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個社會的有錢人,真沒你想的那麼多

這個社會的有錢人,真沒你想的那麼多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都是 985,畢業幾年以後,薪酬待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為什麼都是跳槽,有人越跳越高,有人越跳越低,甚至面臨失業風險?

有人說金融行業年薪百萬,為什麼自己只有月薪 5000?

這樣的問題其實都是一個,決定薪酬的關鍵是什麼?

本文就是來探討一下薪酬的層級和規律,幫助大家在求職跳槽的時候,作出正確的選擇。

年薪百萬是中文互聯網的情結,動不動就有人宣稱年薪百萬;甚至在知乎,「年薪百萬,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但是據統計,2019 年畢業生求職季,37 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 8452 元,深圳也突破萬元大關。

但別急,看另一個數據,根據 2019 年,深圳市薪資水平報告顯示,深圳人的平均工資 5199 元,其中,6K/ 月以下的比例佔到了 61.5%。

數據是會騙人的,比較這兩個數據,你會發現,一個說深圳平均工資 5000,一個說,深圳平均招聘薪酬破萬,因為畢業季主要針對的就是大學生,而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勞動者普遍水平。

這就提醒我們一個事實,薪資並沒有多數人想像的高。

中文互聯網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成千上萬的人在用「我朋友」,「我同事」,「我上司」,「我親戚」編故事,在網上吹牛逼,所以導致浮誇風盛行。

真實的職場不是這樣的,真實的世界裡,從月薪 5000 到年薪百萬,其實都是中產,共同構成了中產的各個層面。

2

2.1 月薪 5000

在營銷號里,月薪 5000 是社會底層的標準象徵;但是,實際上月薪 5000 是深圳市的平均工資。

深圳作為北上廣深最接地氣的城市,也是最海納百川的城市,深圳的薪資水平也相對接地氣,平均 5000 就是深圳的工資水平,而一般新一線城市,還達不到這個薪資水平。

月薪 5000 究竟是什麼水平,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沒有什麼核心技能,也不是 IT 行業,金融行業等高薪行業員工,一般來說,工資水平就在 5000,如果進入一線城市,可能略高一些,能夠達到 6000 左右,甚至達到 8000。

大部分非一線城市非江浙滬廣東非艱苦地區的公務員,一線城市的前台、行政等非核心崗位人員,大概也是這個薪資水平。

總之一句話,基層員工,大概的薪資水平,就是月薪 5000 左右。

2.2 年薪 10W

年薪 10w,大概月入 8000 左右,能達到這個薪資水平的有幾類人:

IT 小廠的工程師是很典型的一類,銀行櫃員,外企央企總部員工,小個體戶,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非 IT),還有早幾年被追捧,這幾年又被踩到不值一錢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央部委和一些富裕地區或艱苦地區的公務員;

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白領,也有一些特殊行業,比如需要大量戶外作業或者有危險性的技術工人,比如石油、電建、電力、核電行業,也可以達到過萬。

2.3 年薪 30W

年薪 20w ,月入 1w5 左右,加上獎金,最典型的人群就是程序員;

剛畢業的碼農,如果特別優秀,剛畢業進入 BAT,華為,可以拿到 15k 的薪資水平,15-16 個月工資,這樣的人,一般是 985 碩士以上,名校出身,腦瓜聰明。

同樣能剛畢業拿到這個薪資水平的,還有就是金融行業員工,確切的說是證券和投資銀行的員工,投行助理這個檔次;

這些人跟 IT 行業一樣,同樣是名校背景 聰明腦瓜,有些甚至需要父母有一定人脈。

所以,剛畢業就能進入 IT 行業和金融行業的人,優越感是非常強的,在同齡人裡面基本就是碾壓的水平。

不考慮新人,看一個數據,根據 BOSS 直聘整理的《2019 年晶元人才數據洞察》顯示:

2019 年晶元人才平均招聘薪資為 10420 元,十年工作經驗的晶元人才平均招聘工資為 19550 元,僅為同等工作年限的軟體類人才薪資水平的一半。

非 BAT 的碼農,一般要 5 年左右經驗,才能拿到年薪 20w,而傳統行業的工程師就更慘了,一般 10 年左右的工程師,可以拿到這個薪資水平(外企會少幾年)。

而年薪 20w,是大多數行業的上限,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就是這個薪資水平,停留在這個行業裡面,能夠拿到的最高薪資水平,不會超過 20w-30w 這個檔次。

