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解釋「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楞嚴經淺釋
經前懸談
宣化上人講述
一九六八年夏 · 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壹 · 總釋名題
三、釋「如來密因」
如來:如,是「無所不如」;來,就是「無所不來」。「無所不如」這個「如」,就是一個法的本體。佛法的本體就是個「如」,佛法的用就是個「來」,這是「體、用」兩個字。如,是「如如不動」;來,是「來而又來」,來了再來、來了再來——如如不動,來而又來。那麼到什麼地方去?沒有地方去;從什麼地方來?沒有地方來。所以《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不到我這兒來,也不到你那兒去;也就在你那兒,也就在我這兒呢!這就是「如來」。
如來,這是佛的十號之一,佛有十種的名號。每一尊佛最初有多少個名號呢?最初每一尊佛有一萬個名字。這一萬個名字,以後又把它縮少,因為人記這麼一萬個名字記不清楚了——啊,又是這個名字,又是那個名字,把人記得腦筋都糊塗了!糊裡糊塗,記不住一萬個名字,以後就縮少到一千個名字,每一尊佛有一千個名字。那麼一千個名字,人還記不住這麼多;以後又縮少,縮到多少呢?一百個名字,一尊佛有一百個不同的名字。不單這尊佛有一百個不同的名字,每一尊佛都有一百個不同的名字,那麼眾生也還是很難記得。於是乎又縮少,縮少到多少呢?縮少到十個。所以這十個名字,是每一尊佛的通號。
佛的十個名字是什麼呢?第一個名字「如來」:就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就是成佛了。第二個名字「應供」:就是應當受人天的供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尊佛都有這十種的名號。如來,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
密因:究竟什麼叫密因?密因,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定力的本體。為什麼叫「密因」,而不叫「顯因」?因為這種定的本體每一個人都有的,所謂「人人本具、個個不無」;雖然本具、不無,但是每個人自己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所以就叫密因,變成一個秘密了。這個秘密,就是定力的本體。這種定力的本體,是如來定力的本體;如來定力的本體,也就是一切眾生定力的本體。也就是:所有人都有這種的定力本體,不過自己沒有發覺出來,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所以就叫作「密因」。
四、釋「修證了義」
修證了義:這個「密因」是做什麼的呢?是叫你修,才能證得。你修,怎麼修呢?你修參禪或者念佛,這都是修;可是這一個「修」,是專門修參禪的,要專門修參禪才能證得。這個「證」,是「證得」。證得什麼?證得「了義」這種的義理上。
什麼叫「了義」呢?義,就是「意義」,這個意義了了,就是沒有意義了。那麼「沒有意義」,說是:「我們普通的人做事情,總說一點意思都沒有。這也是『沒有意思』?」但是這個「了義」,是把世間、出世間法完全都證得無餘了,再沒有法可修,再沒有法可證了!也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絕學」,不學了;「無為」什麼也不做了;「閑道人」,他什麼事情也都不做了。「不除妄想不求真」,他也不除妄想,也不求真理了。為什麼他「不除妄想」了呢?因為除盡了,妄想沒有了,所以他才不除了。「不求真」,因為「真」他已經得到了,所以就不求了。沒有得到,才要求;他已經得到這個真理了,所以就不需要求了。沒有除盡妄想,才要除妄想;妄想沒有了,就不需要除了。所以「了義」也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因為把佛所說的義理已經證得無餘,沒有法可證了,學到那個極點了!
那「不了義」,就是說還有意思呢!現在這個,就是什麼意義都沒有了,干而潔凈——這時候,到「密因」那個正定的本體上。所以這是「修證」,才能得到「了義」;如果你不修,就不能證得了義的這種境界。
那麼「了義」,這是個大義;大義,是包括一切義。說是:「了義,沒有了!」沒有了,這才是一個「真有」;你若有的時候,那就不是「真有」。所以證得這個「了義」了,再無義可證,就是到那個極點了!到極點,是到什麼程度上呢?也就是到佛的境界上,到佛的果位上。
※284.此名住世自在天魔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由這個因緣,他九十一劫都是富有的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