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國產劇里的媽媽脾氣總那麼差?

為什麼國產劇里的媽媽脾氣總那麼差?

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

讓 90 後們回憶起學生時代自己的「虎媽」

我們在感嘆劇中的真實時

一邊又希望她們可以不那麼「真」

最近不少年輕人反映:我媽上電視了。

因為海清、黃磊、陶虹主演的電視劇《小歡喜》里,那些媽媽和自己上高三的兒女相處的樣子,簡直就是同一個中國同一個媽。

作為《小別離》的姊妹篇,《小歡喜》講的是中國高中生家庭的現實故事。

黃磊和海清還演普通家庭的兩口子,甚至連角色名字都沒變。

他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海清自然還是那個著急上火苦口婆心擔當。

最要命的是,那些數落你成績不好、不上進、整天不著調的專屬台詞從海清嘴裡一說出來,簡直讓人夢回成天和媽媽干架的青春期:

「你知道你高几了嗎?」

「該操心的你不操心,不該操心的你瞎操心。」

「你別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最後總會落到永遠不會出錯的中心思想:「跟你爸一個德行。」

陶虹扮演的媽媽,既是金牌講師,也是單身母親,雙倍的壓力讓這個角色的行為和動機都顯得更為偏執。

女兒高三學習生活的一切細節,都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不能有一絲偏差。

為了讓女兒專心學習,房間裝了隔音材料,安了能從外面監視的玻璃,爸爸給她買的樂高禮物不許收、零食不能吃;

誓師大會上女兒寫下的心愿,她非讓女兒改成「高考七百分」;

最讓觀眾覺得窒息的莫過於女兒從第一名下降到第二名,媽媽嚴厲地數落道:「這次考成這樣了,那下次呢?下下次呢?高考呢?」彷彿第二名就已經萬劫不復。

在這些「過於真實引發不適」的情節背後,有一個現象是很耐人尋味的:

這幾年聚焦中國家庭教育題材的電視劇里,總少不了一個為了子女學習而過分焦慮的母親形象。

之前《小別離》里的海清和朱媛媛,《少年派》里的閆妮,角色都少不了為孩子的學習和前途而急赤白臉的一面。

甚至《最好的我們》這樣的校園青春劇里,也總會出現一個把「我這是為你好」掛在嘴邊的嚴厲母親。

不管這些劇情里孩子的人設怎麼變,有一個快要為孩子學習而歇斯底里的媽總是能自圓其說的。

與此同時,這些劇里的父親形象往往都和母親的急迫高壓形成了富有戲劇性的對比。

他們對待孩子的學業時心態比較平和,更尊重孩子的快樂和自由,還總是在母子戰爭中充當和事佬。

這樣的父親形象像是孩子的避風港,但也總要因為和稀泥、「不中用」,而遭受媽媽的白眼和埋怨。

看上去,幾部熱播生活劇下來,這幾乎形成了一種創作範式。

只要有了這兩種衝突激烈但有代入感的人設,加上生活化的台詞和演員到位的演繹,就一定能贏來一片感嘆:太真實了。

01

真實從何而來?

跳齣電視劇,更令人好奇的是,這種無可撼動的真實感是怎麼來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一個最基本的解釋。

在如今的公共輿論場中,似乎「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已經取代了傳統中國家庭信奉的「嚴父慈母」,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形象就是那個說一不二的「虎媽」。

在社會新聞里,不難觀察到,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教孩子寫作業」視頻里,氣到發出死亡怒吼的一般都是媽媽;

被曝光的各種家長群聊天記錄里,寫小作文競選家長代表的、彙報孩子寫作業情況、追著老師問東問西的,常常是「xxx媽媽」更多一些。

前幾年各地的新聞報道中,「家長會出席率母親遠超爸爸」的現象也經常見報。

前段時間,有兩篇熱文在朋友圈battle誰才是真正的教育狠人,主角甚至直接就被定性成了「順義媽媽」和「海淀媽媽」。

目之所及的輿論氛圍讓人覺得,母親總是家庭中更該為孩子的學習而焦慮的那一個。

而現實也確實可以為之佐證。

2010年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全國主要數據報告》顯示,家庭生活中,女性承擔「輔導孩子功課」主要責任的佔45.2%,比男性高28.2個百分點。

在當今的形勢下,這種責任也帶來了更多的精神壓力。

2017年的《中國媽媽焦慮報告》指出,一二線城市的80後媽媽是最為焦慮的人群。學區房和子女入學是她們的兩塊心病,無不和孩子教育問題有關。

即便時間倒退十幾年,當80後和95前的中學氛圍還並未像如今這般高壓時,媽媽就已經在孩子的學習里扮演無微不至的監工角色。

悉心照顧起居,鞭策孩子學習,甚至搬到外地陪讀……承擔這些家庭責任的是母親,在所有人的認知中都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

或許這是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如今依然影響著許多家庭的分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常常視為家務事,也即需要由媽媽全權負責、不容有失的「母職」。

但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這個擔子顯然是越來越重。

尤其是儘管很多女性也有自己忙碌的工作(就像《小歡喜》里的海清和陶虹其實都是自己工作的佼佼者),卻依然包攬監督孩子學習的重任,無論是出於自發的家庭責任感,還是被規訓默認「就該媽媽管學習」。