四大 5 年左右的員工,也是 20w —— 30w 的薪資水平,這就是為什麼四大為什麼越來越被名校 diss,就是因為成長太慢,在四大獃五年才能跟投行比。

這些人都是非常有優越感的,但是今年痛批 996 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些人全部都是 996,除了少數外企員工,幾乎都在沒命加班。

這個薪資水平,同時也是多數藍領的天花板,我們知道的所謂「高級技工」,一般來說待遇就在這個檔次,大型塔吊司機、高級模具工人、高級廚師,薪酬一般都在這個水平,同時這也是很多個體業主的天花板;

我們在新聞里看到的生意特別好的煎餅大媽,賣牛肉麵的大叔,蔥油餅大爺,如果不僱人,一般一年也就在 20w 上下,他們其實也都在變相 996。

2.4 年薪 50W

年薪 50w,基本已經是所有打工者的天花板。對,不是年薪百萬,年薪 50w 大概什麼水平,我們還是看 BAT 和華為。

大概就是 BAT 的 P6,T3-1,拿阿里來說,P5、P6 就是幹活的主力,新進來的畢業生就是 P5,晉陞一級就是 P6,區分兩者的一個標準就是能否獨當一面,P6 是資深工程師,這個資深,一般是 5 年經驗,對應領域 3 年以上經驗。

要當 BAT 的 P6,要麼是一開始就進入大廠,要麼就進入有一定技術實力的有潛力的獨角獸。

至於其他的企業,我給大家看一組數據吧,2017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高管平均薪酬達到 44.72w。

也就是說,大部分上市企業的高層,收入也只有 50w 左右,而且年薪 50w 並不是年年都可以達到;

2018 年高管的離職率是 12%,很多高管,其實也很難把這樣的高薪穩定在 50w 超過 3 年。

2.5 年薪百萬

幾乎所有宣稱自己年薪百萬的人,都沒有達到年薪百萬,年薪百萬什麼水平,還是拿阿里舉例,年薪百萬,就是阿里的 P8。

能夠達到 P8 的,在行業內都是有名的技術專家,至少在某一領域相對很難替代的專業能力,僅此還不夠,還要運氣,沒有站錯隊,Boss 給力,跟 Boss 關係良好,各方面運氣都好到爆。

也有一些阿里收購的互聯網公司的專家,運氣好可以到 P8,比如小藍單車的產品負責人,就給了 P8。

而且 P8 實際上不是年薪百萬,僅僅是頭四年可以達到年薪百萬。阿里 P8,股票 4 年拿完,頭四年相當於 70 萬現金 50 萬股票。

後面每年就是 70 萬現金,但是要升到 P8 有多難,阿里到處都是 P6 排隊升 P7,你最少要跟幾百人競爭。

P5 升 P6 需要三年,基本都能升,但是要從 P6 升 P7,很多人都卡住了,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跳槽離開大廠的原因。

P7 升 P8,多數人幾乎沒有可能,就是我說的:

人脈好 老闆給力 技術能力強 運氣好,4 者缺一不可,即使這樣拿到這個薪資也需要 10 年最少,到了 P8,就可以參與分肥。

所以,阿里的 P6 很多都會選擇跳槽,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 P7 升不上去,升 P7 都這麼難,你可以想像 P7 到 P8 有多難。

如果合法納稅的話,各地社保公積金政策不同,一般來說,稅後是 70 萬出頭。當然還有一些人可以達到年薪百萬,就是上市公司的總裁 CEO 們,還有一些熱門行業,比如地產、金融、IT 行業的高管,合伙人,總裁們,這些人的薪資幾乎沒有價值,也不在討論之列。

3

通過這個梳理分析可以看到,單純靠打工,要拿到年薪百萬,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對大多數人而言,年薪 20w 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年薪 10w,就打敗了 90% 的中國人。

這不是我瞎掰,國家統計局 2017 年的數據,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25973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36396 元,年薪 10w,就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3 倍。

而這個估計也可能過於樂觀,去年個稅改革,把個稅起征點調整到 5000 元,繳納個稅的人數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但新浪財經根據財政部、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的公開信息進行推算,稅改後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人數將下降到 6400w;

也就是說,月薪超過 5000 的人,也不過 6400w,不到人口的 5%。月薪 5000,年薪 6w,就已經是前 5%,而年薪 10w,很可能已經是 1%。

不用聽那些散布焦慮的營銷號和各路大 V 的,能夠做到年薪上萬,幾乎都是大學以上學歷,要知道中國真正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也才 4%。

這個數據可能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但是對想提高收入的人來說,並沒有意義,那麼,真正決定高薪的因素是什麼?決定薪酬的關鍵密碼是什麼?

