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3家葯企產品被掛名,衛健委下令徹查學術會議

3家葯企產品被掛名,衛健委下令徹查學術會議

記者|任悠悠

8月12日,賽柏藍報道了印有「北京市西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紅頭文件,文件內容是一份《關於開展群眾投訴舉報內容清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根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凈化醫療環境,擬對群眾投訴舉報內容開展清查工作。北京駐區三級醫院、區屬一級、二級、三級醫院,區社管中心,於2019年8月20日前完成調查處理工作。

無獨有偶,界面新聞今日也獲得一份類似文件,只是文件抬頭是「北京市丰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文件內容與西城區的通知相似——開展群眾投訴舉報內容清查工作,清查內容包括三項:

先聲葯業公司有關藥品、阿斯利康的霧化吸入激素「令舒」、默沙東公司的順爾寧等進入醫院及2019年度的使用情況。藥品使用情況的起止時間為2019年1月1日至7月25日。如果發現問題應將起始時間擴展為醫院首次採購該葯之日。

各類醫院及科室舉辦學習班、培訓班、講座、年會等情況,起止時間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0日。

醫院開展的各種藥物臨床研究,起止時間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0日。

儘管界面新聞按文件背後留的電話致電過去,對方表示不接受採訪。但文件蓋有丰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紅章。

眾所周知,虛高藥品銷售價格,既可以保證生產、經營流通領域獲得高額利潤,還可用來支付藥品回扣,增加藥品銷量。

根據恆大研究院《揭開中國葯企銷售費用畸高之謎》的文章,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葯企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 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 成、逃稅洗錢(過票)成本、統方費用。其中公關招標機構、公關醫院 相關負責人和醫生回扣分別對應招標環節、醫院採購環節和處方銷售環 節,利益進行三次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佔比超過一半。

此次的全面徹查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此前財政部聯合國家醫保局於6-7月對77家醫藥企業展開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工作。查賬檢查中,葯企費用、成本、收入等真實性是檢查重點,而葯企銷售費用核查是重中之重。

醫療衛生行風建設歷來都管理者狠抓的方向,早在2013年就有「九不準」文件出台,有的地區有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版,例如鄭州就曾發文禁止醫生參加藥企贊助的學術會議等。

但學術賄賂之風依舊難以遏制住,有各大葯企不斷攀升的學術贊助費,還有早些時候中華醫學會兩年收取醫療企業贊助費8.2億元,令人震驚。

為何回扣之風屢禁不止,值得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卡舒吉案第三方報告出爐:沙特抗議、土耳其力挺、美國沉默不語
天風證券擬45億收購恆泰證券29.99%股權,已較去年初收購價打了五折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