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積石山下腰刀民族的武器:保安刀

積石山下腰刀民族的武器:保安刀

在中國傳統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就是刀,刀是人類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歷史上,刀帶給人類的,絕大多數都是流血和殺戮,但在中國的甘肅,有一個民族,卻是因為刀而得以繁衍生息,發展壯大。這就是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積石山。積石山最有名的特產是花椒和保安腰刀,在當地商店裡,也以這兩種商品最引人注目。

據《積石山縣誌》記載,保安腰刀是由於聚居於大河家鄉甘河灘村、梅坡村、大墩村及劉集鄉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長打刀技術,所產刀具構造精巧、質量上乘,工藝獨成一體,故稱為「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與藏刀,蒙古刀齊名。保安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工藝精湛。它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緻的裝飾品和饋親贈友的上乘禮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歡迎,在阿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

保安族人冶鍊鋼鐵,打制金屬器具的歷史有800多年的歷史,與元代成吉思罕的軍事活動相關。據成書於14世紀的:《元史》、《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都有記載:「太祖征回回七年」,成吉思罕自公元1219年至1225年率領蒙古遠征軍征服中亞細亞。伊朗史學家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記載:「把為數超過十萬的工匠、藝人跟其餘的人分開,孩童和婦孺被夷為奴婢,驅掠而去」。「蒙古人結束花喇子模的戰鬥,虜掠驅奴,進行搶劫屠殺,血腥鎮壓,再把居民中的工匠瓜分,送到東方諸國」。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師中原,軍隊中大量補充了從中亞諸國強征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1227年佔領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屬的積石州(轄現甘肅積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貴德等地)。為了鞏固這些新統一的地區,蒙元軍隊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參加的「探馬赤軍」,派到現青海同仁縣保安地區駐防。他們亦兵亦工,仍然從事工匠營生。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與當地的蒙、回、土、藏、撒拉等各部族相鄰而居,互通共融,到明代時形成了保安族。

保安腰刀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比較著名的腰刀有:「什樣錦」、「什樣錦雙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線」、「雙落」、「滿把」、「扁鞘」、「蒙古刀」、「哈薩克刀」、「魚刀」等等。刀面上,分別鐫刻著手、龍、梅花等各種圖案,這是區別腰刀的不同風格、不同式樣的主要標誌。其中,最漂亮的還數「什樣錦」。這種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璜考究,工藝精湛。

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麗,用鮮艷的什樣錦鑲嵌而成。金黃、翠綠、湛藍、澄紫、黛黑、銀白、桃紅……五彩繽紛,並夾有朵朵梅花。銀白色的刀鞘,包著三道棗紅色的銅箍,分外璀璨奪目。刀鞘上端,有個小孔,插著一把錚亮別緻的紫銅環子,拔刀出鞘,刀鋒閃閃發亮,寒光逼人。這種腰刀還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衛生。

傳統的保安腰刀製做工藝相當複雜,如一把十樣錦腰刀工序有40多道。在制刀工藝中有二道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技術。一是「加鋼背鐵」(即夾鋼工藝), 二是「沾水」(即淬火工藝)。把好了這二道關的刀,其刀刃鋒利到可以剃頭刮鬍子;堅韌到砍鑄鐵不卷刃。

刀面上刻有七顆星、五朵梅、一條龍、一把手等圖紋,紋飾精細;刀柄由紅、黃銅片和鋁片、牛角等材料疊合鉚成,打磨後色澤艷麗,猶如彩錦;刀鞘多為鐵鞘銅箍,配以裝插的鋼製鑷子,既增添了刀鞘式樣的美觀,又可以防止刀體從鞘中滑出。每戶保安人家都有鐵匠,每位鐵匠都有自己的特定刀面圖案。有的圖案是某位鐵匠的標誌代號,有的圖案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傳說,或記載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雙刀只是佩戴習慣?打鬥時並不一定是兩手各持一刀!
自行車鏈條也能玩出花紋鋼的效果?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