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再懟美國大使,想撤軍?順便把在德國部署的核彈也一塊帶走

德國再懟美國大使,想撤軍?順便把在德國部署的核彈也一塊帶走

(歐洲國家對美國態度一向不一致,波蘭就在請求美國增加駐軍)

作為歐洲大國,德國對美國的態度和很多歐洲小國都不同,從冷戰結束兩德統一開始,德國就開始在對美政策方面向一直特立獨行的法國靠攏,在本世紀初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戰爭行動中,德國就和法國一道聯合反對美國的單邊行動。而在近幾年美國的很多極端政策面前,德國也一直在抵制美國政策,比如美國要求盟友繳納更多「保護費」的政策,美國要求歐洲盟友年軍費開支必須達到GDP的2%的政策。

而對於德國的「逆反」美國自然也是非常氣惱的,面對德國執意拒絕美國將軍費開支增加到GDP2%的態度,美國駐德大使就在近日再次發出威脅。據媒體報道,「因德國總理默克爾沒有滿足特朗普的要求,不願將北約軍費開支提高到德國GDP的2%,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威脅要將美國(在德國的軍事)基地轉移到波蘭」。 格雷內爾公開抱怨說,「駐德美軍士兵的費用讓美國納稅人承擔,與此同時,德國將其貿易盈餘用於滿足自己國內的需求,「這真令人不快」」。而且,在美國駐德大使發出抱怨的同期,美國駐波蘭大使也和格雷內爾一唱一和,演起了雙簧,美國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就在社交媒體平台公開表示,「波蘭實現了北約成員國設定的軍費開支佔GDP 2%的目標,但是德國沒有做到,如果美軍從德國(撤出)來到波蘭,我們將表示歡迎」。而對此,德國人也毫不示弱,做出反擊。

德國政治人物就在近期表示,「對於盟友而言,美國這樣的表態實在不合適,德國不應被這樣勒索」。

(美軍在德國駐紮大量部隊,還部署有核彈)

與此同時,還有德國政治人物提醒美國,撤軍的同時別忘了把部署在德國的美軍核彈帶走。「如果要撤兵,那麼美國應該帶上他們(部署在德國)的核彈。當然,應該帶回他們自己的國家,而不是波蘭,不然這會讓美俄關係急劇惡化」。而且,在美國駐德國和波蘭大使對德國發難的同時,波蘭人也做出了回應,波蘭媒體就發文表示,「今年6月,在波蘭總統杜達訪問華盛頓期間,特朗普曾提及將美國駐德士兵撤出派往波蘭的可能性」。實際上,「杜達去年9月訪問美國時就曾主動提出,波蘭方面願意提供大約20億美元經費,用於美國在波蘭建設永久軍事基地,取名「特朗普堡」」。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對於美國的眾多無理要求,德國很可能都不是很願意。實際上,德國也很為難,因為自己很可能拿不出那麼多的歐元。

德國甚至所有歐洲大國都很缺錢

同時,德國人發展經濟的能力也是很高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掠奪行動中,當時的德國也和日本一樣是被掠奪對象,「廣場協議」後升值的不僅僅是日元,德國貨幣也同樣受影響升值。但是,受德國人較強的經濟發展能力和外交智慧影響,德國經濟最終擺脫了美國設置的陷阱,沒有落入日本那樣的最初不得不依靠房地產,卻終被房地產所害,導致經濟發展停滯的困境。

(歐洲大國GDP還算不錯,三大國英法德比印度高,義大利比俄羅斯還高,但是在軍事裝備數量、軍事人員數量方面,英法德和義大利明顯都不能和俄羅斯印度相比,而且,歐洲國家的稅負還是很重的,財政收入應該也不錯)

在現今,面對美國開啟加息周期、掠奪全世界的最新舉動,德國經濟表現依然不錯。在經濟發展政策方面,德國人也看到了製造業的價值,並先於美國提出未來製造業發展大戰略。在此之外,德國GDP絕對數值,人均GDP也同樣很可觀。

