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藥物過敏,防護遵循7原則,一定要看!

藥物過敏,防護遵循7原則,一定要看!

《淺談過敏預防》連載17

藥物過敏的防護

主編:

劉光輝

副主編:

徐姍姍 劉遷 楊永仕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當你去往醫院就診時,會被問到是否有藥物過敏史;當你需要注射頭孢、青黴素等藥物時,會被要求先做皮膚測試;當你查看藥物說明書時,會看到註明有藥物過敏者禁用,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藥物過敏的防護。

什麼是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指的是藥物通過口服、吸入、放入栓劑、灌注、接觸等方式進入人體後引起嚴重、可致人死亡的過敏反應。藥物過敏是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藥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後遺反應、特異質反應以及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等。

常見的抗生素(如頭孢、青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等)、解熱鎮痛類藥物、中藥等可以引起過敏,同時預防疾病的疫苗、手術中使用的麻醉劑和肌松劑等也可以引起過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群中有1%~10%對青黴素過敏,每5萬~100萬個接種疫苗的人中就有1人對疫苗產生過敏性癥狀。

藥物致敏的原因

任何一種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引起過敏反應,其中個體差異性、藥物純度、藥物進入人體的途徑、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速度等因素,都會影響藥物過敏發生的幾率。

有藥物過敏家族史的個體由於遺傳作用,容易引起藥物過敏;同時個體自身患有基礎代謝類疾病(如肝病、腎病等),處於月經、妊娠、疲勞、飲酒期間,也容易引起藥物過敏。

藥物的純度越高,可能引起過敏的幾率越小。疫苗注射所誘發的過敏性疾病可能是由疫苗抗原、疫苗佐劑、用來生產疫苗的有機物、疫苗穩定劑、疫苗防腐劑和其他疫苗賦形劑導致。

根據藥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最容易引起過敏的是局部用藥,其次是注射,再次是口服。

藥物在體內代謝的速度越慢,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過敏。

藥物致敏的疾病

藥物過敏可引起皮膚損傷、器官反應和全身性反應。輕度的藥物過敏可引起單發性蕁麻疹、泛發血管性水腫、散發斑丘疹和固定性葯疹等。重度的藥物過敏可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葯疹、過敏性紫癜、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肝腎損傷、過敏性休克等。

藥物過敏的防護

(1)找出病源藥劑;

(2)用藥之前對藥品進行評估,規避有過敏史的藥物;

(3)注射藥物之前做藥物皮膚試驗;

(4)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5)注意閱讀藥物說明書;

(6)調整藥物處方和增減藥物劑量;

(7)過敏專科配備急救設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老貓」汪誠信:「斗鼠」一甲子(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安寧療護服務將在全國推廣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