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職能來看曹魏中書省的重要性

從職能來看曹魏中書省的重要性

曹魏中書省的設置與東漢時期的尚書許可權緊密相連。從東漢初年起,光武帝為了削弱相權,極大地提升了尚書台的地位:

「及光武親總吏職,權歸尚書,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書都省》」

在東漢朝廷的行政機構中,尚書台的職權在三公之上。尚書令成為代替丞相的重臣已經入主中樞,這種通過強化尚書台的權力來削弱相權的方式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建立魏國官制,「初置尚書、侍中、六卿」,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僕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王粲、杜襲、衛覬、和洽為侍中」。尚書令依舊是曹魏建國時的顯要官職,也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現的關鍵職位。

等到曹丕上台,形勢發生變化,原有的官制已不能實現集權的需要。於是,曹丕立即對中樞行政機構進行調整:

「獻帝時,魏武為魏王,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此又中書之任也。魏黃初,改秘書令典尚書奏事為中書令,又置監與令各一人——《唐六典?中書省》」

新的權力中樞機構——中書省,就這樣在漢魏更替之際的背景下誕生了。中書省的誕生讓曹魏的權力格局發生變化:

「魏中書典尚書奏事,若密詔下州郡及邊將,則不由尚書——《唐六典?中書省》」

中書省是從尚書台切割出來的機構,中書權力是以分割尚書參與機要為標誌。曹丕讓中書監、令共同參與機要,一起決策軍政大事,使尚書台逐漸疏遠於中樞決策,朝著執行機構的方向發展。

至此,封建政治中的決策與執行之權分離,中書省獨掌輔佐決策之權。

曹丕削弱尚書台的權力,也讓朝中一些臣子不滿,他們對權力再分配的調整難以接受,希望恢復曹操時期的權力格局。然而,中書省的出現所引起的其他官吏不滿,正是君主所追求的效果,其用意就是通過權力切割,使其相互制衡,從而穩固皇權。

雖然許多重臣對中書官員進行抨擊,但並沒有影響中書省在曹魏的地位,反而日趨重要。

中書省作為一個獨立的諮詢、輔助決策的機構,從誕生起就機構健全,分工明確。它在決策中的作用不僅百官不能替代,而且可以力排眾議,形成獨立政見,中書監、令是輔佐皇帝決定軍國大事的心腹重臣,這是曹丕、曹睿時期突出的行政特點。這種特點的出現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曹丕改朝換代後,將東漢王朝與曹魏的權力機構合二為一,廢除了舊有的丞相制度,使決策權與執行權分離,形成中書省與尚書台兩個不同許可權的機構。

二、曹睿即位時,過於年輕,缺乏處理政務的經驗,又身處權力鬥爭中心,需要專門的機構和謀臣為之出謀劃策,而中書省就恰好滿足他的需要。

三、中書監、令參與決策,是在皇帝主導下的活動,自己沒有獨立決策與執行的權力,這就將中書監、令的行為控制在皇帝設定的範圍之內,有效地避免中書省官吏權力膨脹的可能。

正是由於中書省在曹魏的以上特徵,朝廷百官也敢公開抨擊中書官吏,而中樞官吏儘管憤憤不平,也無法越過皇帝或機構進行報復打擊。

中書省雖是在曹魏時期開始建立的新機構,其權力職責卻十分廣泛。

一、起草詔書的許可權

這是中書參與機要、出納王命最重要的內容。尤其在曹睿時期,首任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成為起草詔令的代筆者。

曹芳繼位後,曹爽想獨攬大權而排擠司馬懿,讓其弟曹羲上表皇帝,試圖以皇帝的名義免去司馬懿的太尉之職,另任位高權輕的太傅職位。

「於是帝使中書監劉放、令孫資為詔——《三國志》」

即使權臣專權,但要以天子之名行事,仍要通過中書草擬詔書,中書監、中書令是權臣無法繞開的職官。

中書監、令擁有草擬詔書的許可權,從而能深度地影響君主決策,或假天子令四方,使其位居百官之上。

二、人事任免

曹睿當政時,冗從僕射畢軌上書:

「尚書僕射王思精勤舊吏,忠亮計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

冗從僕射是能與皇帝接近的要職,屬於有資格向君主推薦人才的官員,但推薦人員能否被任用,中書省有發言權。所以:

「帝以訪放、資,放、資對曰:陛下用思者,誠欲取其效力,不貴虛名也。毗實亮直,然性剛而專,聖慮所當深察也。遂不用。出為衛尉——《三國志》」

辛毗的確有過人之才,在曹操與曹丕時的對外戰爭中立下功勞。畢軌與辛毗也並無裙帶關係,向曹睿推薦辛毗是秉公辦事。但辛毗卻與劉放、孫資有恩怨,因此遭到反對。

曹睿臨終前,開始考慮身後的人事安排。曹宇等宗親固然能打動皇帝,提出一個輔政大臣方案,但方案能否順利通過,還是需要中書省認可。最關鍵的是,中書省有代替君主草擬詔書的許可權。當意見相左時,中書省可以利用職權,藉助君王名義以詔書的形式將自己意見變成既成事實。所以,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能夠戰勝曹魏諸王,左右輔政大臣人選。

在曹魏,中書省對官吏的舉薦、考察、任命的許可權已經制度化,成為皇帝選人用人的主要參考機構。中書省也為曹魏選拔、任免了一批治國治軍之才。

三、參與機要,與皇帝共決軍政

皇帝信任中書省,連草擬詔書和人事任免都與中書省商討,軍政大事的謀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曹睿當政後期,以曹爽為首的宗親勢力強大,皇帝準備裂土分封,實行封侯制。由於中書的堅決反對,分封諸侯的想法只好作罷。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注時對此評論:「孫、劉於時號為專任,制斷機密,政事無不綜。」道出在曹睿當政時期,中書監、中書令在政務決策上的重要性。

中書省輔佐皇帝決策,彌補了皇帝個人智慧的不足,從決策上保障了皇權的正常運行,而起到的作用僅限於輔助範圍。所以,從曹魏政治的運行來看,中書省的設置是利大於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背叛康熙後,很快就佔據南方,為何最後卻失敗了?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最後與胤禩結盟,他要求的條件是什麼?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