於是,媽媽們面對的就像一條愈發難走、但不允許失敗的獨木橋,催生了中國式媽媽「手段高壓、精神緊張」的形象。

就這樣,當代母親的集體焦慮造就了國產生活劇有樣學樣,刻畫出那些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歇斯底里的暴躁老媽。

當然,最令人悲哀的還在後面。社會給予一個普通母親的擔子已經夠重,最後還要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批評,「你太強勢了」。

02

大包大攬的媽媽們

再往大了說,除了子女的教育,中國媽媽們其實普遍在與家庭內務相關的事情上擁有這種勞心又勞力的「權威」。

大大小小的家務事,從房間的打掃,家庭日用品的置辦,到老公今天穿什麼……許多家庭中都是由媽媽同時肩負著絕對的主導權,和為此負責的責任。

這種包工頭監督一個項目順利進行的心態和盯著孩子學習,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當然,媽媽們自己還是許多事務的執行者。它一方面反映著很多中國家庭的觀念中,依然理所應當地將打理家事視為女性的天職,並常常低估了它的勞累與價值。

但如果深究女性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這種大包大攬,其實也挺複雜的。

《請回答1988》里有一個情節,很多人都覺得寫實:

正煥的媽媽習慣了支配著家裡三個在她眼中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男人,事無巨細地張羅家中的一切。可是當她發現他們離開她也能正常生活,她反而無比的失落,覺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分工失去了價值。

這種生活場景其實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並不陌生:

媽媽們忙裡忙外的時候永遠在罵你和你爸不知道搭把手,抱怨什麼事都是她一個人的。

等別人真的動手做了,她又發自內心地嫌棄你做得太差了、還不如她自己來,真情實感地擔心你離了她的照顧和規劃肯定活得一塌糊塗。

這或許能說明,不管是自覺掌權還是潛移默化的規訓,許多女性其實也從這種權威和井井有條中獲得了一種對生活與家庭的掌控感,和相應的成就感。

也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近些年反而興起了「詐屍式教育」這個新詞。

網路上有很多媽媽抱怨,自己非常反感丈夫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隨機出現、指手畫腳:自己明明教得好好的,胡亂指揮的爸爸反而打亂了節奏。

她們一方面背著重重的擔子很累,一方面又全情投入其中且不希望自己的權威受損。

在長久的文化氛圍和對家庭新範式的期盼中,中國家庭新晉的媽媽們仍然在掙扎著尋找一個平衡。

03

那個充滿控制欲的權威

這種大包大攬的掌控感在做孩子的眼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它其實也並不絕對和性別掛鉤。無論家裡是有個暴躁老媽還是暴躁老爹,背後其實還有一層問題:

他們都代表著一種希望孩子按照最理想軌道長大的權威。

但他們不會意識到,這樣長大的孩子會偷偷跑到網上回答「父母控制欲有多強」的問題,發泄自己積壓已久的不滿和無奈。

除了那些被規定好的、無法反抗的生活細節,更令人不適的是這種權威可能導致情感溝通是斷裂的。就像電視劇里這個看得人窒息的情節:

陶虹飾演的媽媽想讓女兒放鬆放鬆,就帶她去看電影,沒想到看了一半發現女兒其實看過一遍了。

媽媽很生氣,斥責女兒這是浪費時間,沒意義;女兒很委屈,怎麼就沒意義了,想陪你一起看電影、想讓你高興不是意義嗎?

最後媽媽大喊「我不用」的時候,觀眾的心都跟著小姑娘一起涼了半截。

做家長的習慣了將孩子的生活盡在掌握,甚至將機械觸手伸到了情緒和情感範疇,彷彿她是一個精密運算的機器,設定了這個條件就可以達成某種成就,然後繼續為以後的人生加buff。

這樣的「愛」卻恰恰忽略了女兒也有自主意識,甚至這點願望不過是希望媽媽也能輕鬆一點、高興一點。

類似種種事無巨細的管教與控制,在如今的年輕人眼中並不是一種健康的親子關係。

甚至,會將其視為父母用自己實現未竟願望的「自私」。

雖然說中國的高三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間段,就像催化劑一樣可能將中國的親子關係激化到一個極致權威和極致服從的狀態。

但是,等邁過高考這個坎兒,如果依然處理不好作為成年人和父母關係的轉變,許多糾纏不清、令雙方都痛苦的掌控與反掌控,又何止在高三那一年發生,何止「我媽管我學習管很嚴」這麼簡單。

所以說,電視熒屏上那些焦慮的媽媽是真實,真實得已經近乎被烙上刻板印象。但我們感嘆這種真實時,一邊又希望她們可以不那麼「真」。

這其實是說,希望藝術創作靈感源頭的真正的中國親子關係可以有所反思和改善。

至少在這麼多年的「戰爭」後慢慢找到出口,能不這麼壓抑而疲憊,少一點歇斯底里、多一些真正的幸福與平和。

內容已獲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獨家授權,禁止二次轉載。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最酷「三無咖啡館」,除了腦洞,更說了好故事
獲獎最多的阿麗拉,在陽朔灕江邊,一生必須住一次!

TAG:新外灘 |