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被俘後寫此詩,看似很爛卻很聰明,沒多久靠這28字化險為夷
詩人作詩,也需要有心情,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許一個字也憋不出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很多詩人在悲苦和絕望中,也能通過抒發抑鬱牢騷,形成偉大作品。比如杜甫,在悲苦的時候,他始終關切天下蒼生,寫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的千古名句。
不過唐代另一位詩人王維,顯然內心沒有杜甫強大。王維的處境一直比較優越,雖然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被俘,但是卻最終全身而退,毫髮無傷。因此,王維的詩作,是很少悲苦之作。晚年的王維,還精於禪宗,詩文就更少悲哀和絕望的因子了。這樣的詩人,如果真的處於困境,寫出來的詩,恐怕是很難保證質量的。這樣說,似乎有些武斷!那麼讓我們看看當年王維淪為階下囚時,寫下的這首「保命詩」吧。
《凝碧池》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這首詩之所以說不算好,甚至「爛」並非是說詩文本身不佳。僅僅最後一句」凝碧池頭鄒管弦「就意境深遠,具有無盡的滄桑感和凝重感。從文字上看,這首詩仍然算得上一篇佳作。而且今天看來,這首詩是很有風骨的,萬戶傷心,秋槐葉落,只因為奸人作亂,社稷危困。然而事實上,這首詩是有很強目的性的,那就是為了保命!不得不說,王維很聰明!和杜甫的耿直、質樸相比,王維的心思顯然要更細膩。也難怪,王維能夠一生瀟洒。
說這是一首保命詩,似乎很矛盾。要知道,如果當時的奸黨看到這首詩,難道不會生氣嗎?問題是,王維怎麼會把這首詩給別人看?須知當時的王維是被囚禁,一舉一動都會被監視,他斷然不會傻到把這樣的詩寫成白紙黑字。因此這首詩如果真的是在獄中所作,開始的時候頂多是一篇腹稿。
後來安史之亂平息,王維也獲得了釋放。這個時候,王維心裡頓時緊張了起來。畢竟他沒有嚴詞拒絕安祿山的」偽官「官職。這不得不說也是因為王維的聰明,當然也可能是軟弱。他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斷然拒絕,安然接受被囚禁。這樣一來,似乎既保全了名節,又不至於招致殺生之禍。安祿山因為惜才,最終也確實沒有把他怎麼樣。
歷史上,像王維這樣的文人,是很多的。可是安史之亂平息後,即便是這樣算不得投降的文人,也是很可能被追究責任的。任偽官,這個罪名極大,極有可能被殺頭。也正是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王維想到將上面那首詩公開,為的是表示當年自己的清白。為了達到效果,王維並沒有傻到逢人便說或者廣而告之,那樣不是欲蓋彌彰嗎?他找來自己的好朋友裴迪,將這首詩展示給裴迪看。
裴迪看了,當然是四處奔走,為王維說好話。最終,依靠口口相傳,這首詩到了皇帝那裡,皇帝也覺得王維這詩寫得好,最後不僅沒有追究,還讓王維安享晚年。
然而不要忘記,和王維當時一起被俘的還有很多官員,還有不少樂工。其中有一個樂工叫做雷海清。《明皇雜錄》載:「天寶十五年,群賊陷兩京。有樂工雷海清者,怒而投樂器於地,西向慟哭。「一個樂工,都有如此氣節,怎麼不讓人感懷。當時王維就被拘於菩提寺中,他一定聽聞了雷海清的事迹。但是即便他作詩說「凝碧池頭奏管弦」,摔琴的雷海清被處置了,王維,還苟活人間!
這首詩,如此看來,非但算不得王維的閃光點,反而要算一個小「污點」,說是他詩歌中最爛的都不為過。然而王維也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無奈。而且後世人們更願意相信,王維的詩情感是真實的。因此經歷過安史之亂後,王維再也不願涉足功名,而是靜靜禮佛修禪。
如果王維真的在安史之亂遇難,無疑是一種更大的悲哀!
※遼使刁難,蘇軾寫首趣詩難住對方,紙上僅12字讀出來卻是28字
※16歲卑賤歌女被人刁難,當場改寫名篇,對方驚為天人登門拜訪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