根據公開的信息,德國GDP總值在2018年仍然達到3.93萬億美元的水平,實際增長率達到1.5%,連續第九年實現增長,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排名世界第四。在2018年世界GDP排名前10的國家中,德國人均GDP也達到47524美元的水平,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超過英法和日本、義大利。

但是,即便如此,德國其實也很缺錢,發展軍事更加缺錢。而德國軍費支出有限、缺錢的原因也有兩個,一個是安全環境,另一個是社會福利支出太高,國家缺錢。

首先是戰略安全環境:從冷戰結束開始,歐洲安全環境就已經極大緩解,冷戰時期被核陰雲籠罩的極端安全環境一去不復返。在當時,蘇聯的解體也讓俄羅斯經濟和軍事能力迅速陷入麻煩,俄羅斯在整個上世紀九十年代都嚴重受困於經濟問題。在軍事方面,當時的俄羅斯軍事力量應對國內戰爭都來不及,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對抗歐洲。到了本世紀,尤其是近幾年,俄羅斯經濟雖然也實現了一定的發展,軍事實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恢復,但是,和歐洲對抗,俄羅斯明顯有困難。再加上有北約安全體系的保護,從冷戰結束蘇聯解體開始直到今天,歐洲實際上是沒有太大安全需求的。受此影響,歐洲包括德國的政治人物很多都不願意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軍事建設。

因此來說,由於安全環境的問題,德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已經習慣了過好日子,已經不想再將更多的財力用于軍事建設,冷戰時期那樣的一切為了安全的苦日子已經被歐洲人徹底厭棄。而且,歐洲人認為,以俄羅斯現今的國力,歐洲現今的軍事能力是夠用的,俄羅斯也並不會像前蘇聯那樣時刻準備軍事進攻歐洲,很多問題都可以外交解決。受此影響,歐洲的安全環境就成了歐洲包括德國不想多出軍費的原因之一。

(論人均,中國都沒辦法和歐洲大國相比,歐洲四個大國人均最低的義大利人均GDP都是中國人均GDP的3倍有餘,印度人均GDP更是沒法相比)

其次是高福利社會的掣肘:前面提到,德國的經濟絕對數值還是很可觀的,GDP總量和人均GDP都很不錯,軍事開支總數額其實也不是太低。和其他國家對比來看,德國GDP總值大幅超越俄羅斯和印度,人均GDP也超過兩國,在2018年的軍費開支方面,德國457億美元的規模也不比俄羅斯的631億美元、印度的579億美元低太多,同為歐洲大國的英法在2018年的軍費開支也都超過500億美元,分別達到561億美元和534億美元的規模。但是,在軍費幾乎相當的情況下,俄羅斯和印度的軍事裝備規模、軍事人員規模卻遠遠超過德國和英法。而德國和歐洲大國如此詭異的問題根源,則是高福利問題。

歐洲大國包括德國在內的社會福利制度一向都很不錯,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以後,歐洲大國的社會福利發展在全世界更是一騎絕塵,讓很多國家都望塵莫及,而高福利的社會制度也限制了歐洲大國的財政支出,對軍事支出的影響就更大了。

眾所周知,高福利制度向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向來也都是弊大於利。高福利制度在給政治人物帶來較高支持率的同時,也讓民眾享受更多的福利,委內瑞拉現政府在外部打壓嚴重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較高支持率,高標準的社會福利制度就是最重要原因。但是,與此同時,高福利制度也在時刻限制著政府應對危機的能力。

高福利制度開啟很容易,只需要一個政府文件就能完成,但是要想將其關上,難比登天。南美一些國家和前一段時間爆發嚴重社會、政治問題的蘇丹就是如此。南美國家在上世紀經濟大發展以後,政治人物為了政治需求迅速開啟高福利制度,蘇丹也藉助當初較高的出口石油收入開啟高福利制度。

但是,進入近幾年,隨著世界經濟、國家版圖的變化,南美和蘇丹也都為自己當初的短視付出代價。南美國家面對國際經濟形勢,迫切需要資金解決經濟問題,但都沒辦法從財政支出大頭社會福利資金入手;蘇丹石油出口因南蘇丹獨立銳減,財政極度困難仍必須支撐高福利,想要降低福利卻引發國家動亂都是明證,而德國和歐洲大國也同樣受此問題困擾。