1、專業。真正的高薪收入就是集中在金融和 IT 兩個行業,而普通人能夠憑努力拿到高薪的,可能只有一個行業,就是 IT。這個等下講,所以選擇這兩個專業的人,有很大的優勢。

2、學歷。知識是有用的,教育是有用的,名校出身,985 畢業,能有效地提升你的起薪,而且很有可能影響你未來的高度。

3、城市。幾乎所有的高薪職業,都集中在幾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要想獲得高薪,必然要到這些城市去,別拿三線城市企業或者煤礦的經理高管,你朋友你親戚舉例,這樣的職業有多少,怎麼得到都是玄學,並不具備參考價值。

4、家世背景。我拿阿里 CFO 衛哲舉例吧,衛哲前段時間跟投行女互撕,衛哲何許人?在校讀書期間到萬國證券實習,被管金生看中成了他的秘書,24 歲就成了萬國證券資產管理部的副總,這樣的履歷牛逼吧。不過衛哲的父親是上海建工的總經濟師,1998 年上市就是與萬國證券合作。

從這次撕逼我們也能看出來,金融行業就是一個非常看資源的行業,名校 學歷 履歷,本質上也是看你的資源,真的碰上背景厲害的,一切都可以商量。

5、年齡。我們在前面也提到了,傳統行業的工程師要 5-10 年才能積累到月薪兩萬以上,塔吊司機技能的磨練也需要十年,上市公司高管一般就是 40 多歲,所以有時候,我們說高級技工工資高,高級工程師工資高,往往忽略了一個前提,年齡,這些高薪職位,沒有一定年齡,你是拿不到的。

4

其實其他行業職場也是這樣,在低階段晉陞靠個人能力,但是每一個收入檔次都是一次裂變,都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和素質,你在下一個層次完全正確的思路,到了上一個層次就是完全錯誤的打法。

專業學歷城市家世固然重要,但是每一層次都有自己的潛規則,只要滿足這些潛規則,不滿足上面的這些硬體,你同樣可以獲得同檔次的薪水。

4.1 第一層:靠體力賺錢

月薪 5000 以下,都是靠體力賺錢。可以這麼說,月薪 5000 以下的工作,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中學生就能幹的工作,之所以現在需要大學生來干,就是因為大學擴招了,水漲船高,稍微好一點的勞動力,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所以門檻擺在這裡。

但實際上,在這個層次里,學歷根本並不重要,就是拼體力,拼聽話,拼忠誠,這個層次里,決定你是否勝任工作的關鍵,就是聽話和責任心以及團隊精神。

這個階段的工作,幾乎都是需要集體完成,就是比誰做一顆螺絲釘做得好,這一層叫 " 工 ",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關鍵就是,你能把體力壓榨到什麼程度,體力壓榨到極限,你可能在短期內收入比高層次的還多。

4.2 第二層:靠技能賺錢

到了月薪破萬這種檔次,開始靠技能掙錢,無論是文案技能,財會技能,編程技能,還是開鏟車,挖掘機,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練出來的工作技能。

決定你能不能進公司相應職位的關鍵,是你的技能是不是匹配,因為即使給人開後門,讓他站在這個層次的崗位上,還是要做事的,沒有基本的技能保障,上去了還是掉下來。

這一層的區分關鍵是,你用多長的時間積累夠這個技能,有些人在大學期間就參加計算機協會,找實習工作,積累夠了編程技能;

本科畢業就是前端工程師,所以剛畢業就能進 IT 行業,甚至厲害的還能直接跨入這個階段進入大廠,區別就是技能。

這也就是 IT 為什麼比很多傳統工科專業有優勢的地方,IT 是一個更「自我」的技能,你有台電腦就可以自己開發遊戲,開發軟體,只要你想學習,但是傳統的工科,機械、材料、土木,你在學校期間根本不會有多少技能積累;

牛逼一點的 985 工科,會有車間和實驗室供你學習技能,很多三本院校,甚至連好的實習機會都沒有,所以只能畢業以後到工廠車間去時間磨技能;

一磨就是十多年,985 可能需要 4-5 年,你不可能自己修鍊這個技能,因為我相信所有的家庭,不可能為了讓你練技能拿到上萬的月薪,給你買萬噸水壓機,給你買精密機床,讓你造一座橋。

