。

末伏時節,多食三果,有益健康

1、葡萄

末伏時節,由熱轉寒、陽消陰長,飲食要遵循「養、收」的原則。

中醫認為,酸味,可收斂、固澀,此時,吃點葡萄,是不錯的選擇。

葡萄,可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

其中,紅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淤,有心血管病的人不妨多吃。

白葡萄,有潤肺的功效,適合咳嗽、呼吸系統不好的人吃。

綠葡萄,則偏重清熱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

2、秋梨

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可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可緩解秋燥,對抗口鼻乾燥、乾咳少痰等情況。

秋梨,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

梨可以補水,養陰潤肺,而且對嗓子特別好,末伏時節,多吃點秋梨,也是不錯的選擇。

3、核桃

秋季吃堅果,核桃,是深受百姓喜愛的堅果之一。

核桃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非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可保護心血管。

核桃仁表面,有層褐色的皮,它的抗氧化物質,幾乎都在這層薄皮里,吃的時候雖然有點澀,但最好不要去掉。

所以,末伏時節,吃點核桃,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好處。

末伏時節,守護陽氣,多曬太陽

陽氣,生命之根,人體陽氣充足,才能光耀五臟六腑,帶來長久的健康。

末伏時節,要保護好人體陽氣,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1、曬後背

後背的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所以,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後背,可以選擇上午9點至10點,或者是傍晚夕陽快落山之前。

曬後背的時間,在40-60分鐘左右為宜,出少量汗、微微睏倦效果最佳。

2、曬頭頂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也就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

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過兩耳直上連線中點),是百脈所會之處。

曬太陽時,一定要讓陽光曬過頭頂,有助於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蒲公英雖好,三伏天泡水,有「4喝」,「3不喝」,切莫喝錯了
36歲男子,查出肝癌,從不喝酒,但3件事做太多,肝同樣承受不起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