德國和歐洲大國的高福利制度不但限制了國家財政對軍事發展的投入,還限制了有限軍費的合理運用。也就是說,德國和歐洲大國經濟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於國民享受生活,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軍事。即便是有限的軍費投入,也因為軍事人員較高福利的問題,增加了軍事人員成本,限制了軍事裝備和技術發展所需的資金投入。

因此來說,德國和歐洲大國其實真的很缺錢,但他們缺錢也是自找的。在安全環境變化本就限制了軍事投入慾望的情況下,較高的福利也讓軍事發展步步艱難。

(在軍事支出絕對數值方面,歐洲大國其實也不低,上圖為2018年全球軍費開支排行榜,英法德分別排名第6、第7和第9,最低的德國也有457億美元)

但是,美國明顯不會考慮歐洲大國和德國的現實困難,美國極力要求德國和所有歐洲國家增加軍費也有三大目的。

美國做法三大目的

第一個目的,美國軍火銷售利益和軍事開支利益。作為美國盟友,歐洲雖然也有很不錯的軍事工業基礎,但是,在引進美製軍事裝備方面,歐洲國家也一點都不含糊,歐洲眾多小國更是如此,而由此也就產生了美國的歐洲軍火銷售利益。受此影響,歐洲國家軍費開支自然就牽涉到美國經濟利益。舉例來說,美國正在大力向歐洲推銷的F35系列隱身戰鬥機系統就非常需要歐洲國家的軍費撥款,歐洲國家軍事撥款的數額實際上也已經決定F35系列五代隱身戰鬥機系統在歐洲國家的銷量。

同時,歐洲大國的軍事開支問題還涉及到美國駐軍費用分攤的問題。作為西方國家軍事安全「盟主」,美國在歐洲駐紮大批部隊,而這些部隊開支的絕大部分都由美國承擔。對此,美國自然是非常不滿的,美國現任總統就迫切希望改變這個現狀,而改變這個現狀的前提就是歐洲有更多的軍事支出。

第二個目的,讓歐洲承擔更大的安全責任。前面提到,受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等級已經明顯降低,而這個現實也產生了另一個「惡性影響」,那就是歐洲和俄羅斯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歐洲在俄歐矛盾中也更傾向於外交手段。

(德國和俄羅斯關係一向曖昧,在很多問題上,德國都主張和俄羅斯和平解決)

以烏克蘭事件為例,歐洲在配合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同時,德國就非常希望和平解決,並也在各方之間不斷斡旋。但是,對於俄羅斯,美國明顯沒有那麼客氣。作為世界核大國,俄羅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的地位自然讓美國緊張,也削弱了美國在全世界橫行霸道的能力。而若想要更大力度的打壓俄羅斯,歐洲就必須加入美國的計劃。

而且,美國要求歐洲更大力度打壓對抗俄羅斯,也是為了分擔美國的壓力,好讓美國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

第三個目的,把軍費問題當做美歐經濟問題槓桿。眾所周知,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的政策,在近幾年已經非常極端,歐洲國家自然也逃不過美國的魔爪。實際上,美國已經為打壓歐洲經濟設定了時間表。而作為歐洲經濟大國,世界製造業強國,「佔美國便宜」最大的歐洲國家,德國自然也是美國打壓的重點。受此影響,美國就需要一些槓桿,而軍費問題和安全問題就可以是美國對德國討價還價的新槓桿。

反抗美國,德國很有韌性

在經濟領域,美國近幾年的對外經濟政策非常極端,根本目的就是打掉所有的經濟對手,並阻撓最能幫助其他大國超越美國的製造業發展戰略。而作為製造業強國,德國必然難以倖免。而對此,德國預計也不可能讓步。

因此來說,美德互相指責,明爭暗鬥,其實都是為了利益,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和德國的鬥爭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現代潛艇的起源竟是達芬奇的構思?這款潛艇被奉為「潛艇始祖」
造不了最簡單的子彈,卻造出了原子彈,印度:都是被逼的?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