所以你只能在工作中通過一個個項目積累經驗,大的公司項目密度高,你積累經驗快,就能更快拿到高薪。

這一層叫 " 匠 ",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是你的技巧深度。

4.3 第三層:靠時間賺錢。

到了年入 20w 這個檔次,這一層次和上一層次很像,都是靠技能賺錢,區別就是,時間。

大廠也好,金融行業也好,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可以更高密度地組織生產,把工作者的時間填充滿,這也是為什麼小廠更難拿到高薪的原因。

小廠無論管理還是組織上,以及能夠拿到項目的資源上,都不足以讓員工高效的生產,所以儘管小廠也加班,但是在有效生產上,通常是比不上大廠的。

而為什麼大廠喜歡使用名校學生,其實名校畢業生不見得智商就高過普通高校學生,但是名校學生有一個優勢,就是專註力強,抗壓能力強,更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環境。

同樣,在這個階段,那些賣小吃的小老闆,之所以能夠掙到錢,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的買賣一定火到,至少有半天的時間,是一直在忙碌的,也就是說,同樣是有技能,他的技能可以不停複製產品,而別人不行。

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當你擁有一定技能之後,如果你的薪資達不到月薪兩萬這個層次,關鍵就是你的工作沒有飽和,那麼你可以通過找兼職,開發副業賺外快。

這一層叫 " 師 ",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是你是否把時間高效利用起來,你的技術,毫無疑問,到了這一層次已經開始是稀缺的,區別只是誰能把時間更恰當地分割,變成產品,更高效地出售。

4.4 第四層:靠資源賺錢

年薪 50w,就已經不是堆量堆時間的問題了,無論是碼農也好,公司的管理層也好,投行的投資經理,其實都在強調一個能力,你能夠調動多少資源,無非是技術資源,客戶資源,還是管理資源。

拿碼農來說,側重於考察獨當一面的技術能力,何謂獨當一面,除了自身技術能力過硬,也一定要有能帶領幾個人完成某方向項目的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個人能力超強的技術專家,把技術資源變現。

所以要想達到這一層的收入,主要看你能夠積累到多少資源,如果技術能力強,那麼就積累自己的技術資源,如果拉客戶的能力強,那麼就積累客戶資源,如果能抱老闆大腿,那就抱老闆大腿。

職場老鳥都知道一句話,「做業務比非業務的強」,強在哪,就是因為,業務工作更方便接觸人,能夠接觸到更多客戶和人脈資源。

這一層叫 " 家 ",他們的特點,已經在行業內有一定名氣,能夠獨立連接整合各種資源,完成目標任務,取決於收入的關鍵是能夠整合連接多少有價值資源和信息。

4.5 第五層:靠資本賺錢

到了年薪百萬這個層次,毋庸置疑,都是靠資本賺錢,這就是錢生錢,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處於一個資本的時代,資本賺錢比靠自己能力,人脈賺錢要容易得多,達到年薪百萬的,可以說,100% 是靠資本,靠錢生錢。

所以除了一些天賦和運氣都好到爆的碼農,能夠賺到這個錢的,無論是自己創業成功的老闆,還是地產、製藥等熱門行業的高管;

本質上都是一個原因,被熱錢追捧,同樣是高管,在傳統工業企業和房地產、電子、計算機、製藥等熱門行業,薪資是兩個水平,無他,就是因為後者是資本青睞的行業,水漲船高。

這一層次本質上來說,就是幸運兒,要麼是家世背景都不錯,要麼就是抓住了時代的一兩個風口,要麼就是職場一帆風順,事業順心。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行業,就是新媒體,可以說,這幾年靠自己努力純粹白手起家賺到百萬以上收入的,幾乎都是做自媒體的,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不在這裡分析。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選擇遠遠比努力重要,如果想在職場獲得高薪,那麼記住三點:

一是盡量選擇離錢近的行業。

大河有水小河漲,資本湧入的行業,才有可能水漲船高,獲得高薪;

二是盡量選擇崇尚個人奮鬥的行業。

越是崇尚個人奮鬥,越是反團隊精神的行業,個人的努力和價值越容易體現;

三是快速迭代,極早裂變。

你永遠無法靠升級打怪得到高薪,每一次收入層級的躍遷,都是一次重塑自我的過程,都是一次如核爆一樣的裂變。

這就像戰爭一樣,在原始時代,你石斧用得好就是最好的戰士,但是到了戰車時代,你要會駕車,到了胸甲騎兵時代,你必須成為騎士才能打贏戰爭,但是到了火藥時代,騎士就成了火槍手最好的靶子;

上一個時代最強的王者,到了下一個時代,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來源:升值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敗走中國,歐洲建材巨頭百安居為何深陷利潤陷阱
突發!龐大申請破產,汽車流通巨頭轟然倒下!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